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分层合作教学模式的构建探析
2021-09-13周云
【摘 要】目前,初中生物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初中生物迫切希望在教学模式上得到突破,这就使分层合作教学模式成为关注点。该教学模式可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生物中的各类问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为了让分层合作教学模式融入初中生物教学,本文将重点分析该模式在教学中的构建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初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3-0071-02
【Abstract】At present, the teaching mode adopted by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ers is relatively traditional, and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is eager to make a breakthrough in the teaching mode, which makes the hierarchical cooperative teaching mode a focus. This teaching mode can solve various problems in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unde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order to integrate the hierarchical cooperative teaching model into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analyzing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is model in teaching.
【Key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Hierarchical cooperative teaching mod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一、分层合作教学模式概述
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在基本概念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解读,其一“分层”,分层是以学生知识水平为基础,根据这些信息将学生分为多个层次,再将不同层次的学生集中形成一个小组,随后在教学要求、教学辅导、教学检测、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依照学生分层结果也进行分层;其二“合作”,在分层基础上,教师要提出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主题,让不同小组内的学生围绕学习主题进行合作学习,其中发挥高层次学生的“带领”作用,让其帮助低层次的学生学习,这样可以让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不断迈进。
二、初中生物中分层合作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
(一)学生分层,构建合作空间
首先在学生分层上,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分层,有必要对学生的智能、技能、成绩等多项信息进行调查,全面分析学生差异。同时,教师还要合理地设定层次,通常可以设定为最高、高、中、低四个层次项,随后依照学生个体差异分析成果,将学生分配到不同层次项中即可。其次,在合作空间构建上,教师要保障学生能与高层次学生便捷地交流,且遵循层次递进机制来进行构建,通常可以采用课堂作为编排法来进行操作,如将最高、高层次学生纵向排列,分为两个纵向小组,再以横向分组为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教学。这样,高层次学生就能与横向上相邻的最高层次学生进行交流,其中层次递进机制体现于学生层次的间隔,所有学生所处层次都必须是相邻的,不能将最高层次与中、低层次学生放在相邻纵向小组上。
(二)教学分层,合理把控教学难度
在学生分层基础上,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分层,分层过程中必须合理地把控教学难度,以免学生负担过重,打击学生自信心等类似问题产生。但同时也允许学生自主地进行超纲学习,这取决于学生个人。教学分层需要根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现有知识认知来开展,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原本为一整块的知识要分为多个板块,再由浅入深地让学生学习,借助高层次学生帮助低层次学生朝前迈进。
(三)做好培优补差,发挥合作效用
分层合作教学模式的构建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永远在一个层次上进行学习,也自然不希望学生层次下跌,因此单纯地通过分层来进行教学是不正确的做法,这也是早期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应用中的通病,其差别待遇色彩也由此而来。因此,教师在现代初中生物教学中必须对此有正确的理解,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发挥合作效用是该模式构建的关键部分。所谓培优补差,就是针对最高、高层次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旨在保持最高层次学生的当前水平,同时也让高层次学生向最高层次迈进;而针对中、低层次学生,则要重点弥补该层次学生与最高、高层次之间的差异,目的也是让学生朝更高层次迈进,最终达到层次统一。
(四)作业分层,强调知识巩固作用
在初中生物中,作业可以分为课内、课外两类,其中课内作业分层要注重不同层次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必须根据当前水平来进行设计,即针对最高层次学生,课内作业的难度、难点等都要符合最高标准;而对于高、中、低层次学生,则作业难度、难点就要对应下降,但也不能过度下降,必须保障作业难度,这样才能让各层次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教师也更容易了解学生现有问题,便于设定针对性的教学对策。而在课外作业上,此类作业的分层除了要对内容难度、难点进行把控以外,还要注重形式设计,如针对最高、高层次学生,初中生物教师就要多设拔尖提升题;而针对中层次学生,则要多设巩固练习题,且题目数量要有所提升;针对低层次学生,则应当多设坡度放缓题与基础练习题,旨在巩固基础知识,便于低层次学生在其他学习环节中可以更好地与上层次学生交流,支撑其向高层次迈进。
(五)评价分层,注重评语形式
教师在观念上必须重视评价部分,并对其进行分层,在评语形式上做到区分。首先,教师应当意识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存在差异的,即最高、高层次学生心理上充满自信,但有可能会变得狂妄自大;而中层次学生则自信不足,容易转变为消极心理;低层次学生则可能比较自卑,放任自流下可能转变为放纵自我的心理。其次,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在评语形式上就要发挥学生心理正面效用,消除学生现有负面心理,同时要避免学生心理向不利方向发展。因此,建议教师在分层合作教学模式中采用三种不同的评语形式来进行评价,此举即可实现评价分层。三种评语形式分别为理性思维型、引导型、激励型,三者具体内容如下。
1.理性思维型。理性思维型评语主要针对最高、高层次学生,其主要目的在于强调该层次学生注重自身理性思维,正确看待自身水平,不要盲目自信,以免变得狂妄自大。理性思维型评语在形式上有两大特征,分别为给予认可、強调不足。如某初中生物教师在批改最高、高层次学生作业时,就使用了“作业基本正确,但个别题目解法烦琐,应当加强训练,思考更合理的解题方法”评语,该评语就做到了给予认可、强调不足,学生能够知道自身当前水平足以应对作业,但还是存在瑕疵。因此,不会伤害到学生自信,同时也抑制了学生自信心膨胀,避免其狂妄自大。
2.引导型。引导型评语主要针对中层次学生,该层次学生自信心虽然不足,但也不至于处于低水平。因此,教师在评语上应当对该层次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信心合理提升,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朝前迈进。例如,某初中生物教师在批改中层次学生作业时,使用了“作业做得很好,重点题目基本都正确,但其他题目也很重要,是不是应该加强学习呢?”,该评语同样给予了认可、强调了不足,但程度上较于理性思维型更强,且是以疑问句形式展示,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如此循环,中层次学生自信心将合理地提升。
3.激励型。激励型评语主要针对低层次学生,其与引导型评语同样存在程度上的区别,且不能对该层次学生心理造成伤害。例如,某初中生物教师在批改低层次学生作业时,使用了“不要灰心,老师以前也经常犯这些错,但只要努力学习,你也可以是榜样”的评语。该评语鼓励意味浓重,且利用教师自身经历让低层次学生不要妄自菲薄,要努力学习,此举即可激励低层次学生的上进心。
三、结语
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作用非常突出。采用文中构建方法,可以让分层合作教学模式与初中生物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该模式效用,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洁.差异·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学课堂中的探索——以“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例[J].生物学通报,2016(02).
作者简介:周云(1966.10-),男,汉族,甘肃山丹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学。
(责任编辑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