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谈也说《红楼梦》,几本人物插图书

2021-09-13彭国梁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红楼红楼梦画家

彭国梁

很早很早以前,就曾听人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后查其出处,方知来自清代得舆的《京都竹枝词》:“做阔全凭鸦片烟,何妨做鬼且神仙。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后两句被某些掉书袋者广泛引用,且“闲谈”渐渐成了“开谈”,仿佛不时常把《红楼梦》挂在嘴边,就不是个读书人。

本人自称书虫,《红楼梦》自然是读过的。但读也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读,仅记得其中的“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皆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钱忘不了”那么几句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当然也羡慕嫉妒贾宝玉,在那花园之中招蜂惹蝶,不知人间烟火为何物。偶尔也帮他扳着手指头数数十二金钗什么的。关于《红楼梦》,我是说不出任何道道来的。

不过,在近楼的藏书之中,图文书是一个大类,这其中与《红楼梦》绘画相关的书也有不少,现从中挑出几本来介绍介绍,看是否能与“枉然”二字拉开点距离。

其一,《〈红楼梦〉古画录》,洪振快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二○○七年二月版。编者在其序中引清人姚梅伯论曹雪芹是“以涵盖古今之学,撰空前绝后之书”;又说黄遵宪在日本人面前骄傲地宣称:“《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接着他说:“在二百余年人们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阅读群体——他们是一些早期的红楼‘粉丝,同时又是画家——包括那些给小说刻本作插图的无名作者,十九世纪的文人画家,以及民间的画师们。”他还说:“从红楼画家对《红楼梦》情节和场景的选择,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小说中哪些情节吸引了画家的目光,那些描写属于‘最耐寻味和想象,‘包孕最丰富的片刻,从某种角度说,红楼画家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独特的红楼世界——一个画家眼中的红楼世界。这个世界定然十分精彩,因为它撰选的是小说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所传达的正是小说的精华所在。”

此书分三大部分,即版刻插图、画家绘本和民间艺术。版刻插图有程伟元刊本《红楼梦》插图、藤花榭藏版《绣像红楼梦》插图、王希廉评本《红楼梦》插图、姚梅伯评本《石头记》插图、红豆邨樵《红楼梦传奇》插图、荊石山民《红楼梦散套》插图六种。民间艺术则有信笺、壁画、西湖景、玻璃画、灯屏画、年画六类。重点在第二部分,共介绍了改琦、顾洛、费丹旭、汪圻、孙温、徐湘雯、钱慧安、吴友如、周权、陆鹏、沙山春、王墀、李菊儕、王钊、吴岳等十五位文人画家的作品。

这本书可当作我的购书指南,按图索骥近楼所藏其绘本也还可观。

其二,《红楼梦图咏》。红学家及相关学者普遍认为,小说插图萌芽于汉代画像石,产生于北宋的建阳木刻,明清是发展到了郑振铎所说的“黄金时代”。清代,伴随着小说《红楼梦》创作的《红楼梦》插图现存五十多种,独以改琦所绘《红楼梦图咏》流传最广,艺术价值最高。此书近楼有各种不同版本,如中国书店一九八四年三月版、河北美术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八月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二○一三年十月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二○一七年三月版、金城出版社二○一九年三月版等等。

作者改琦,字伯蕴,号香白,又号七芗,别号玉壶外史,祖籍西域,侨居松江(今上海)。其《红楼梦图咏》共绘制了通灵宝玉、绛珠仙草、警幻仙子、黛玉、宝钗、元春、探春、惜春、史湘云、妙玉、王熙凤、迎春、宝玉等图五十幅,涉及五十五个主要人物,且有当时著名文人张问陶、徐渭仁、吴荣光等三十四人的相关题咏,可谓珠连璧合。中华书局一九六二年出版的《红楼梦书录》,一粟编著。一粟即朱南铣与周绍良两位红学老前辈合用的笔名。他们在“图画”一章,对此书重点推介,并引用光绪五年淮浦居士序中文字,称其人“天姿英敏,诗词书画并臻绝诣”,称其画为“生平杰作,其人物之工丽,布景之精雅,可与六如、章侯抗行”。但阿英先生却不尽赞同,认为“实则对人物性格,亦有所刻画,但不能与陈老莲并论也。”

