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物理资优生的培养
2021-09-13石炳乐
石炳乐
【摘 要】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推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广大高中物理教师的重点任务。但是,在日常课程教学中,班级内学生的物理基础和发展潜力空间是存在本质差异的,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结合班级内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制定分层教学策略,促使各个层次水平的学生均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更好的素质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物理资优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3-0106-02
【Abstract】As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new era is in full swing, cultivating the core literacy of students has become a key task for the majority of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ers. However, in daily course teaching, there are essential differences in the physics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students in the class. Therefore,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ers must combine th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needs of students in the class to formulate hierarchical teaching strategies, so that students at all levels can obtain better quality development within the limited learning time.
【Keywords】Core literacy; Physical gifted students; Training
一、物理資优生概述
从广义上来说,资优生主要指具有某种技能或者特长的学生或学生群体,这部分学生的技能和特长已经被发挥出来,而且其潜能远高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具有更大的发展可能性。而体现在物理领域,资优生一方面要具备比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则要具备比较突出的创新创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将掌握的物理知识熟练应用于生活领域。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分析资优生学习需求和普通学生的不同之处,为之专门制定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确保学生能够在高中三年的物理学习中形成优秀的核心素养,为其未来的卓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
高中阶段是人才综合素养培养的黄金时期,该时段素养的形成对于人才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和应用、科学探究和交流、科学思维和创新、科学态度和责任等四个维度,这也是高中物理教师在侧重培养资优生的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重点方向。在以核心素养为基准的物理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引领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关系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构建理想物理模型,全面培养学生推理论证、综合分析的物理能力。也就是说,教师既要侧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也要鼓励学生对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产生怀疑,在对知识的批判性解读中提出具有创造性的见解,形成科学推理、质疑创新的科学思维。其次,随着学生知识体系的逐渐健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思维想法对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并通过资料的收集和信息的处理自行探究结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资优生学习的自主性。最后,教师应在学生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关系,对科学研究形成正确的态度和责任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资优生培养途径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物理资优生培养途径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分别从促进教学氛围与教学手段的有效融合、加强课内基础与课外知识的结合力度、积极推进课内教学与课外自学的有效结合、助推知识学习与方法掌握的有机结合、关注兴趣与能力的共同提升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促进教学氛围与教学手段的有效融合
在对资优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的教学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有必要促进教学氛围和教学手段的融合。首先,教师应彻底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认识到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整个学科教学带来的改变,借助多媒体及其他媒介向学生展示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科研成果。其次,随着资优生对基础物理知识掌握的不断深化,其思维能力甚至可以和教师相媲美,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其制订拔高训练计划,引领学生的思维迈上更高的水准。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物理发展的规律,呈现出物理发展的清晰脉络,做到以物理学知识为载体,使学生经历物理学规律的发现历程,体验物理学理论的建立方法,从而形成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二)加强课内基础与课外知识的结合力度
随着资优生基础知识的逐渐巩固,课内的知识内容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其思维拓展和能力培养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物理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以及综合发展需要,为其渗透并引入部分课外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促使学生在课内基础和课外知识的结合中形成良好的物理核心素养。具体来说,教师应该保证拓展知识点选择的合理性,避免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较多挫折,产生消极的学习心理。比如,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教师可以向学生导入一些大学阶段的知识和理论,鼓励学生尝试利用新的知识解决现有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对物理问题展开思考。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意识到他们现阶段所学习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粗放的,而随着他们学习生涯的不断迈进,他们将会接触到更抽象、更科学的物理概念。这样,他们更能够找到延伸自身物理学习方向的思路而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
(三)积极推进课内教学与课外自学的有效结合
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各个层次的学生始终是最有效的培养方法,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资优生。笔者在天津市实验中学创新实验班任教的过程中,积极进行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转型探索,努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使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通过集体自学,提供给学生们大量的物理资料,既有物理前沿科技,也有大学物理先修课程,随着知识的拓宽,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明显提高了,同时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也明显增强。
在教学中,我们围绕资优生提出问题、自主或合作解决问题为主线去设计教学过程,使他们能够通过此过程逐渐形成知识主线及脉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了资优生所需的核心素养。
(四)助推知识学习与方法掌握的有机结合
在针对资优生开展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侧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助推学生知识学习与方法的掌握,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物理知识体系。比如,在向学生普及“加速度”和“速度”的概念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向学生介绍大学物理中如何探讨“瞬时速度”等概念,向学生简要介绍“微积分”以及一些解析幾何知识在该领域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他们的学习路漫漫其修远兮,鼓励学生为其物理知识体系的健全付出更多的努力,优化自身的学科学习方向。除此以外,教师可以鼓励资优生之间就其学习方法和技巧展开探索,集思广益,寻找更适应自身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五)关注兴趣与能力的共同提升
对于资优生来说,教师同样要将兴趣作为学科教学的基础导向,既要通过大量的专业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也要注意对课业任务的合理安排,避免学生在过大的压力下对物理学科的学习产生厌倦心理。除此以外,教师可以将志同道合的学生分成特定的物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结合他们自己的兴趣偏好,自行制定研究课题并分配探究任务,在兴趣的导向下对物理内容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综上所述,物理资优生在物理学科领域具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始终秉持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为资优生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注入更多心血,在高中阶段开拓资优生的知识视野,为其人生的卓越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锦洲.物理教学中对智优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途径探骊[J].求知导刊,2020(08).
(责任编辑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