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法林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效果观察

2021-09-13王复琼

婚育与健康 2021年8期
关键词:出血华法林栓塞

王复琼

【摘 要】目的:探讨华法林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采取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114例患者,术后均采取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比较正常组、栓塞组和出血组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华法林使用剂量和凝血酶原时间。结果:栓塞组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华法林使用剂量和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低于正常组患者(P<0.05),出血组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华法林使用剂量和凝血酶原時间明显高于正常组患者(P<0.05)。结论:在采取华法林抗凝治疗时,将国际标准化比值控制为1.8~2.5的范围内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满足抗凝要求。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出血;栓塞;华法林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临床上对于患有严重心脏瓣膜病的患者,特别是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1]。目前,在进行人工瓣膜置换术治疗后都必须开展有效的抗凝治疗,华法林属于其中最常用的一种抗凝剂,本研究探讨华法林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采取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114例患者,男65例,女49例,年龄23岁~75岁,平均年龄(52.69±14.73)岁,体重45kg~87kg,平均体重(63.42±11.57)kg;手术类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5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3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30例;病因分布:风湿性心脏病99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其他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7例。

1.2 方法

在手术后48小时后开始采取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初始剂量为每天3mg~5mg,24小时后,按照国际标准化比值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对华法林的给药剂量进行调整,使国际标准化比值大约为2.0,凝血酶原时间维持在正常值的1.5倍~2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初期每天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将其剂量调整为最佳有效剂量,当国际标准化比值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稳定后,每星期监测一次,患者在出院后需要每个月监测一次。

准确记录华法林的使用剂量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栓塞以及出血等),根据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分为正常组、栓塞组(如下肢动脉梗塞、脑梗塞等)以及出血组(如皮肤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和血尿等)。比较正常组(n=62例)、栓塞组(n=30例)和出血组(n=22例)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华法林使用剂量和凝血酶原时间。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栓塞组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华法林使用剂量和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低于正常组患者(P<0.05),出血组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华法林使用剂量和凝血酶原时间明显高于正常组患者(P<0.05),见表1。

3 讨论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主要是采取生物组织制成的人工生物瓣膜或者使用合成材料研制而成的人工机械瓣膜进行替换的一种手术[2]。在我国,最为常见的是由于风湿热而造成的心脏瓣膜损害,而瓣膜置换术是对于风湿性心脏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给予瓣膜置换治疗,能有效纠正患者的心脏解剖,使血液循环情况得到改善,有效抑制患者心功能的进一步恶化,明显改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延长其生存时间[3]。但是采取生物瓣膜的病人必须服用3个月的抗凝药物,而采取机械瓣膜的病人则必须终身抗凝,因为会造成患者机体出现凝血反应,引起血小板凝块以及纤维蛋白网与的形成,容易进一步生成人工瓣膜血栓,一旦生成血栓,容易引起血栓脱落或瓣膜功能发生障碍,导致器官栓塞[4]。因此,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完成之后,必须进行抗凝治疗,口服的抗凝要物质最为常用的是华法林。临床上常常采用国际标准化比值和凝血酶原时间作为其监测抗凝效果的指标。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若抗凝治疗方法不当,容易引起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血栓栓塞以及抗凝出血,两者也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最为常见的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并发症[5]。因而,如何正确有效的进行抗凝治疗是改善生活质量以及减少患者换瓣术后并发症的一个重要环节。本研究发现,栓塞组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华法林使用剂量和凝血酶原时间更低,出血组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华法林使用剂量和凝血酶原时间更高。表明需要及时调整华法林的用量,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采取华法林抗凝治疗时,将国际标准化比值控制为1.8~2.5的范围内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满足抗凝要求。

参考文献

[1] 蒿叶霞,郑璇,胡元萍,等. CYP2C9及VKORC1基因多态性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策略的影响[J].检验医学,2019,34(2):126-129.

[2] 郝军军,陈强,郭锋伟.参麦注射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华法林抗凝治疗及炎性反应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4):439-442.

[3] 蔡鑫,王裕勤,段世英.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对华法林初期抗凝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刊,2018,53(7):726-730.

[4] 郭淑萍,郑栋莲,高惠君,等.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华法林知信行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6):130-134.

[5] 陈嘉骥,李时英,邓毅权.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D-二聚体、血栓前体蛋白水平的监测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12):109-111.

猜你喜欢

出血华法林栓塞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动脉瘤栓塞手术液固两相流数值模拟分析
新型口服抗凝药可以代替华法林吗
与华法林联用7大错误案例分析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观察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分析与临床报道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
华法林抗凝:警惕不当的中西药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