其三,《增刻红楼梦图咏》,清代王墀绘,上海书店二○○六年三月版。此书最早于光绪八年(1882)上海点石斋刊印,上海申报馆申昌书画室发行。王墀,字芸阶,江苏江阴人,晚清著名书画家。其书有丁培序,称“澄江王芸阶先生精于六法,而仕女尤擅长,得周昉神理,爱读是书,爰将书中诸美,分绘百二十图,各系以事,视七芗本几倍之,其心力可谓挚且勤矣。”该书因比《红楼梦图咏》多出一倍多,故称“增刻”,每幅画后均附七绝一首,作为图赞,其诗均选自道光年间姜祺的咏红组诗《红楼梦诗》。阿英称其画技亦受改琦影响,都用衬景,这就加强了人物与《红楼梦》小说情节的联系,但许多衬景与小说描写的情节不符,而人物面目多较丰腴,失于变化,是其不足之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当年在印刷上采用了从西方传入中国不久的机器石印技术,成为了红楼图史上的第一个石印本,同时,比我国最早发行的石印画报《点石斋画报》(1884年创刊)早了两年。因此,它在中国近代印刷史上,尤其是从书籍版本的角度而言,占据了一席之地。

其四,《全本红楼梦》,清代孙温绘,作家出版社二○○四年九月版,此为豪华本,印制极精美。每有书友访近楼,我便从书架上抽出来,置于书案,然后与之颇庄严地翻阅,很有仪式感。近日,又购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二○一九年七月版《尘世梦影——彩绘红楼梦》,清代孙温绘,王典弋著,系北京领读文化公司选题策划。关于此书之妙,可以小说家、原创作杂志社社长宋元先生一则微信为证:“经彭胡子国梁指点,到八一路星星书店购得彩绘本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各一套,窃喜。为《红楼梦》作画者是清末民间画家孙温。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历时三十六载,五十岁始,至八十五岁去世,事未毕,其侄儿继续。全书凡图二百多幅,笔法精细,故事详尽,构图巧妙,篇幅宏大。一个人用尽半生做一件事,令人景仰。图中人物山水、亭台楼阁、树木花卉、日常用具,除审美外,更兼珍贵的史料价值——如后人看今日之连续剧。画中仅人物便逾三千,肌肤眉目、窈窕身材,乃至衣褶裙带,无不形神动人。为孙温画配文者为当代红学家王典弋。配文解图殊为不易,每图以百十来字,抵原小说数千字,既要表故事精髓,又要传深远意趣,是难上难。王君文字功力了得。”

据悉,此画原稿一九五九年七月由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拨交旅顺博物馆收藏。此前流传经过不详。

其五,《金玉缘图画集》,又称《石头记新评》《李菊侪石头记画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二○○二年六月版。据阿英介绍:“我所见《红楼梦》石版画册有二,一为清光绪十年(1884)点石斋石印巾箱本;一为民国二年(1913)北京《黄钟日报》附张连刊本。《黄钟日报》所刊,题《金玉缘画册》,当时名画家李菊侪所作,见存者凡三百余幅,为《红楼梦》画册巨制,又称《石头记新评》,刻划情节性情,尚见精神。”

此书被认为是现传最早的红楼连环画集。据收藏其民国二年版的杜春耕先生说:“除极少数几幅图外,每幅图的文字说明后,均有署名觉僧(生)所作的评。在连环画中,除了画面说明还加评点的《红楼梦》作品,笔者至今仅看到过这唯一的一部。”故有评家称:此书颇有价值的地方,是画家在介绍故事的同时,加入了自己对故事和情节的理解,其评语亦有非常精到之处,可看作另一形式的评点。同时,又觉得作者对于人物性格之理解,依然属于旧的一类,缺乏新意。

