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的可译性视角解读英译诗
2021-09-13柏虹
摘要:在文学界和翻译界,诗歌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激烈的争议。本文以具体的英译诗和原作进行对比解析,指出诗歌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辩证的关系,并针对诗歌的可译性限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诗歌 翻译 可译性
诗歌是一个国家的语言精粹,传递这个国家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含有大量特定、独有的意象,是用凝练的语言形象的反映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种抒情言志的语言。在诗歌翻译的具体实践中,一直存在着“可译”与“不可译”之争。在品评英译诗的过程中,得出诗在一般情况下是可译的。虽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等值”,但至少是相对意义上的“等值”。译者要能体会到原诗的妙处,发挥创造力,用新的语言进行重新创作,尽量“求似”。
一、诗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之争
“可译性的限度是翻译理论研究一个重要课题,它涉及到各种语言互译所共同适用原则问题,又涉及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翻译的具体方法问题”。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但丁较早对诗的可译性提出质疑。他认为“任何富于音乐、和谐感的作品都不可能译成另一种语言而不破坏其全部优美和谐感”。此后有些人对于可译性的问题,特别是诗歌的可译性接连提出了一系列质疑。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Robert L. Frost)干脆就说,“诗歌一经翻译,原诗就会丧失殆尽”。
但本文认为诗歌翻译是可能的,在一般情况下诗都是可译的。世界上的大多数读者都是通过译本了解不同语言、不同民族的诗作的。如果不可译,不同语言不同民族的读者和作者便会无法沟通。诗歌是属于人类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各个民族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然而人类相同的文化行为也会有某些相通之处,这就为诗的可译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于是,有些学者就认为诗歌从本质上来讲具有一定的可译性。从世界文学史上的无数事例可以看出,每个民族的诗人及其翻译家都已经翻译出一些所谓“不可译”的诗歌。如果没有古今中外那些饱学的译者从各种古老艰深的原文中把这些文学上的瑰宝介绍过来,那我们就只好望着大量写满了稀奇古怪的文献徒唤奈何了。只要诗歌的创作活动不会停止,那么译诗的活动就将会持续下去。
二、诗的可译性限度分析
一
片
辽
阔
的
土
地
你白皙皙
鲜嫩嫩的
青草
花卉
树林
别墅
流动的车群
飘
闪
的
帆
影…… (《美利坚》)
A
Vast
Expanse
Of
Land
Your white
Fresh tender
Green grass
Flowers
Trees
Villas
Flowing streams of cars
Fluttering
Shimmering
Shadows of
Masts……
中國的文字特别是中国诗歌的语言可以说是一种极简的文字。这两节诗连个动词都没有,只有名词性短语组合起来。原诗的诗意美,完全是靠“句法”表现出来的。你的眼睛虽然看不到真实的一切,但你的想象可以告诉你无数的形体。这段译文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美国,看到美国的地大物博、年轻富强、充满生机与活力。作家就把每个字都整整齐齐摆放在那里,却没有按照文法规则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这就好似印象派的画家用各种染料一点一点涂抹在布上,然后再让颜色与颜色自身交融在一起。作者也让字和字、句与句之间自己去交融在一起,相互映衬。由此一来,诗就变得难译了,无法做到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就如这段译诗能让中国读者看得懂,而在英文读者的眼里,定会百思不得其解。译作就是译作,和原作没有什么可比性。再好的译作也不能让懂原作的读者完全满意。译者苦心地试图保存原作的风貌、原汁原味,而不满足于字从句顺的流畅,这也是一种追求。起码他做到了“信”,也尽量保持了“形”。虽然“Flowing streams of cars/ Fluttering/ Shimmering/ Shadows of / Masts…”的形式安排不能像原作那样栩栩如生,在视觉上给人一种车川流不息的感觉,但原文的“神”也基本上传达出来了。“真”只是译诗的低标准,“美”才是译诗的高标准。而“美”“真”即使有时是两头难以兼顾,最好不要完全顾此失彼。那些为了追求独立于原文之外的美的译文,精心打扮,矫揉造作,以致造成了“失真”(音响学上的术语)那更是一种损失。译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也可以说是诗歌翻译的一种境界。正因为译者不是分毫不差的“复制”或者“模拟”,而是再现,翻译才有了它的创造性和艺术魅力;追求心目中的“真”,从“可望”到“可即”也就有了可能性。
