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规律·历史大势·历史主动
2021-09-13解丽霞李斌
解丽霞 李斌
摘 要: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用历史思维治国理政,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政治保障,是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伟力的政治动员。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与方法,大历史观是党史学习研究的基本遵循与指引,以唯物史观与大历史观为根本视域,总结百年党史的发展经验,把握百年党史的演进规律,明晰百年党史的发展大势,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民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牢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关键词:党史学习;唯物史观;大历史观;历史规律;历史大势;历史主动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21)04-0001-08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21.04.001
学习历史、重视历史,善用历史思维治国理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1];“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2]15-16。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形成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规律;大历史观是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形态,是认识历史和指导实践的普遍规律。唯物史观是把握历史规律的基本原理,大历史观是分析历史大势的基本原则。以此为基础来审视百年党史,可以得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建立,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就不会有改革开放的开启,就不会有新时代的强国飞跃。
一、从唯物史观到大历史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原理,它与以往的历史理论大为不同,是探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唯物史观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建构中,根源于“实践性凝练”,从劳动生产实践和资本主义发展实践中,得出人类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性”与“必然性”;成就于“规律性建构”,在人与环境的相互造就中,澄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性”,这种“一致性”是革命的实践,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衍生为“方法论应用”,唯物史观经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断发展创新,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一)以“劳动生产实践”为逻辑基点的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作为一种特定的历史理论,首先,奠基于历史,强调的是对历史科学的重视,只有在真实可信的历史进程中,才能成就唯物史观对历史的真切把握。所以,恩格斯指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3]520历史是我们过往实践的一切,是我们历史经验获得的本源性存在,没有历史就没有“自然”与“人”实践的时空场域。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劃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4]516其次,历史生成的最根本条件是“人”。因为人的存在、人的劳动、人的实践,形成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自然史”与“人类史”,历史成为全部的科学、唯一的科学,还原历史是人类的反思方式,也是人类未来发展的经验启示。恩格斯指出:“我们要求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但我们认为历史不是‘神的启示,而是人的启示,并且只能是人的启示。”[3]520“人”的启示在于“人”是历史的对象性,人的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构并联。“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发展的历史)”[4]194。“人”挺立于“历史”中,使得自然史与人类史因“人”而成为一致的“历史”,这是唯物史观的“基底”。
唯物史观因“人”而奠定了“历史”的根基,“人”生成“历史”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是“劳动”的人,“劳动生产实践”就成为唯物史观考察历史的逻辑起点,也成为唯物史观“知识性建构”的核心范畴。马克思指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的生成过程。”[5]92人的“劳动”在最原初意义上,就是为了生活,是“第一需要”,“生活”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正是为了“生活”的“生产劳动”形成了全部的历史,形成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历史观。“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3]531对基层“生活”本身的过程与发展予以足够的重视,开启了“历史”的进程,其中的核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确立,是人与环境的相互“创造”,“历史”的真实就在于“一定的物质结果”以及由此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生产关系。“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544-545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人的实践中凝练而成的基本原理,指出历史是“劳动”的历史、“生产”的历史、“生活”的历史,并成为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成为马克思主义特定的历史观。
在研究历史与对待历史问题上,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方法。具体来讲,重点要依据和重视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的决定性因素。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史观, 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6]695我们研究历史,就是研究人的生产生活史,这既是人类实践的根本,也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根本。二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是历史进程中的人。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时指出:“要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7]241历史是行动中的“人”的历史,抽象意义上的人无法形成实在的历史,现实的人也只有现实的人才是历史中实在的人,是历史分析与历史研究的焦点。三是“历史”具有“承续性”和“改造性”。“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8]470-471“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3]540。“历史”不是断裂的,是延续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变迁创造的历史,应以“大历史”“长历史”的视野去研究历史。四是“历史”是“相比较”的。“要了解一个限定的历史时期,必须跳出它的局限,把它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9]287。要避免陷入“历史周期论”的陷阱,要以比较发展的眼光和视野对待历史,以“大唯物史观”观照人类发展的长历史。
(二)以“大历史观”继承和创新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的基本原理与根本方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唯物史观。毛泽东早在1921年给蔡和森的信中就指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10]15,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奠定了坚实基础,让社会革命有了哲学的坚强依托。之后毛泽东又提出了诸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等中国化的唯物史观基本原则。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11]118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的实践原则,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2],“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13]。唯物史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是全面深化改革与持续扩大开放的方法指南。同样的,唯物史观也是一种认识历史和把握历史的基本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14]24没有正确的党史观,就无法真正理解历史,就无法正确看待党史、国史中的失误。习近平总书记因此进一步提出“大历史观”,指出:“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14]14“大历史观”是唯物史观的中国化创新,一如既往地强调历史的承续性、创造性、时代性、世界性,是在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胸怀两个大局的历史思维与世界情怀的展现。
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历史观”,核心要义包括三点:一是在历史长河中看历史演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大历史观,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15]五四运动作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其重大意义应放在大历史长河中观之,才能彰显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变革和开放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常态,中国的改革开放有其历史渊源与时代拓新。“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16]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必须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深刻认清此问题。二是在时代大潮中看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2]58百年党史、新中国史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能割断历史的联结、片面地分析与看待历史。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应该放置在近代中华民族寻求现代化道路、寻求救亡图存与独立富強的时代发展趋势中去把握。三是在世界风云中求历史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总目标问题,要用广阔的世界历史眼光来看。”[17]89-90社会发展既要放在本民族的历史中考量,也要放在世界历史中考察,才能兼顾“两个大局”。他还强调:“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18]立足中国与世界的紧密关系,“大历史”也就是中国和世界的“双历史”,它是我们干事创业的重要视域。从唯物史观到大历史观,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探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把握历史规律与历史大势
