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画书的声音与真实诗意的审美体验

2021-09-13罗敏

美与时代·下 2021年8期
关键词:声音真实图画书

罗敏

摘要:图画书的基本特质是图画叙事,但一些图画书主要以图画描述来传达声音,这些声音或者是自然之声,或者是生活之声,或者是音乐之声。这一转变,不仅融入了大量的听觉元素,使儿童读者能突破图画书以图画叙事为主产生的审美视觉平面化的单一性,获得更加真实的审美体验,而且扩大了图画书的想象空间。图画书通过图画与声音合力叙事,使儿童在抒情性想象中获得浓浓的诗意。

关键词:图画书;声音;真实;诗意;审美

图画书是由绘画和文学语言两种相互补充的媒介,通过图与文的有机结合而产生完整故事的特殊儿童文学书籍,它包含四个要素,即图画、文、故事和一定的意义。这种以图画语言为主要手段的特殊文学形式比起以文字语言作为主要手段的传统文学形式来讲,最显著的不同就是叙事达意的直观性,图画是主体,文字处于辅佐地位。图画书的特质是图画叙事性的,但是,也有一些图画书,在保留叙事特质基础上,主要以图画描述来传达声音,这些声音或者是自然之声,或者是生活之声,或者是音乐之声,这一转变,不仅融入了大量的听觉元素,使儿童读者能突破图画书以图画叙事为主产生的审美视觉平面化的单一性,获得更加真实的审美体验,而且扩大了图画书的想象空间,通过图画与声音合力叙事,使儿童在抒情性想象中获得深深的诗意。

一、自然的声音与自然的鲜活、诗意

图画书《你听,你听》,以圖文结合的方式描述了自然四季的声音,依次是夏、秋、冬、春。一开始便是一幅夏日图景,草木葱茏,有漂亮的花,有各种鲜活的昆虫,如蜻蜓、蝴蝶、瓢虫、蜘蛛、蜜蜂、蚂蚱、毛毛虫等,配文是“听,你听……那是什么?虫儿到处在唱歌!”“咝——咝——唧——唧——噌——噌——嗡——嗡——”。如果只用单一的图画语言描述夏日野外的情景,或者配以没有声音的文字“夏天来了”,儿童在阅读的时候获得的感受是平面的,不是立体的,看到的只是自然的视觉形象呈现。但是,图画中以虫儿们的声音配文,接连用了两个“听”字,引出虫儿们的各种不同声音,自然世界立刻鲜活生动起来,不再平面化。虫儿们在唱歌,小读者能从声音中感受到虫儿们的欢愉,感受到整个自然都活了起来,他能进入到这个世界,身临其境感受其真实。可以说,声音激发了儿童的想象,使他们获得了多层次的更丰富的审美体验。此外,《你听,你听》在呈现大自然季节之美与特点时,也试图引导儿童认知大自然。儿童读者可以通过图画,对四季分明的自然景象及各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昆虫物种进行对照认知,但如果没有声音传达,这种无声的印象带给小读者的认知是有限的。正因为图画和声音的结合,儿童读者对自然的认知更清晰、更生动,印象也更深刻。“绘本中被印刷出来的画是静止的,可是孩子在心里看到的绘本的画在生动地活动着。用耳朵听来的语言,不断地使画活动起来,形成更为广阔的世界。”[1]40松居直的这段话道出了声音能够帮助读者对图画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丰富和拓展图画的内涵。

《毛诗序》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2]115诗歌从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音乐特征,当诗歌从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状态中分离出来后,其语言保留了节奏和韵律的音乐特征,这种音乐特征使诗歌文体突破了文字的层面,从听觉上洋溢出美感,给人以愉悦。《你听,你听》在对每个季节进行描绘时,总是配以与这个季节同步的各种声音,如夏天虫儿的唱歌声、树叶的沙沙声、海边玩水的哗啦声、夏日烤的嗞哧声;秋天橡子掉下来的咚咚和骨碌碌声、松鼠跳和快步跑的哒哒声、人们郊游的嘎吱声、海鸥问候的咿啊声、落叶飞的唰唰声、帽子追的呼呼声、雁鸣的昂昂声、猫头鹰的呜呜声;冬天雪夜的嘘嘘声、在雪上跑的嘎吱声、暖脚的声、烛影摇的噗噗声、猫困了的呜噜声、炉火的噼啪声;春天花开的啵啵声、孵出宝宝的噼啪声、小鸡玩闹的哔叽声、青蛙的呱呱声、小鸭的呷呷声、小兔的吧唧声、下雨的唰啦声、麻雀的叽喳声。这些声音语言的呈现或用叠音或用叠韵,铿锵明亮,形成鲜明悦耳的节奏和韵律,使自然的图画呈现出流动的音韵,像一首欢快的四季更替协奏曲,流淌着浓浓的诗意。

