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写作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方法

2021-09-13夏郭芹

关键词:图画教师应写作能力

夏郭芹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为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充分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成了较为具体、高效,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小學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优化写作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促进小学作文教学从浅层教学走向深度教学。

一、组织有序的观察活动,积累丰富的素材

想要写好文章,学生需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融入思考,无论是图案还是文字,都可以成为素材的重要来源。小学生年纪小,认知能力与思维方式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图画涵盖的内容难以完整全面地概述出来。教师可以组织观察活动,教授学生观察方法,让学生将图画中的内容有条不紊地描述出来。以小学一年级课文《四季》为例,教师应细致讲解课文内容,尤其是课文中的图画,指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细致观察四个季节的图画内容与文字,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带着目的观察,以便明确图片的内涵。比如,可以这样提问:“课文中的图画是不是把四个季节的场景都描绘出来了?如果不是,那文中的图画主要对应哪几个季节?”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教师可继续询问学生是从哪些方面辨别出不同季节特征的。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够全面,教师应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指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与不同层次分析图画内容。

二、构建课内外相互联系的“观察课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还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促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努力构建课内外相互联系的“观察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小学生天性好动,对于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兴趣,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小学教材的课文中都带有图画,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将写作训练转化为探索式的实验,将问题讨论环节转化为看图写话环节等,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并将学生所学知识与课堂内容结合,以提高看图写话教学的效率。比如,二年级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主要讲述植物妈妈通过多种方法传播种子,让它们四海为家的故事。课文中穿插了一些图片,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这些图片指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蒲公英妈妈是怎样把孩子送出家门的?学生回答是风婆婆帮的忙;可以继续问学生:你觉得蒲公英妈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呢?通过一系列的问答,学生能在观察图文的基础上结合生活中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写出符合生活常识的作文。其次,在课内外相互联系的“观察课堂”中,学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探究,观察能力与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三、创设真实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教师要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尤其是近几年,情境教学法的引入,教师逐渐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指导学生在课堂小练笔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在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写作能力。小学教材中有各式各样的图片,学生想象力还有待于提高,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指导他们看图写话,创设真实的情境,鼓励他们自由大胆地想象,从而激活思维,不断提高写作能力。比如,小学生爱玩,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坐井观天》主要讲述了青蛙与小鸟的观点不一致,并且相互争论的故事。学生喜欢小动物,看到青蛙,学习兴趣比较浓厚,而且看到青蛙坐井观天的行为,心里会产生自己的想法,在教师安排看图写作训练时,便能有条不紊地组织语言。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在学中做与做中学两者间积极转换,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图画教师应写作能力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图画捉迷藏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