历史是照亮未来的明灯,把握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是运用历史、奋力前行的根本方法。历史有其发展规律,承认历史规律是唯物史观的基本遵循,把握历史大势是大历史观的实践诉求。
(一)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把握历史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解剖”中,确立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具体而言,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这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特征:其一,生产力以生产关系为中介对社会发展的历史决定性。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后来的每一代人都得到前一代人已经取得的生产力并当做原料来为自己新的生产服务,由于这一简单的事实,就形成人们的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这个历史随着人们的生产力以及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愈益发展而愈益成为人类的历史”[8]591-592,“生产力”这一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历史走势的决定性力量。其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第一次系统揭露了物质生活与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之间的“秘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21]526恩格斯后来对此再次回应道:“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 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 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22]365其三,社会形态更替与人的实践自觉的历史统一性。从“人的依赖关系”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再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22]104,马克思在深刻论证人类历史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同时,也确证了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力量。正是基于此,马克思、恩格斯才得出了“两个必然”[23]284的历史论断。
“历史的进程并不像范畴那样死板绝对”[24]159,不同的国家对历史规律有着不同的把握方式,马克思主义者对历史规律的解释在具体历史时空中也不尽相同。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就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25]767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旗帜鲜明地讲道,“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27]。究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把握好历史发展的规律?一是在历史经验中总结。历史昭示未来,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党在困难挫折中不断探索规律的奋斗史,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28]。二是在时代实践中深化。当代中国为马克思主义的生长提供了实践沃土,生发出对规律的解释与应用的创新因子,“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27],“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29]18-1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对历史规律的把握,不断彰显着马克思、恩格斯历史规律的实践价值。概而言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以坚持人民至上为核心把握党的执政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一个政党而言,人民群众更是决定政党兴衰的根本力量,“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30]367。第二,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五个方面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一体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31],“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32]等。第三,以共产主义为旨归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19]117,尽管“资强社弱”的世界格局暂时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但要穿透历史的迷雾笃定历史的车轮终将驶向共产主义。因此,必须得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33],致力于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二)在大历史观指引下把握历史大势
人类社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把握好每个阶段的历史大势,做好当下的事情。立足百年党史的光辉历程,关键要把握好三个大势:
一是把握世界历史发展大势。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是历史发展的基础,“大工业……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20]194。工业革命让世界成为开放的世界,各国之间的自然屏障也因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扩张而打破,民族之间的分工也日渐消除,历史就成为世界的历史。在世界历史不可阻隔的生成洪流中,也应欣喜地看到另一个突破点,“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34]605。这就是世界历史大势:世界是紧密联系的,又凝聚为发展合力。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其重大历史事件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启,无一不是依据当时历史发展大势做出的正确选择。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35]顺应当前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他进一步提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36]世界历史大势不是单边主义,而是人类团结合作,搁置区域矛盾争议,共同应对时代之问、发展之问与现代之问。
二是把握中华民族发展大势。中华民族在近代遭受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社会各阶层救亡图存的实践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寻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道路,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国从此成为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是历史大势。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37]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协作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9]18-19,这是中华民族新的时空方位,是中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的发展大势。中国共产党理应带领人民根据中华民族发展大势,分两个阶段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是把握社会主义发展大势。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为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中叶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筚路蓝缕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逐步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9]18-19,这就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在路上,我们只有继续沿着中國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才能逐步实现中华民族千年之大计。“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38]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了。
正是把握住了三大历史大势,中国共产党才创造了百年辉煌,才能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三、掌握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在把握人类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明晰世界历史发展大势、中华民族发展大势、社会主义发展大势基础上,立足“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百年历史交汇点上的使命担当。世界大变局不是一时一事、一域一国之变,是国际体系、国家分工的大变革,是不确定不稳定性的大增加,在其间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国家治理,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在知史爱党中掌握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强核心,是凝聚伟力的主心骨,全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团结成“一块整钢”,团结一切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跨越发展陷阱。
首先,要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14]21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重点在于搞好党内团结,重中之重在于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还要搞好外部团结,即团结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紧密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2]259
其次,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掌握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一刻也少不了科学理论的指引。近代中国人民探寻国家出路,陷入“山穷水尽”之绝境,是俄国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声给我们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之路。从此以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但马克思主义不是亘古不变的死教条,其魅力和活力在于与时俱进。“哲学的世界化就是世界的哲学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一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和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双向互动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2]12,产生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其中的最新成果。因此,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并指导实践。
