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与研究
2021-09-13王旭
王旭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持续提高,社会各个层面对于青少年教育问题的关注重视程度也不断增强。“少年强则国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青少年是否常态化具有扎实过硬的综合素质及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运行发展,而青少年自身综合素质及专业素养的培训养成,需要在针对性、适应性教育教学层面下足功夫、做足功课。在当今新時代新形势氛围之下,由于青少年的父母面临更多职业发展压力的挑战,隔代家庭逐渐成为普遍的家庭组成形态,而受到隔代家庭自身所存在的特殊属性的影响,青少年的教育教学往往面临不小的障碍,为此需要根据隔代家庭教育的客观实际及现实情况,有的放矢及因地制宜地进行青少年教育,为中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该篇文章在对当前隔代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阐释的情况后,有针对性、适应性地提出相关优化措施建议,以谋求在全面周到有力加强促进新时代隔代家庭教育实际效果方面提供部分参考基础材料。
关键词:新时代;隔代家庭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一、 引言
当今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的经济社会运行发展进入全新阶段,过去那种相对比较粗犷的重数量弱质量的运行发展理念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现实需要,对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高效运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影响,现如今四二一型家庭组成模式日益普遍。顾名思义,四二一型家庭由四位老年人、两位中年人及一位青少年组成。当前中年人普遍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投入更多的资源、精力,这就使得大部分情况下,青少年的日常学习生活只能交由家庭中的老年人负责。家庭日常所涉及的各项内容运行模式在相应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调整变化,而针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及专业素养符合当前经济社会的现实要求,需要从隔代家庭内外部诸多维度着手切入,通过采取有针对性、适应性的措施提升青少年教育总体质量。
二、 当前隔代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内容相对比较片面落后
中国经济社会经过近几十年来的发展进步,物质层面及精神层面所涉及的诸多维度得以发展,在这种日新月异的整体氛围下,为了青少年真正融入经济社会并获得应有的成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主要是因为经济社会对于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要求显著提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提出了更为严格全面的要求,但是隔代家庭现实普遍存在,使得针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很难真正符合当前经济社会的总体要求,当前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其中最为重要的表现就在于针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内容相对比较单薄、传统,很难全面符合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整体标准,教育培养内容依然以片面落后的书面基础理论知识为主,音乐、美术这些有利于青少年综合素养提升的教育培养内容根本无从谈起。从现实情况来看,隔代家庭出身的青少年学习成绩波动相对比较大,而且整体处于相对偏低的水平,造成这种情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隔代青少年所需的来自父母的关爱普遍缺失,除此之外,与隔代青少年日常生活在一起的祖辈,其思维观念比较传统陈旧,对于隔代青少年教育培养的积极影响非常有限,大部分情况之下只能对隔代青少年的日常学习给予简单指导甚至完全无法指导,这主要是因为隔代青少年祖辈的总体文化素质水平相对偏低,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在所难免,而且隔代青少年祖辈与学校及教师的沟通交流效果也不是太理想。
(二)教育方式、方法不够与时俱进
青少年成长于信息化、智慧化高度发展的时代,这就使得青少年本身对于信息化、智慧化的科学技术有着天生的亲切感,这就要求在青少年的教育培养过程当中,需要对所选择采用的方式方法给予足够的关注重视,换句话说,唯有选择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育培养方式、方法,才能尽量从源头上保证针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起到应有的积极成效,如若不然,就很难激发出青少年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甚至还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情绪,为此就需要在针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方式、方法上有所突破。然而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家庭教育特别是隔代家庭教育对于教育方式、方法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重视,与时俱进的总体水准相对偏低,还是倾向于以过去那种传统常规的方式、方法进行针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长此以往就非常不利于青少年综合竞争能力的常态化持续向好发展。青少年对于与父母沟通交流及情感共融存在着很强烈的意愿,而这正是隔代家庭青少年所缺少的。隔代青少年长时间无法与父母待在一起,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隔代家庭青少年与父母的感情相对疏远,这种感情上的疏远不能通过与祖辈的沟通交流予以补足,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隔代家庭青少年积极向上的整体品性的培养保持,进而很可能导致隔代家庭青少年出现自卑及暴躁等极端负面心理,这种不利影响有可能贯穿青少年终身。
(三)情感交互很难符合需求标准
对于青少年来说,扎实过硬的多元化理论文化知识固然重要,积极向上的心理情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同样不可小觑。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培养不能过于功利,一方面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青少年具有与内外部环境要求相符合的知识框架体系,另一方面也需要多措并举实现青少年总体心态的和谐开朗,二者缺一不可,唯有如此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青少年具备长足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进而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而从当前隔代家庭教育的具体现状来看,家庭成员特别是隔代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及沟通交互确实偏弱,与青少年正常发育成长所需的基本需求标准相差甚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知识理论层面的暂时性缺失可以考虑通过后期加倍努力来弥补,但是在青少年成长发育关键黄金时期的心理情感缺失,却可能对青少年造成诸多难以弥补的终身负面影响。青少年时期实际上形成道德品性最为重要的时期,而青少年受益终身的优质道德品性的教育养成,需要青少年父母的科学有效及合理有序的引导,而这个因素正是隔代家庭青少年所缺少的。隔代家庭青少年的祖辈倾向于将更多精力安排在保证隔代家庭青少年日常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上,而对于隔代家庭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并没有给予多少关注重视,这与祖辈自身的成长环境也很大关系,这就使得祖辈实际上未能对于隔代家庭青少年的道德品性培养产生多少积极促进作用,即使其可能在某些情景下会基于自身经验向隔代青少年讲述人生哲理,但是这种针对道理品性的支持引导依然还是比较弱,再加上隔代青少年在校学习成绩整体偏低的现实情况,无形中就会使得隔代家庭青少年面临着更大的误入歧途的风险隐患,主要是因为青少年特别是隔代家庭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对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诱惑很难以正确科学的心态及行为进行处置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