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初中英语整体性阅读教学

2021-09-13周小娟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周小娟

[摘   要]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不能只是逐字逐句地进行分析,更应注重整体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整体性阅读;阅读教学;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2-0026-03

一、问题的提出与思考

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英语阅读课上,一些教师的教学十分程式化,导致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不完整、支离破碎,学生很难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不利于学生深度阅读和思维能力培养。例如,有的教师习惯让学生阅读指定段落然后完成判断、选择或问答,这种指令式、程式化的阅读教学带来的问题有:学生的阅读停留于文本表层,浅尝辄止,不能与文本深层对话;学生忙于答题,无心品读文本语言;学生在阅读中缺乏情感参与,难以产生兴趣和共鸣(冒晓飞,2018)。

笔者认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以提升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为目的,注重阅读教学的整体性。整体课文教学观是指课文教学是语言学习、策略培养、情感升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整体过程(Goodman,1986)。整体性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整体解读文本,整体设计目标,整合教学方法,设计三位一体的阅读活动,最终达到教学目标。下面笔者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来谈谈整体性阅读教学的开展。

二、整体性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5 “Lets celebrate! ”的Reading A——Halloween。本文是Wendy写给Millie的一封回信,围绕Wendy最喜爱的节日——万圣节以及人们怎样庆祝万圣节而展开,文本重点在于描述万圣节的庆祝活动,如装扮、制作南瓜灯笼、玩“不招待就使坏”、举行万圣节派对等,通过对万圣节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2.学情分析

在小学英语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许多中西方的传统节日。在此基础上,学生在Unit 5的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又初步学习了Christmas、Halloween、Thanksgiving Day以及Chinese New Year、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等节日,并且谈论了自己最喜爱的节日,了解了各个节日的庆祝活动,熟悉了相关背景知识,为Reading部分的整体性阅读奠定了基础。

3.教学目标

学习能力:通过阅读文章,能够快速获取文章大意,掌握从哪些角度描述万圣节,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语言能力:借助所学知识,立足本土或西方文化,谈谈自己所喜爱的节日。

文化意识:在学习了解万圣节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能知道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形成跨文化意识。

思维品质:理解文章结构,培养发散思维能力。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形成包容和开放的心态,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4.教学思路

根据整体教学的教学理念,笔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如下:从文本整体出发,以歌曲导入万圣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略读感知文章段落大意;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万圣节活动来进行研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通过三个围绕文本的活动来使学生走进文本,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最后让学生回顾万圣节,利用本节课所学到的语言和框架来进行有效的拓展提升,谈论自己所喜爱的节日,进行情感的升华。

在整个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要求学生去读具体的某一段落,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所喜爱的万圣节活动出发,抓住“Children have lots of fun on that day.”这一主线,整体解读文本,并在轻松愉快的學习氛围中让学生理解和表演“trick or treat”这一教学难点。

5.教学过程及相关设计意图

【环节一】音乐欣赏,导入新课

在 Five Little Pumpkins音乐后,利用幻灯片呈现一些与万圣节有关的图片,导入Halloween的话题。教师利用教材P58的插图,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本插图:How do the children look? What are they wearing? What are they doing?

设计意图:万圣节这一话题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此本环节直奔主题。通过让学生欣赏与万圣节有关的音乐和有趣生动的图片,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万圣节的兴趣以及参与课堂、融入课堂的热情,自然导入新课。从课本的插图入手,让学生看图说话,预测文本,形成阅读期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又解决了部分生词(如mask、paint)的呈现问题,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渗透新词,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好奇心,启发学生的思维。

【环节二】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活动1:略读全文,回答问题

在解读课文插图之后,教师与学生自由交谈,切入主题,然后让学生略读全文,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Who wrote the letter?(Wendy)2.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Halloween)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加深学生对“信”这一体裁的认识。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学习英语信函,通过快速浏览,能了解writer、receiver在信中的位置。同时通过让学生略读全文,培养学生获取简单信息的能力。