最后,要不断提高抓住机遇和应对挑战的能力。抓住并用好历史机遇,是掌握历史主动的基本要求。把握历史规律和大势是掌握历史主动的前提,“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14]13。把握了规律大势,就应顺应大势,抢抓机遇,争取主动。这是百年党史的发展经验,也是继续前行的方向指引。掌握历史主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百年党史的发展经验也不是轻松取得,而是“饱含着成败和得失,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14]17。历史如此,现实亦如此。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面临极大的风险挑战。因此,掌握历史主动还应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水平。应对风险挑战,我们应从厚重的历史经验中淬炼克敌制胜的法宝。面对风险和挑战,还应具备化危为机的信心和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果敢,“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14]18。
(二)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在知史爱国中掌握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掌握国家社会事业发展历史主动的关键之举。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的积极参与、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
首先,党的领导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方向指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治国理政的基本遵循。国家治理主体包括政府、市场、社会和公民等,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即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方向指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历史伟业,需要作为“探路者”和“领路人”的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在摸索中前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为“探路者”和“领路人”,是因为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2]211。因此,坚持党的领导就抓住了国家治理的要领。
其次,人民的积极参与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动力源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治理活动,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26]296,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不例外。换言之,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理念,动员人民参与制度设计与治理实践并共享治理成果。中国共产党产生于人民,扎根于人民,造福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根本宗旨,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动员人民参与制度设计和治理实践全过程,“既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激励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2]226。简言之,人民是社会变革的決定力量,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再次,法治建设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法治建设的保障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法治建设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内部支撑。法治建设关乎党执政兴国、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39]。其二,法治建设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外部依托。“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40]其三,法治建设是对国家治理体系的法律确认,使国家治理体系上升到法律高度,因而更具“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稳定性”[40]。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知史爱民中掌握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国家社会事业发展的根基在人民、目标在人民、智慧在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党是人民的引领者,共同创造国家的繁荣富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体表现在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主动向人民学习和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等方面。
首先,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为人民的解放而诞生,没有任何私利[20]413。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探路者”和“领路人”[41],主要负责“探路”和“领路”,而不是代替人民走路。“路”是人民在“探路者”和“领路人”的指引下自己走出来的,即坚持人民自己解放自己的思想。如果失去了人民这一“追随者”和“行路人”,“探路者”和“领路人”的探索与指引将失去意义。由此观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要想掌握历史主动就必须依靠人民群众。
其次,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和坚持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阶段,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百年党史的生动实践告诉我们:“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226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坚定决心,在实践方面维护人民利益最坚决,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还有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能力,他们在理论方面胜过普通群众的地方在于“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20]413。
最后,主动向人民学习和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虽然作为“探路者”和“领路人”的中国共产党随时随地都不能忽视教育人民群众,以避免人民群众在实践中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但是中国共产党也要拜人民为师,求教于人民,因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2]62。共产党的先进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其“领路者”资格也不是一旦取得就自动“续聘”的。苏共亡党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脱离群众而丧失先进性,最终被人民群众“解聘”。因此,中国共产党“要珍惜人民给予的权力,用好人民给予的权力,自觉让人民监督权力,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使我们党的根基永远坚如磐石”[2]62。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7-08(02).
[2]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0]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J].求是,2019(1):4-8.
[13]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J].求是,2020(2):4-11.
[14]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5]习近平.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 激励广大青年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N].人民日报,2019-04-21(01).
[16]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N].人民日报,2020-12-30(01).
[17]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8]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2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5]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2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7]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
[2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8):4-11.
[2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9-11-06(04).
[32]习近平.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J].求是,2019(24):4-9.
[33]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N].人民日报,2017-12-02(02).
[3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5]习近平.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6-24(01).
[36]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N].人民日报,2018-04-11(03).
[37]习近平.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14-05-30(01).
[38]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N].人民日报,2013-01-06(01).
[39]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0]习近平.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J].求是,2020(22):4-7.
[41]马拥军.民主集中制: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与领路的组织原则[J].江西社会科学,2021(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