二、生活的声音与儿童生活的生动、诗意

图画书《叽叽喳喳的早晨》讲述了一群活泼可爱、生机灵动的小麻雀早晨的生活,整本书从头到尾都充斥着“叽叽喳喳”小麻雀的叫声,在这“叽叽喳喳”的声音中,“我”饶有趣味地聆听、仔细地观察、生动地想象。

“春天,麻雀们都起得很早;天还没有亮,它们就起床了。起床了,它们就飞到我们家来。”麻雀们一早的生活开始了,“我”这个小朋友一早的生活也开始了,早晨的生活场景很热闹,生气勃勃,“每一只麻雀,都是叽叽喳喳,好像不这样叫一叫,就不算是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叽叽喳喳——”“我”被麻雀们活泼欢快的叫声吸引,并对麻雀们产生了浓厚的趣味,开始仔细观察它们:“有的飞上冷气孔叽叽,又跳到低矮的车库顶上喳喳;有的飞到高高的屋顶,又马上冲到地面,点一下下,又直飞到电线上,叽叽喳喳,叽叽喳喳的。”麻雀们好动、机灵,动作迅捷,不停的“叽叽喳喳”声中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活力。图画中的一群麻雀,有的铺开翅膀、有的收敛翅膀,空中的麻雀们平飞、俯飞、高展翅、大展翅、落地,爱朝哪儿就朝哪儿,自由自在;平台上的麻雀们东望西瞧,姿态各异,可爱灵活。早晨,没有被打扰的麻雀们的生活就是这么自在快乐,热闹鲜活,“整个社区,几乎都装满了它们的叫声。叽叽喳喳,叽叽喳喳的……”“我”被吵醒了,再也睡不着,就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听麻雀们叽叽喳喳的叫声,并猜测它们可能在说些什么:它们或许是从家门前对面那座小山的树林里、芒草丛中飞过来,或许它们都是亲戚、朋友。“我”认真仔细地听麻雀们的叫声,发现一个有趣的特点:“它们的叫声好像只有一种——叽叽喳喳。可是,仔细一听,还是有很多不同——有些高,有些低;有些长,有些短;有些快,有些慢。”“我”趣味盎然,继续猜测:它们可能忙着上课。或许老师们正在教它们哪儿的虫最多,哪儿有小孩爱玩弹弓。春天的早晨最可爱,麻雀老师最后叫大家都去工作。

“这样充满了可能性的世界是孩子的世界,他们把孩子的世界生动地做成了绘本。”[1]16“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3]5图画书作为特殊的儿童文学书籍,反映的是儿童的世界,叽叽喳喳的声音既是麻雀们生活的声音,也是儿童生活的声音,这种生活的声音里蕴藏着生活的诗意。一方面,故事以叽叽喳喳的声音为重点讲述麻雀们早晨的生活,“我”作为一个聆听者、观察者在倾听、感受鸟儿们的生活,在此过程中,“我”充满兴致并对鸟儿们的生活产生丰富的想象,表现出对生活的一种诗意态度,对生活之美的反应和体验。鸟儿轻松欢乐、热闹无忧、生机勃勃的生活是诗意之美,“我”的闲暇聆听、童趣感受是诗意之美,“我”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天真浪漫也是诗意之美。另一方面,麻雀们的生活就是儿童世界的呈现,叽叽喳喳的声音中,儿童世界的自在、热闹、活泼、欢愉、灵动、朝气和活力一一都表现出来。《叽叽喳喳的早晨》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麻雀的生活故事,也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世界为主题的叙事抒情诗,儿童读到的是熟悉、亲切和认同,读到的是成长的生命所表现出来的盎然生机。

三、音乐的声音与生命的思索、诗意

图画书《大提琴之树》里有小斑鸠的初啼声、小溪上的唱歌声、喜鹊的喳喳声、虫子的鸣叫声、雨声等森林的声音,还有最主要的贯穿始终的大提琴的温暖、深厚、超越时间界限的声音。以音乐之声为线,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融于音乐中获得超时空不朽和传承的故事,这个故事蕴含着对生命的理解和思索,充满温暖和感动。

