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科技建设历程探析
2021-09-13陈一东
摘要:重视科技建设,既是党领导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因素,也是党始终坚持的优良传统和鲜明优势。新发展阶段开好局起好步,夺取新的伟大胜利,更加需要重点发挥科技建设的支撑作用。文章通过梳理科技救国初试、科技建国探索、科技兴国建设、科技强国追求四个阶段的具体理论与实践,对党领导科技建设百年历程的现实启示做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科技建设;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D267;G322.9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21.04.003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技术产品陆续传入中国,这让国人眼界大开。以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为代表的救亡图存运动,也都内蕴运用科技改变积贫积弱局面的思想光芒或者具体措施。以科技为良方试图实现自我救赎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中国共产党在近代社会剧烈变化中孕育产生,自诞生之日起就与近代中国科技建设的探索有着血脉联系。在之后的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为根本指导,立足中国实际,逐渐找到适合自身国情的科技救国、建国、兴国、强国的道路与方案。
一、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救国初试(1921—1949年)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承担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重任。这就要求党在革命斗争中,既要重视军事、政治,也要重视经济、科技,二者不可偏废。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早期的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实业救国”是不够的,要启民智、发民力,必须在先进科学思想中寻找中国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国掀起了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浪潮,共产党人通过这些著作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同时也敏锐地觉察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先进性和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可行性。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科技救国之路发轫于对自然科学知识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宣传与应用。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力图用自然科学知识作为武器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1942年《解放日报》发表文章,指出“自然科學一般地是文明劳动人类从事物质生产并与自然界的力量进行斗争,借以驾驭与支配自然力的必要与有力的武器,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一个革命的因素。”[1]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科学已成为人类日常实践的关键性必备技能,更应该将科学当作变革中国现状的革命手段。正如毛泽东在《唯物辩证法提纲》中所提到的,“科学实验的实践,使人类逐渐从迷信与妄想(唯心论)脱离,逐渐认识世界之本质,而达到唯物论。”[2]这也再次印证,科学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指导和完成民众启蒙和民族独立的重要方式。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大力宣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救国实践的主题。毛泽东指出,“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自近代以来被动地机械模仿到自觉地主动消化、革新的转变,滋生中国特色科学体系创立的萌芽。
随着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深入理解,群众科学观的逐步普及,科学技术在服务于革命与战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中国共产党本着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态度,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政策与制度体系,大力推进科技组织建设,建立了一批教育、科研机构和学会,初步锻造了一支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队伍。
这一阶段党的科技建设是以科学为武器,利用科学思想中的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批判封建政治文化,对探寻救亡图存正确道路进行大胆尝试。同时,由于党主要将科学思想的“学”和“用”作为主要着眼点,加以实践条件的限制,对技术的依赖和重视程度不高,导致诸多设想与措施没有实现。但整体来看,这些尝试与成果,为新中国成立后科技兴国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人才资源与制度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建国探索(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国人急迫实现国家富强的期望,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了科技强国的艰苦探索。新中国刚刚成立,战争创伤、列强封锁、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都亟需解决,但重中之重无疑是解决人民温饱和保持政权稳定问题。因此,以科技建设带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以及社会建设就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科技的发展需要坚持科技发展的人民性和集体性。科学研究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的幸福为奋斗理想。[4]因此,毛泽东认识到,要把科技的价值属性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具体理论,以挖掘科技带动生产力的巨大潜能,就必须实现科学的大众化、普及化。1950年8月,我国成立“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全国科普协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播科技知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自然现象,消除传统社会的迷信及无知,宣扬科学成就并教导人民群众有关卫生、清洁及生产方法等方面的知识。[5]1953年底,毛泽东提出要把科技建设放到全党工作的突出位置,提出“在技术上起一个革命”的口号。1956年,毛泽东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于同年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为中国的科技建设指明了方向。1958年底,更是把技术革命作为全党的重点工作。与此同时,在对待国外技术方面,毛泽东指出盲目崇拜和盲目摒弃都是错误的,既要引、用国外技术,又要学、仿、改成自己的技术,在自力更生的前提下坚持中国科技发展,利用多种举措以科技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并努力建设以科技为基础的国民经济体系。尤其在“发展尖端技术”的国防建设中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包括“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尖端国防科技取得重大成就。这些建设成果,提升了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展现了中国科技自主能力,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科技建设的强大能力。
当然,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科技建设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科技应用主要聚焦于农业、工业和国防建设,一定程度忽视了科技对其他方面发展的引领作用。部分科技发展的政策规划较为笼统、模糊。此外,科技建设主要以引进和模仿为主,缺少具体的人才保障方案等等。但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科技建设无论在政策引导还是实践应用方面,都缩小了中国科技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在追赶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兴国建设(1978—2012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领导人民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科技发展成为带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关键因素。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6]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科技建设史上首次对科技的地位、主题、性质作出科学界定。1982年,国家科委和计委出台了《关于编制十五年(1986—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的报告》,明确提出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发展体系。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党中央更加感受到科技所蕴含的无穷力量。1986年,国家出台《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强调发展高新技术,标志着中国的科技建设由补齐短板、跟上步伐,到向先进技术进军的重大转变。1988年,邓小平更是创造性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深刻揭示现代科技在生产力变革中的绝对影响力。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世界进入信息科技带动经济发展的科技革命时期。科技已然是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发展的杠杆,甚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关键性因素。