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在校学生自主创业现状与建议

2021-09-13王俊玲杨闯徐亚维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0期
关键词:在校学生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

王俊玲 杨闯 徐亚维

摘 要:我国的經济发展推动互联网事业的发展,依托互联网兴起的产业也越来越多。基于互联网这一背景,对当前创新教育的要求日益增高,给应用型本科在校学生的自主创业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机遇与挑战。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互联网时代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形态,从强化“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在校学生自主创业的必要性出发,分析当前应用型本科的创新创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提升性建议,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今后“互联网+”下应用型本科在校学生自主创业发展有借鉴性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应用型本科;在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0.031

1 “互联网+”背景下自主创业的发展现状

传统意义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是创业,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更加偏向于创新发展,更加注重创业种类的新颖、管理模式的新潮以及发展前景的创新。目前,我国高校对于自主创业的教育存在理论主义大于实践主义、教学模式停留传统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各个高校对创新创业提起重视,依托互联网相互沟通、相互交流。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对于创新创业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时代发展,与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带动企业发展转型。同时互联网的开放程度以及传播速度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进一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强化“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在校学生自主创业是十分必要的。

2 强化“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在校学生自主创业的必要性

2.1 加强应用型本科在校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我国很大一部分的人才均来自于高等院校,但是我国高校教育模式较为单一,缺乏一定的学科专业性,学生的就业前景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为此,基于互联网的发展,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更多实用型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2 扩宽就业面,平衡区域经济发展

当前,基于我国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的背景,我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可供选择并匹配的岗位并不充足与完备。同时受地区经济水平有差异的影响,更多的人选择去往一、二线城市进行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求职者的就业压力。开展应用性在校学生的自主创业教育能够通过创新思想展开创业新形态,与时俱进,与时代发展特色相融合,与区域发展态势相结合生成新的时代产物,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平衡区域之间的经济水平,进而扩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扩宽就业面,缓解因就业带来的压力。

2.3 利用互联网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互联网的兴起,很多行业发生了变化,对比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其教学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同时教学方式也从较为单一、刻板的传统的填充式教学转变成为灵活的实操课程教育,让学生提前感受实际的工作场景,为今后融入社会提前奠定了一定程度的心理、理论及实践基础,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与时代的发展。利用互联网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的机制,增强学生对于自主创业的认知程度,强化创新理念,希望能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的创新创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应用型本科在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不强

应用型本科在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不强主要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制约:第一方面,应用型本科受学校地点的影响,相比较其他院校来说,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创新创业的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二方面,我们了解到应用型本科在校学生的家庭条件一般,甚至绝大多数家庭都属于贫困家庭,对于自主创业来说,在经济上就不能达到要求,因此很少有家庭愿意去鼓励自己的儿女开展自主创业,更有许多家庭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抵触心理,这方面的因素也影响了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选择。第三方面,结合当前学生对于互联网的应用主要是在娱乐和通讯方面,对自主创业没有深层次的了解与认知,偏向于找工作来融入社会的这一情况,也是导致应用型本科在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3.2 应用型本科在校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师资力量不够完备,大部分教师没有实际的自主创业经验,涉及互联网的内容也比较少,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对于课程的讲授也侧重理论方面,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课程环境,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自主创业的认识,也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提高。

3.3 应用型本科在校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不够理想

虽然应用型院校为了响应当前“互联网+”发展的号召,开设了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配备了专门的指导教师,但是我国应用型本科在校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仍然不够理想。虽然学校开创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但是由于面对群体单一、宣传力度不足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孵化基地的发展并不理想。同时还存在项目立意新颖,但是受外界因素无法持续发展的问题,还有一个项目延续利用的情况,即项目创始人离开团队或者毕业离校,该项目的中心思想仍然向下传递,由新的团队继续完善,不利于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更有项目离开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就难以生存,不能被市场认可的情况。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在校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导致创新创业的环境不够理想。

猜你喜欢

在校学生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
绘画作品选
绘画作品选
银川地区10~18岁青少年在校学生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现况调查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