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探究
2021-09-13肖德梅
肖德梅
[摘 要]以学科教学为载体,树立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新理念,逐步形成课内课外联动、融通的育人新体系,不失为德育工作的新思路。语文教师可以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优势,通过“引导品读经典”“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有效训练”“开展课外活动”等方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于无痕处滋润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德育;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2-0012-02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传统的德育途径是班会课、思品课,德育的重任落在班主任或政治教师身上。实际上,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是科学有效的育人途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本文以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为例,探讨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引导品读经典
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学生品读经典作品,以使学生能够打破时空界限,广泛接触人类智慧的结晶,与革命导师、文学大师、思想大师、科学巨匠等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进而在品读思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将正确的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高中语文教材中推荐阅读的书籍具有典范性和时代性,教师在引导学生有效品读这些作品时,应设计明确的学习任务,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劳动教育等;应引领学生与大师进行心灵对话、精神交流,如帮助学生走近屈原,以理解什么是爱国;走近陶渊明,以理解什么是高洁;走近苏轼,以理解什么是豁达……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从经典作品的字里行间去发现、感悟作者的丝丝情愫,实现教学中“知”与“情”的和谐统一。
在一次次的情感体验中,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心灵得以荡涤,灵魂得以升华。“腹有诗书气自华”,品读经典作品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修养,提高学生的品位。
二、创设问题情境
开展德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它能够对学生的精神和心灵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则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创设和谐氛围,以春风化雨般的引导,滋润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自觉实现思想的升华、灵魂的净化。如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选编了几篇经典之作:《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在教学中,教师可围绕思考、探究点设计问题,如孔子为什么对曾皙的说法喟然而叹?“曾皙之志”的实质是什么?孟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在他看来,为何“保民”才能“王”?文惠君悟出的“养生之道”是什么?“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视为止,行为迟”等的寓意是什么?研究完这些问题后再引导学生探究这些文章中所蕴含的处世观点、人生志愿、社会理想、治国理念等。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思考比较、质疑探究,懂得了“礼”“让”的含义,理解了“保民而王”的主张,领悟了“养生之道”。这样,治国要讲“礼”,为人要懂“让”,处事要明“道”,处世要“谨行”“藏锋”等理念、哲理学生自然能够有效习得。又如教学《与妻书》时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林觉民“爱妻至深但愿后死”与其“革命赤诚惟愿先死”的情感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通过研讨,学生会发现林觉民对妻子的挚爱、对幸福的追求正是他愿意为国捐躯、为民牺牲的原动力,他抛弃了“小爱”追求“大爱”,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获得幸福。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自我牺牲精神让人动容。
三、设计有效训练
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要接触大量的作业、练习、试题。因此选编、设计合适的作业、练习等,也是落实德育的重要渠道。教师在编选、设计作业、练习、试题的时候,要关注思想性,以更好发挥它们的教育功能。
如在设计阅读作业时,要十分重视阅读材料的选择,选取的材料既要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又要有时代意义,既要能激发学生的閱读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要篇幅适中、难易度适中,最重要的是其主题应该积极向上,体现“立德树人”的理念。除此之外,还应在题型设计上多下功夫,以引导学生思考,使他们把握作品情感,体悟作品主旨,探究作品丰富意蕴,进而达到“立德”之目的。如笔者以《森林边的小茅屋》(彭荆风)为材料设计了相应的阅读题。通过分析“小茅屋”的丰富意蕴,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军民鱼水情”“民族团结一家亲”以及作品所展现出的人性美、人情美,他们在加深对作品理解的同时,还熏陶了自身的思想、情感。笔者还以林斤澜的作品《新生》为材料设计了相应的阅读题。在探究解决阅读题的过程中,年轻大夫不畏艰难险阻前去施救的勇敢以及村民对新媳妇的关心等美好品质无不让学生动容。
又如在设计作文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如2020届学生经历了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阻击战、总体战,这是他们人生当中的一次特殊经历,必然会给他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教师可以“抗疫”为主题开展写作活动,让学生在追忆感人画面、对话英雄人物的过程中,感悟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思考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观后感、读后感的写作训练同样可以净化学生的思想,启迪学生的心灵。“也愿青年一代的我们,少一点沉郁颓废,少一点欲望堕落,少一点麻木冷漠。只是向上走,不困于冷气,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多一点责任,多一点热血。” 观看完《八佰》的学生这样写道。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的美好生活是前辈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换来的,生活中总有些风浪躲不开,我们就战狂风斗恶浪,奋楫争先吧。” 看完《为了和平》的学生这样写道。
四、开展课外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落实德育的好途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诗歌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可以组织诗歌朗诵活动,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领悟诗歌蕴含的情感,并受到熏陶。如诵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能激发昂扬向上的青春活力,领略毛泽东的革命情怀;读郭沫若的《凤凰磐涅》能感受到他想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吟闻一多《红烛(序诗)》能品蜡烛燃烧自己来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以及诗人对理想的坚毅追求。诗歌不仅艺术表现形式不同凡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境界,以拨动读者的心弦。学生常常吟咏诗歌,会被其所蕴含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所熏陶,进而提高审美情操。
辩论赛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还能让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提高。比如教学完《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后组织学生开展以“项羽與刘邦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为论题的辩论赛。通过辩论,学生明白想要成就事业,能力、知人善任固然重要,但宽容、仁慈、有胸怀、遇事冷静、坚韧等优秀品质也是不可缺失的。有学生认为项羽的禀赋优于刘邦,可惜他不注重自我管理,动辄大怒,遇事率性而为,毫无克制,这些便成了他成功路上的绊脚石。相反,刘邦在起初表现平平,但他善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断以高标准来完善和要求自己,培养优秀的品质,摒弃天性中的不良因子。可见人与人之间的较量不仅是知识、能力的较量,还是人品的较量。
家乡总是牵动着游子的情思,家乡的寻常巷陌、小桥流水等给他们留下了难以割舍的记忆。教师可围绕“家乡文化”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采访、考察和查阅文献等形式关注家乡的文化与风俗,感受家乡的变化,以更好地回顾昨天,考察今天,展望明天,进而寻找到情感归宿,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
德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教师只有努力提高师德修养,增强德育意识,改进德育方法,才能让德育焕发风采,充满勃勃生机。若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强,便能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注意发掘德育素材,积极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若教师的育人意识薄弱,那么即使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德育要求,教材中有很好的德育素材,他们也会视而不见。
语文教师要秉持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逐渐构建课内课外联动融通的德育工作体系,要发挥语文学科教学的育人优势,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以有效渗透德育,滋润学生的心灵。
(责任编辑 王嵩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