李菊侪,又名李荫林,号听秋吟馆主人、幽梦生等。他是一个集文人、画师和报人等多种身份于一身的人物,曾创办与参与编辑的画报有《菊侪画报》《菊侪绘图女报》《京都时事画报》《旧京醒世画报》等。

其六,《红楼梦烟标精华》,杜春耕收藏编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二○○二年六月版。所谓烟标是指一种夹在香烟盒中的小型画片,开始是烟草公司作为广告手段,随后又采取集齐某套烟标的若干部分或全部,可领取奖品或现金的做法,來刺激人们的收集兴趣,已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据杜春耕在序言中介绍,此书影印的全套一百二十张烟标,其正面人物绣像基本上来源于光绪初年王墀所绘的一百二十幅红楼图像,而其绣像的咏赞诗则全部来源于王墀图上所配的咏赞。同时,此书又收入了一百幅“金边红楼梦人物烟标”,绘者不详。杜春耕认为,这套烟标是绘者借鉴与综合以往优秀的红楼人物画,加上自己创作的大量新画的结果。难能可贵的是,整体风格又十分协调。此外,该书还影印了两套红楼题材四联屏,这是香烟生产厂家在赠送烟标之外的广告延伸。他们还印了大量的月份牌与条屏画,赠送给达到一定购买量的消费者,以便可悬挂在销售网点或消费场所。我国烟标的盛行期是上个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其正面所印的图画内容十分广泛,可谓五花八门,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红楼梦人物画无疑。

其七,《红楼梦版画集》,阿英编,上海出版公司一九五五年五月版,定价人民币二元,印数五千。本人于二○二一年元月六日在孔网上购得此书,缺《黛玉葬花图》封面,费资二百元。从其目录得知,该书共收图九十二幅。如分类,则为版刻插图四种三十七幅,即程伟元刊本十八幅、王希廉评本四幅、姚梅伯评本《石头记》石版插图十幅、荊石山民《红楼梦传奇》插图五幅;画家绘本三人共二十四幅,即仲云涧一幅、改琦十九幅、李菊侪四幅;民间艺术四种共三十一幅,即西湖景八幅、年画十幅、压花笺五幅、七十二钗笺八幅。作者说明简单扼要,提纲挈领。洪振快编《红楼梦古画录》,可称为此书的增补版。陈平原先生说他在一九九二年前后,“在香港逛旧书店,淘得阿英编《红楼梦版画集》(上海出版公司,一九五五年),大有兴致,此后便‘乐此不疲,有意识地收藏文学插图。”

陈平原在《看图说书——小说绣像阅读札记》的序言中还说:“小说写作在前,图像配合在后,如何争取做到珠联璧合,这就看接受者兼创作者的画家之眼光与手段了。”以上所举数书,其眼光与手段自然是十分了得。限于篇幅,本人无法将红楼绘画与插图一一绍介。仅就画家绘本而言,《红楼梦古画录》中列入目录的画家,近楼有其作品的还有王钊的《红楼梦写真》、吴友如的《红楼梦十二金钗》、费丹旭的红楼画等。再者,近楼收藏有《西谛藏珍本小说插图》十大册、《中国古版画》系列等大量版画类书,其中有不少便是与《红楼梦》相关的插图。此外,二十世纪中后期的王叔晖、刘旦宅、程十发、晏少翔、戴敦邦等,均系红楼绘画高手,他们的作品,也在近楼的收藏之列。此文挂一漏万,待以后另找题目,再话说端详。

二○二一年三月十四日于近楼

猜你喜欢

红楼红楼梦画家
细品《红楼梦》中的养生茶
红楼版非诚勿扰大型现场(一)
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
四大名著趣解
酷炫小画家
续红楼梦
乍然
一句话妙解四大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