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2021-09-13王莲平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思考小学数学

王莲平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时间,并给予合理的指导,才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其动手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进行培养,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方法。但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却不理想,需要老师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应用策略,将动手操作活动助力学生发展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本文对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应用;思考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的问题分析

(一)操作准备活动未综合考虑学生的因素

动手操作教学中,材料的准备与选择通常由老师独立进行,学生未参与其中,老师所选择的材料主要是和教材配套的材料,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个性化材料较少。对于操作活动的设计也体现出成人化色彩,对于实验操作中问题采取预设的方式,没有真正动手操作,且操作大多以验证性操作为主。

(二)动手操作过于形式化

动手操作最终的目的是解决学生的困惑和好奇心,老师所设计动手操作活动,需要以学生的困惑和好奇心为切入点,但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却存在从教材开始的情况,此种操作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的,学生无法从操作中收获知识与乐趣。

(三)动手操作缺乏深度

动手操作需要在学生个性经验上推进,但目前动手操作活动中未体现此点。操作前的计划、分工不足,结论的讨论也不足,操作活动中缺少交流与反思环节,导致动手操作活动缺乏深度。

二、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基于学生的需求设计操作材料

学生作为动手操作的主体,老师要对根据他们的认知需求利用和开发操作材料,及时在教学中做好调整工作,深挖操作材料中隐藏的教学价值,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创造空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设计具有实质性、有深度的動手实践活动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时,存在动手操作为了教学而设计及缺乏深度的问题,要求老师从此问题中走出来,从学生的困惑和好奇心入手,设计实质性的动手操作活动,强化其动手操作效果。

(三)重视操作的总结与反思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求老师不能再进行结果性的教学,不能再过于重视考试成绩,而是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思维及学习能力的关注,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深层次发展。因此,在学生动手操作完毕后,老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思,为了让学生的总结和反思更具有效果,可以采取反思报告的形式,让学生对操作过程、操作方法和策略进行反思,形成数据,这样学生便可以了解操作中的优缺点,针对不足及时改进,完善认知结构。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重大,老师要对其问题及创新策略进行探索,让学生掌握动手操作这一学习方法,让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及发展的能力。

(责任编辑:邹宇铭)

参考文献:

[1]邢瑞红. 浅析在小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 中华少年,2018(01):265.

[2]潘必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培养[J]. 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01):87.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思考小学数学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