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混合散养鸡、鹅组织滴虫病的病理学诊断报告

2021-09-13蔡双双费丽琴刘心

湖北畜牧兽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组织学虫体粒细胞

蔡双双 费丽琴 刘心

摘要:就一例混合散养鸡、鹅组织滴虫感染导致死亡的病例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混合散养鸡、鹅感染组织滴虫的病理学诊断、治疗方法以及防范措施。为临床混合散养鸡、鹅感染组织滴虫病识别及处置提供参考,同时为预防组织滴虫病的发生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鸡;鹅;组织滴虫病;诊断报告

中图分类号:S858.31;S85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21)06-0021-02

组织滴虫病又称黑头病或盲肠肝炎,是鸡和火鸡的一种原虫病,主要以盲肠肿大、肝脏坏死甚至形成坏死性炎症,排硫磺样粪便为主要临床特征[1,2]。据报道,火鸡、鹧鸪和松鸡可严重感染,鸡、珍珠鸡、孔雀、野雉、鸽子和鹌鹑等禽类也可感染[3,4],家鹅感染组织滴虫也有报道[5]。本文将一例鸡、鹅混合饲养感染组织滴虫病的病例诊断情况报告如下,为临床预防鸡、鹅组织滴虫病提供参考。

1 病例介绍

2016年8月17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病理实验室收到2份死亡鸡、鹅及组织样本,死因待确诊。通過对养殖户的问询得知,该养殖户混合饲养土鸡、家鹅共约2 000余只,30日龄左右开始发病,普遍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部分出现拉稀,鸡冠颜色变深红甚至暗红,病情严重者死亡。每天死亡20~30只,曾使用青霉素对水饮用、“霍乱王”伴入饲料采食,均未见明显效果。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病理组织学观察, 确诊为组织滴虫病,诊断情况如下。

2 病理学诊断

2.1 剖检情况

送检病鸡肝脏肿大,表面布满铜钱样黄白色斑块,盲肠肿胀,内有豆渣样内容物阻塞肠道(图1A、图1B)。肺部呈暗红色,有水肿。送检病鹅肝脏呈暗红色,表面有芝麻粒或粟米粒大小的边缘不清晰的白色小点。小肠局部增粗,浆膜表面可见细小白点(图1C、图1D),黏膜有出血。腺胃壁增厚,腺胃与肠道交接处水肿,覆盖有一层胶冻状物。直肠有出血。

2.2 病鸡病理组织学检查

病鸡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其主要病变发生在肝脏和肠道。肝组织中有大量凝固性坏死灶,坏死灶内有炎性细胞浸润,可见组织滴虫虫体。肠道肠壁平滑肌层内有组织滴虫虫体,肠固有膜内肠腺坏死,坏死灶中有大量异嗜性粒细胞浸润,肠黏膜上皮坏死脱落(图2)。肠腔内有坏死脱落的细胞以及炎性细胞渗出物,形成阻塞。肾脏有淤血;脾脏可见淋巴细胞坏死。肺脏的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固有膜中有大量炎性粒细胞浸润,其中有大量的异嗜性粒细胞。

2.3 病鹅病理组织学检查

病鹅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其主要病变发生在肝脏、肠道和腺胃。肝组织有多处局灶性坏死、出血,坏死灶内可见红色圆形的组织滴虫虫体。肠道肠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肠腔内有脱落的上皮细胞和异嗜性粒细胞浸润。腺胃固有层中有坏死灶,坏死灶内有红色圆形的组织滴虫虫体及异嗜性粒细胞(图3)。食管的食管腺坏死。肺脏内有较大的坏死包囊,包囊壁有炎性细胞浸润。

3 临床处理方案及建议

(1)给散养家禽做好定期驱虫工作。在组织滴虫病流行区,建议定期对散养的家禽用甲硝唑(250 mg/kg)与左旋咪唑(1次量25 mg)配合使用驱除组织滴虫,驱虫后将家禽关养3 d,粪便集中排在一个地方,然后收集粪便无害化处理,以减少外界病原的数量。持续坚持几年,散养家禽感染组织滴虫的机会就会减少,由组织滴虫感染造成的损失就会降低。

(2)家禽发病后要早确诊、早治疗。该病发生后,养殖户用不对因的抗菌药物治疗,延误了病情,使损失加大。如果及早请专业兽医进行病原确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使损失降至最低。

4 小结与讨论

本次发病鸡的病理变化表现为肝坏死和盲肠炎,呈现组织滴虫感染的典型病理特征[1-4,6,7],而鹅感染组织滴虫的眼观病理变化不明显,但是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在肝、腺胃和肠壁均有局灶性坏死和组织滴虫虫体,提示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鹅组织滴虫感染的有效手段。本次发病鸡、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在肝和肠道内均有组织滴虫的虫体存在,因此诊断本次发病是组织滴虫感染造成鸡、鹅肝、肠的组织损伤,导致其死亡。鸡是组织滴虫的自然宿主,发病的相关报道很多,但鹅感染组织滴虫的报道较少,钟静宁等[5]报道一例鹅感染组织滴虫病例,也是鸡、鹅混合饲养模式,说明鸡、鹅的混合饲养增加了鹅感染组织滴虫病的机率。因此养殖场在做好饲养管理的同时,尽可能不要进行不同家禽的混合饲养。

参考文献:

[1] LIEBHART D, GANAS P, SULEJMANOVIC T, et al. Histo-monosis in poultry:previous and current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and therapy [J]. Avian Pathol,2017,46 (1): 1-18.

[2] B.W.卡尔尼克.禽病学[M].第九版.高福,刘文军主译.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

[3] 陆慧君,贺文琦,姜 宁,等.孔雀组织滴虫病自然感染病例的病理学观察[J].中国畜牧兽医,2010,37(5):186-187.

[4] 彭欠欠,苏佳文,崔子鹤,等. 鸡组织滴虫病的病理学诊断[J].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7(1):72-74.

[7] 钟静宁,胡在钜.鹅组织滴虫与异刺线虫混合感染的诊治[J].当代畜牧,2014(14):11.

[6] XU J J, QU C B, GUO P, et al.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clinical histomoniasis in chicken flocks in Eastern China[J].Avian Dis,2018,62(2):189-194.

[7] 张丽华,顾玉芳,梁雄燕,等. 灵山麻鸡组织滴虫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J]. 中国兽医杂志,2015(5):42-43,55.

猜你喜欢

组织学虫体粒细胞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万万没想到,你的身体也用84消毒液杀菌
7原因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
羊莫尼茨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浅谈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病理诊断
浅析如何把理论学习引向深入
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
《青年组织学》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