像《小船》,写得字字珠玉,更禁不起翻译。
小船
拖着一串浪花……
一条左右开展的
抖抖闪闪的白线
皱皱、折折
圈圈、点点……
似山歌留味在日月潭
似茶香留韵在日月潭
小船
拖着我的思念
很深
很远…… (《小船》)
The tiny boat
Drags a row of waves…
A white line is continuously extending
And flashing left and right
Ripples upon ripples, curves after curves
Circles upon circles, dots after dots
Like folk songs falling on the Sun and Moon Lake
Like the tea aroma prevailing on the Sun and Moon Lake
The tiny boat
Draws my thoughts
So profound
And so far……
这首诗像出水芙蓉,又像一件精工镶刻的玉,晶莹、光润、剔透。文中写浪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材,如唐人孟郊的“寒江浪起千堆雪”;卢照邻的“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骆宾王的“波随月色净,态逐桃花春”。
原诗写的是在如镜的日月潭下,浪花在逐渐逝去的景象。诗中作者用了两个比喻,把已经远去的小船和已经消失的浪痕,留在湖中,留在心上,诗用了通感的手法写逐渐消失的浪花“似山歌留味/似茶香留韵”,其实这已超过一般意义上的通感,那种意境岂是汉语能解释了的,更不要说用英文了!如果去掉这种韵味,就等于去掉了犁青。“诗的味道即诗之所以为诗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有机地融化在诗人写诗时使用的语言之中(罗新璋 1984)”。就像这一类浑然天成的诗句,它的好处太玄妙了,硬翻的话,只能破坏了原诗的意境。“譬如一朵五色的灵芝,长在龙爪似的老松根上,你眼瞥见了,很小心地把它采了下来,供在你的瓶子里,这一下可糟了!从前的瑞彩,从前的仙气,于今都变成了又干又瘪的黑菌。你搔着头,只着急你供养的方法不对。其实不然,压根儿你就不该采它下来,采它就是毁了它,‘美是碰不得的,一粘手它就毁了(姜治文 1999)”。
翻译是件难事,译诗更是。在诗歌翻译的险途上,译者的命运几乎是九死一生。译诗者最好相对地看待自己的翻译活动。
从事诗歌翻译的人应该能领悟到,在某些层次上,在某些侧面上,一首诗又有着内在的“拒绝被翻译”的部分,就像上面举的那两个例子那样。所以说译诗不必“知其可为而为之”,应该“知其只能为而为之”。此译者做到了这一点,还是值得称道的。
三、结语
译者应使用多种翻译方法来传达原作原汁原味的东西,使译文变得生动活泼、自然贴切,增加译诗的艺术风采与魅力。此外译作应准确把握原作的感情波澜,译出诗人胸臆的真情,译出“诗眼”,使得译诗真正达到了“形神兼备”。译者还要运用自己的创造力,使得译诗在一个新的语言、民族、社会、历史环境里获得了新的生命。即便用再好的新语言重新创作的诗,最忠实的译文也不可能等同于原文。译作与原作要是完全对等,其中的艺术效果也绝对一样,这是不现实的。译者只能在不断实践中尽可能地缩小两者之间的差异而力求近似。
参考文献
[1]包振南.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论文集[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2]姜治文,文军.翻译批评论[M].重慶: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3]犁青.犁青的微笑[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
[4]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5]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6]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作者简介:柏虹(1979—),女,汉族,江苏赣榆人,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对比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