孩子已过世的爷爷曾是森林的养育者,孩子常一个人到森林去聆听森林的歌声,这歌声里有鸟儿的初啼,天空的碎片浮现在小溪上的歌唱,“这种时候,我总会觉得爷爷就躲在什么地方”。爷爷去世了,但在孩子心里,爷爷的生命和灵魂留在了这片森林。孩子爸爸的工作是制作小提琴和大提琴,制作乐器的材料里就有爷爷养育的树木。所以,爷爷的生命在爸爸制作的乐器中得到了延续。爸爸用木板制作了一把可以歌唱的大提琴给大提琴家帕布洛先生,帕布洛先生试奏出的琴音仿佛森林在述说。在教堂里,帕布洛先生演奏的巴赫,“有时像掠过森林的风,有时像流淌的河,有时像祈祷,仿佛能让人联想起用语言无法表達的事情”。孩子获得一种深深的感受:“有人创作了乐曲,有人演奏这些乐曲,还有人制作演奏这些乐曲的乐器。如同星星在旋转一样,音乐超越时间,把大家连到了一起。”爷爷、爸爸、巴赫、帕布洛先生和孩子的生命在大提琴乐声中交融,成为一体。这部作品表现出的是大宇宙生命一体观,从儿童的角度和思维展现了生命的平等一体、延续和生生不息,这里的生命不止是人的生命,而是万物皆有灵。作品中有一棵活了一百多年的树被砍倒了,只剩下一个树桩,在孩子的心里,这棵大树在森林里出生,听小鸟的歌声、虫子的鸣叫声和雨声,和流动的彩云说话,当这棵树变成了乐器后,一定会把曾经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歌唱出来。音乐成为了宇宙万物生命的载体,使一切生命不朽和生生不息,乐曲不止是声音本身的传递,它交融着万物生命的精神、灵魂和感情。正是因为乐曲包含着从自然到人类的宏大生命体,所以,琴声温暖而浑厚。“后来,我一直都在拉大提琴,寻找寄宿在树木里的声音、一直制作乐器的爸爸,还有用它来传播音乐、让音乐变得更丰富多彩的帕布洛先生,都已经不在了。不过,只要一拉大提琴,他们两个人就会和我在森林里听到的斑鸠的初啼、小溪的潺潺流水声、雪中的树桩一起出现在我的琴声里。”生命的物质载体会消亡,但是生命的感情和灵魂会以一种新的方式留存下来,泛起回响,成为永恒。

另一本图画书《音乐树》,是一个关于友谊与梦想的故事,贯穿整个故事的是小提琴的乐声和跳跃的、活泼的若干音符。小猫为他的朋友罗西演奏乐曲,洒落一地音符。美丽的月色中,小猫在沉醉地演奏,这份认真是小猫珍视友谊的一种态度。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建立于心灵呼应之上的,温暖而富有力量,是能成就对方使之变得更好更强大的,作者德昂用罗西对友谊的回应细腻深刻地表现了这一观点。罗西细心地把掉落在地上的这些音符捡起来拿给小猫,希望小猫再次使用这些音符。罗西在小猫的音乐声中,感受到了友谊的温暖,更看到了小猫的才华和音乐梦想,她捡起的音符是对小猫梦想的理解、欣赏、回应、呵护与鼓励,也为小猫宏伟的音乐梦想播种了一颗生命力强盛的种子。而小猫想着要把罗西捡起的音符播种,细心浇水照料,长成梦想着一棵繁茂的音乐树,散发芬芳并结满音符,将这棵音乐树作为礼物送给罗西。

生命的温暖来自爱与友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来自梦想。《音乐树》将友谊与梦想通过温暖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叙述了友谊和生命应该达到的境界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月色下的琴音、音乐树上跳跃的音符和歌唱的鸟儿,悠扬的乐声与悦美的画面交织,诗意与浪漫之中,视觉与听觉相交融,关于生命的美好体验缓缓注入小读者心灵,将会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那道永不泯灭的光。

参考文献:

[1]河合隼雄,松居直,柳田邦男.绘本之力[M].朱自强,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2]王泉根.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声音真实图画书
神奇的图画书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窥见图画书的门道
移动有声阅读让儿童文学回归故事本身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从影片《迫在眉睫2》看影视叙事节奏的表达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
图画书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