活动2:再读文本,匹配段意

Read the letter quickly and match the main ideas of each paragraph.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抓住统领各段落的“段眼”,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无痕迹地渗透阅读策略的指导。同时让学生知晓各段大意,厘清文章结构,学生就会在脑海中形成文章框架:Para 1.Whats Wendys favourite festival? Para 2—4.How do people celebrate it?为学生之后的表达和写作提供支架。

活动3:细读全文,获取细节

让学生再次阅读,通过仔细阅读,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读后完成下列题目:1.Why does Wendy like Halloween best? (Because children have lots of fun on that day)2. How do people celebrate Halloween?3. Finish B1 on Page 59.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进一步阅读,培养学生从整个文本中获取细节问题信息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环节三】谈论最喜爱的万圣节活动

以文中“Children have lots of fun on that day.”引出师生互动:

T: Why do children have lots of fun on Halloween? What can they do on that day?

S: They can...

T: Which activity do you like best? Why?

S: I like... best because...

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当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谈论到他最喜爱的活动时,教师引导学生再次研读这一活动。这一设计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而不是单纯地由教师给出指令:“Lets read para 2, and...”

例如某一学生谈到他最喜爱的活动是“wear masks”,教师就鼓励学生把相关句子多读两遍,并进一步提问:“What kind of mask will you like?”另一学生谈到“My favourite activity is to make pumpkin lanterns.”,教师询问学生:“Do you know how to make a pumpkin lantern?”让学生积极讨论,参与课堂。

当学生说他最喜爱的活动是“play ‘trick or treat”时,教师追问“How to play ‘trick or treat?”,让学生抓住四个关键词“knock、shout、treat、trick”,并鼓励学生play the game。

当学生说他最喜爱的活动是“have a Halloween party”时,教师询问学生“When is the party? ( On the evening of October 31st) What can people do?  ( Enjoy nice food and drinks)”,进行师生对话,让学生了解万圣节派对活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出发,改变死板的按照段落顺序的分段式阅读,让学生体验整体阅读的乐趣,以活动来促进学生仔细研读文本内容、进一步了解万圣节活动,让学生多次走进文本,进一步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同时设定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喜爱的面具,学会如何制作南瓜灯笼,以及让学生play “trick or treat”,这样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文本内容,加深理解。

【环节四】回顾文本,复述万圣节

学生小组合作,利用思维导图(如图1),复述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合作分享的方式来复述课文,帮助学生充分体验和内化语言,梳理文章脉络,训练复述能力及把握文本特征的能力(赵杰 等,2016),并为写作作铺垫。

【环节五】中西节日对比,情感升华

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

T:Do you like Halloween? Why?

S:Yes, I like Halloween because its very interesting...

T:Do you know other important Western festivals? What are they?

S:I also know Christmas, Thanksgiving Day...

这时教师适当引导学生: There are also many interesting and important festivals in China, such as Chinese New Year,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Mid-autumn Festival. As Chinese students, we should not only learn something about Western festivals, but also treasure our own traditional culture.

接著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当天所学写一段英语文字来详细介绍自己所喜爱的节日,最后进行小组展示。

设计意图:由西方节日谈到中国传统节日,让学生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教育学生不仅仅要了解西方节日,更重要的是要珍惜中国传统文化。最后让学生介绍自己最喜爱的节日,体现了学以致用。“自由运用是语言的产出活动,是大量输入之后的自然输出,是学生在一定语境之中的自由表达。”(林立,2012)

三、反思与总结

整体性阅读主要是整体理解和整体把握文章,从而进行深入阅读。语篇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作者观点、意图的理解,使学生具有通览全篇的能力,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篇”上而不是在“句”上,在文章的“意”上而不是在语法点上。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去培养学生的整体性阅读习惯和能力。

怎样更好地开展整体性阅读教学,改进语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还有待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不断改进,把阅读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冒晓飞.追寻“全·真”的英语阅读教学[J].江苏教育,2018(27):31-34.

[2]  GOODMAN K S.Whats whole in whole language?[M].Portsmouth:Heinemann,1986.

[3]  赵杰,张国栋.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下册Unit 1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B 2a-2e阅读课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2):1-7.

[4]  林立.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英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11 Unit1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