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2021-09-13严发普
严发普
摘 要:探究性学习一直以来都是新课改倡导的重点学习模式之一,在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探究式教学是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动力和前提。近年来,高中历史教学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探究式教学的应用给高中历史教学注入了更多的血液,并激发了教师及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基于此,文章首先讨论了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中的应用形式,然后介绍了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以及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7-00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7.017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高中历史教学逐渐形成了比较独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也就是转换教师以往的灌输式教学,让教师可以主动了解学生,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更具有主体性。转换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踊跃地参与课堂学习。这两个转变正是探究式教学最重要的核心要义。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主动创新,从而完成探究式的学习[1]。
一、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一)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含义
探究式课堂教学主要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由学生自己完成充分的探讨及表达,在质疑的过程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合作的过程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学生通过个人的自主学习,把个人和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充分实现对新知识的认知,这是一种比较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2]。探究式课堂教学把学生当作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帮助学生探究,同时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敞开思路,从而破解知识屏障。
(二)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教师结合新课标要求。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充分结合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探究式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及独立性,也更加注重合作学习以及团队协同合作,把比较零散的知识点通过多个角度以及多个方面的共同分析和探讨,得出更加有效的结论。教师的教学来源于教材,但要高出教材,让知识能够获得系统性的教学。
2.形成相互学习和探究的气氛。开展探究式的课堂学习,可以把课堂当作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相互学习和探究,可以让师生的交流增多,让学生和学生间的合作有所增强,让课堂问题得以快速解决,从教师的灌输式教学逐渐转换成为学生相互间的总结和判断。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及时解决学习的难点,并从探究的过程当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不但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出来,同时也更加符合学生目前的认知规律及心理发展。
3.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开展探究式的课堂学习,可以把学生的探索精神当作一种能力培养的前提。在探索的过程当中,充分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充分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探究式学习可以让交流、合作成为主要的环节,让学生可以及时发表自己的理解及看法,并成为常态,逐渐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的分析、推理和归纳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中的应用形式
(一)自主探究模式
自主探究在本质上主要指的是学生的自我发现及自我学习,还有自我成长的过程。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是探究式教学活动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需要自主完成相应的学习课题,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力,奠定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对一系列任务进行界定和划分,从而实现合理的分工[3]。
比如在学习《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这一章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探究小组,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思维方式,结合中国各朝代官员的选拔、任用和监督等知识,分析中国官员管理的制度和这种制度的优缺点。对察举制、科举考试等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分析当时的朝代背景,理解产生官员管理制度的原因。与中国官员管理制度相对比,展开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学习,使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知识的学习更加完善,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展示出高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能动性,极大地提升高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探究式教学需要注意探究内容的具体选择,要让探究活动对学生学习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样学习效率才会更高。
(二)问题探究模式
问题探究在本质上是围绕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的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如果想要更加成功地利用探究模式,就必须要建立起学生基础,也就是要培养学生勇于质疑以及勇于提问的能力,营造一个更加充分的互动学习氛围。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职责主要是构建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思考和及质疑,并且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在问题当中自主地学习,学生之间可以自由讨论,或者可以向教师请教,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等相关方式,通过多样化的途径积累知识。问题探究的模式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备明确的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有效性和针对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從不同的角度对历史问题加以分析和解答,这样就可以增强高中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教师则以辅助和指导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化解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模式
合作探究事实上是一种学生相互之间的帮助和启发,是可以充分实现共同进步与成长的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合作探究模式一般情况下主要建立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之上,学生首先需要划分小组,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设置每一组的成员。每一组的学生必须要围绕既定的主题,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这样才能形成最终的小组探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