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将科技建设推向新高度,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并开始建设国家创新体系。1995年,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正式提出并阐释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意义。1998年6月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率先启动“知识创新工程”,开展国家创新体系试点,这也标志着我国以创新为引领的科技建设的新开端。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科技发展显现出新的特点,科技呈现非线性发展模式,科技变革越发频繁,科学对技术引领作用得到充分显现,基础学科的原始创新成为技术变革的主要方式。由于我国的发明专利数量、科技投入、科学研究质量、关键技术掌握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明顯,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瓶颈。[5]为此,胡锦涛于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并于2006年部署《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自此,创新成为贯穿我国科技发展的一条主线,我国科技发展实现由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进入“由赶到超”的预备阶段。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中国科技“由赶到超”的蓄力阶段。我国的科技事业实现了从弱到强、从落后到先进、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模仿到创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的科技强国之路奠定良好基础。
四、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强国追求(2012年至今)
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科技建设积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同时,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转折期,各国处于发展与动荡、变革与危机、合作与竞争交织的新阶段。新形势下要想抓住机遇,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更加需要推进科技建设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接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立足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采取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在科技建设领域取得诸多新成就。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7]创新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崛起振兴的主导性因素。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主题讲话,正式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8]科技事业“三步走战略”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是基于对国际形势、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作出的战略选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一论述表明,创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我国发展的核心地位,创新将始终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建设着重从科技创新的视角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什么样的科技发展以及如何进行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这一阶段,中国开始由“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由“科技大国”转向“科技强国”,由“引进来为主”转向“走出去为主”,由科技体量的增长转向质量的提升,正式向科技强国的伟大征程进军。
五、中国共产党科技建设历程的当代启示
系统梳理党领导科技建设的百年历程,既有助于为我们深刻把握党的历史提供重要视角,也有助于为实现新发展阶段新的科技建设目标提供重要启示。
●要始终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
回首我国科技事业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以科学为武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以科技为工具巩固人民政权、解决温饱问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科技为途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深化了社会主义机制、体制改革,以科技为引领奋斗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百年来,党领导科技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绩雄辩证明,党领导下的科技建设是科学的、高效的、合理的。始终坚持党对科技建设的全面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新发展阶段推进科技建设取得新成就、实现新变革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任重道远,这就要求党不断提高全面领导科技建设的能力。第一,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洞察时势变化,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为科技建设把舵定向,不断增添新活力。第二,继续深化中国特色科技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党在科技改革方面的相关政策,把指导实践的根本原则落到实处。第三,做好基础研究与科技实用的有效结合,为打造科技强国保驾护航。
●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歸
党领导科技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既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因为科技建设绝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是最广大人民的事业,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整体性工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内涵于科技发展规律之中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新发展阶段科技建设应始终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抓手,让科技建设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形成人民评价科技发展的反馈机制,形成建设与修正的互动关系,才能促进科技建设更快发展。
●要始终坚持科学与技术协同互动
科技是科学与技术的简称,具体而言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三大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与源头,可以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形态、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可以为技术的发展提供先导和规范作用。受西方科学观的影响,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往往倾向于专指自然科学,缘于自然科学对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更为明显,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指导功能,而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较为隐晦,往往是顶层设计的重要来源,所以容易被人忽视。中国的科学建设要想获得长足发展需要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二者缺一不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9]
技术是指人类能够呈现的物质结构和认识自然的方法、手段的总和。从现实效益上来讲,技术与现实的关联性在三者中是最强的。然而,从三者对科技建设的意义而言,是不能划分出高低大小之别的。因为,在现代的科技发展逻辑体系内,科学与技术已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只注重技术的社会服务功能,而把科技建设等同于技术建设是不科学的,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和预见性认识,技术的发展只会陷入“独木难支”的境地。只有把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既要有理论建设,又要有现实发展,才能实现科技的协同互动,加速推进科技强国的建成。
参考文献
[1]祝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第一届年会[N].解放日报,1942-08-02.
[2]邱若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技思想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36-37.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4]齐承水,朱春艳.新中国70年科技思想的发展历程、经验与启示[J].大连干部学刊,2019,(09).
[5]胡鹏.习近平科技思想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7.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7.
[8]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EB/OL].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8npc/,2021-07-20.
[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7.
作者简介
陈一东,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哲学。
责任编辑 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