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分析

2021-09-13周劲松

天津教育·中 2021年8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周劲松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能够发挥出结合教学的优势,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3-0152-02

【Abstract】Reading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Teachers use the combined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model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combined teaching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use Chinese. This article mak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reading and writing combined with reading and writ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for reference.

【Keywords】Combined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mode;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必不可少,这两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十分密切,想要全面、协调地提升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教师就要将两部分教学工作结合到一起,通过结合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技巧,在写作中加深阅读理解,以获取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此,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走进小学语文课堂里,成为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运动能力的有效手段。然而,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读写教学模式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存在读写结合形式化、教学方式单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读写结合学习。那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读写结合意识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所开展的读写结合活动中,虽然教师积极响应读写结合的语文教育改革号召,设计了读写结合教案,并在课堂上组织读写结合活动,不过活动具有较强的形式化,学生只是为了读写结合而被动地进行读写结合,自身的读写结合学习意识并未树立起来。基于形式化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下的课堂,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为了打破读写结合的形式化弊端,避免“面子工程”在建设读写结合课堂中出现,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读写结合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进行记录、标注等写作行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将阅读和写作协同进行,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二年级上册《枫树上的喜鹊》这篇课文的朗读教学中,教师运用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方式深刻品读句子。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朗读“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与“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这两句时,语气是一样的,并无有感情地朗读出“很喜欢”与“喜欢极了”之间的对比和强弱关系。此时,教师没有直接要求学生“喜欢极了”一定要比“很喜欢”更有感情,而是对学生提出生活性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喜欢吃的食物吗,哪种是很喜欢的,哪种是最喜欢的呢?学生将自己的回答写了出来,踊跃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我很喜欢吃甜点,最喜欢吃雪媚娘了。在写作中,学生体会到与课文相似的喜欢情感,在阅读自己的写作喜好时加入了真情实感,掌握了阅读技巧和语气,再次进行课文朗读时明显提升了阅读情感的层次,获取了更好的阅读效果。

二、照葫芦画瓢,增强仿写训练质量

在新课改深入实施背景下,现行部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里适合学生进行仿写训练的课文非常多,教师利用这些课文的阅读教学,指导学生从文章整体、段落设置、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不同角度进行仿写训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对偶句、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等写作技巧的正确使用,提升仿写训练的效果。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的仿写训练,虽然看似“照葫芦画瓢”,交给学生自行仿写即可,但是仍旧需要教师恰到好处地把控活动进度和方向,才能够及时发现学生仿写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科学的点拨下提升学生仿写效率和仿写质量,保证课堂仿写训练价值的最大化体现。例如,在三年级下册《荷花》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作者在“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荷花挨挨挤挤的”“我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等语句中,巧妙使用了丰富的写作想象力、拟人手法、细节刻画等多样化的写作技巧,展示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后,以生活中一种植物为对象进行仿写训练,看一看哪名学生写的植物最生动形象,最能传递出自己对植物的喜爱之情。学生们及时通过写作训练,巩固了本节课课文阅读中所了解的写作技巧,有的学生在向日葵描写中写道:每一天家里的向日葵都用自己笑脸迎接太阳;有的学生在松树描写中写道:它顶住了寒冷的冬季,始终将自己绿色外衣展示给大家。学生们在读写结合课堂中使用优美语言、严谨结构、清晰条例进行仿写,写作效率明显提升,在写作后更加惊叹于课文作者的写作技艺,学习氛围异常浓厚。

三、写作促进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很多小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兴趣高涨,能够很好地完成阅读任务和相关写作训练,但是在课余时间却很少主动阅读课外材料,导致阅读眼界很大程度上局限在教材课文中,难以通过充足的课外阅读丰富自己学识,拓展语文视野。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利用写作促进学生自主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一定的方向和指导,从而发挥出读写结合的教学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一文,本篇课文以文言的文小古文形式讲述了精卫填海的故事,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和不断探索大自然的愿望与坚强意志。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小古文形式的课文理解能力有限,很难通过短短45分钟的课堂教学深刻掌握课文内涵,因此如果教师只是强制性地要求学生课后背诵课文,则极易引起学生对语文作业的抵触情绪。为此,教师可以运用读写结合教学理念,创新作业设计方式,让学生在课后时间自行搜集女娲和精卫相关的神话故事进行阅读,结合阅读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出精卫填海的故事。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潜移默化地开展了大量的课外阅读活动,从各个角度了解了中华传统神话故事中的女娲和精卫人物,依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创作出具有明显个人特色的精卫填海故事。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深刻理解和翻译古文课文的过程,能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记住课文,达到顺其自然的背诵效果。

四、利用留白写作,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地方作者并未进行详细的阐述,很多结尾没有明确事件结果,这些都可以被视为课文留白设计,是活跃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利之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前挖掘出课文的留白设计,将留白设计与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相互融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依托课文留白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写作补白内容过程中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促进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得以全面发展。例如,在让学生阅读《牛郎织女》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结尾的补白写作竞赛,比一比谁的补白获取班级同学的投票最多,用竞技性的留白写作活动,将学生的参与性彻底调动起来,从而增强留白写作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扔掉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构建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阅读课堂上充分渗透写作训练,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创造性结合起来,通过多样化的读写结合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讀与写作能力,让学生可以在焕然一新的读写结合课堂上,切实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读写结合意识与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小燕.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J].读与写,2019(30).

[2]王小莉.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索[J].语文课内外,2019(29).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