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

2021-09-13李振峰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解决问题方法

李振峰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文章对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具体作用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列举了一些教育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方法

一、重要作用

(一)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觉得数学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同时小学数学教学环节课时相对较少,使得学生学习的质量相对不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可使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得到提升,在课堂学习环节不再对数学学习感受厌恶。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明显得到改善,教學质量得到提高。

(二)培养逻辑思维

小学生在接触数学之前,对周围事物的理解相对比较感性,经过数学学习,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学生能够掌握以逻辑思维看待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同时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为学生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提升实践水平

数学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小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其面对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能够正确地处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所学知识。学生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感受到数学学习所带来的获得感,更加主动地进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策略

(一)提高学生兴趣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相对比较好动,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于课程的学习。同时数学课程相比其他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学生在学习环节相对比较困难。因此,在小学数学解决能力的培养方面最为关键的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其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时刻保持专注度,对老师课堂所讲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二)因材施教

小学生由于对数学的理解能力有所差异,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不注重学生实际接受能力,数学学习的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因材施教,老师需要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目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以便制定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

(三)理论结合实践

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老师在课堂理论教学中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在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中获得相关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与小学生数学课程相关的实际案例相对较多,老师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对这些案例进行合理地选择,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小学数学学习中开展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以更加严谨的逻辑思维思考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开展实践活动。在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老师,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材施教,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淳  洁)

参考文献:

[1]谢燕芬.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J]. 中外交流,2019,26(29):366-367.

[2]马雷鸣.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探究[J]. 当代家庭教育,2021(18):145-146.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解决问题方法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两只想打架的熊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