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门诊预检分诊工作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2021-09-13黄倩

婚育与健康 2021年9期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儿科

黄倩

【摘 要】目的:探究将人性化护理干预作用于儿科门诊预检分诊后的效果分析。方法:共计纳入200例需接受预检分诊工作的患儿进行统计,所有患者纳入时间自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根据护理措施差异结合随机数分组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100例)、观察(100例)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基本门诊分诊护理,观察组患者强化基本护理,实施人性化护理,以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就诊时间以及满意度作为两组患者统计差异效果区分标准。结果:组间患者在就诊时间的对比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 <0.05);组间患者在满意度方面的对比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 <0.05)。结论:基于基本门诊护理,对内容进行优化,以人性化护理作用于儿科门诊分诊,可显著降低患儿的就诊时间,对保证患儿的安全性,提高患儿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儿科;门诊预检分诊;人性化护理

预检分诊工作及通过采用科学的方式对各类不同程度病症患者进行分类护理,进而促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取得相应的治疗,以提高病症患者的治疗预后,而预检分诊工作作为医院急诊工作中的组成部分,在患者接触中相对频繁,且流动量较大,预检分诊工作的有序性以及服务质量是患者对医院的第一印象[1]。儿科作为主治儿童的主要部门,其工作质量需求较高,既由治疗依从性的欠缺,儿童患者在护理方面需提供更高的需求,治疗中易产生冲动表现,因此在儿科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或医师与患儿家属的纠纷率也相對较高[2]。儿科病症主要特征在于发病急、进展快,同时需要经过门诊部门进行分诊后才可准确开展治疗措施,通过对其病症情况给予分诊、分分流,促使其中危急病症患儿可得到准确的治疗,以此保证患儿的安全性,显著降低病症患儿的病死率,分诊部门的护理对改善患儿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与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3]。现为探究人性化护理对门诊患儿的作用,以200例患儿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时间自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共计200例儿童患者进行统计,根据护理措施差异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各以100例患儿形成对比,对照组,男性患儿61例,女性患儿39例,年龄1岁~5岁,平均年龄(2.21±0.84)岁;观察组,男性患儿54例,女性患儿46,年龄1岁~6岁,平均年龄(2.03±0.79)岁。两组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所有纳入标准的病症患儿均符合临床危重病症诊断的护理标准;②病症患儿无其他遗传性疾病、功能障碍以及其他护理药物禁忌症;③实验调查于患儿家属知情条件下进行统计,由家属代签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结合其他遗传性疾病、功能性障碍或药物禁忌者;②患儿家属拒绝进行调查统计者;③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以基本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按照门诊分诊诊断规范对患儿进行护理,给予心理干预、知识指导等相关护理措施,针对依从性较差的患儿需提前进行沟通。

1.2.2 观察组基于基本护理,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①规范就诊环境,保证就诊环境的质量可有效降低病症患儿的紧张感,同时减轻患儿焦躁的情绪,由此需要加强对就诊环境的调整。例如急诊大厅需保证宽敞、明亮,以手动和自动门方便病症患儿家属的选择。进行大厅布置时,可在墙壁以及地面的醒目位置粘贴各类指示牌,同时将各类医护人员的职业、姓名以及照片等一般信息悬挂于该位置,另外每日就诊的护士及医师排班规律需于张贴栏放置,以了解当前医生的就诊情况及特点,方便患儿或家属选择医生,进而保证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基本了解。另外需要为家属提供相应的咨询室,同时由专人负责接待患儿,进而保证家属对患儿的病症形成一定的了解[4]。②开诊前需备好温度计、就诊登记簿等用品,同时需要保证室内环境的清洁,室内同时可张贴各类画报或带有卡通图样的健康宣教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做出门诊基本介绍,同时调整室内的温度,保证患儿情绪稳定。保证分诊工作的准确和迅速,接待患儿就诊期间,医疗人员需迅速判断病症患者的病症程度,同时采用类别划分方式对患儿的病症程度进行划分,根据最终结果对当前患儿的就诊顺序进行排列,促使部分危急病症患儿可迅速得到救治,分诊期间需要护理人员保持动作迅捷、准确,通常情况下分诊时间因保证在30s~3min内,于该时间内完成对病症患儿的放置和转送。分诊期间需密切关注病症患儿的病症变化情况,若在期间产生其他异常情况,需及时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并迅速调整分诊顺序,以患儿的生命安全作为第一优先[5]。③首次就诊患儿须严格按照就诊流程进行挂号、收费、检验等;④自主选择医生和挂号的患儿可告知等待的人数和具体等待时间,并嘱咐其进行休息并等待。同时协助未能自主挂号的患儿和家长,将其讲解相关医师的专长等治疗,以提供选择目标[6]。⑤保证该良好的沟通,在患儿急诊期间,需要及时取得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并向家属了解当前患儿的病症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分诊方式,在沟通过程中,对于病症患儿家属的各类需求需尽量提供满足和尊重,同时对于积极配合医师的患儿家属给予肯定,而对于部分焦躁的家属,需要为其进行讲解,使其理解分诊工作的中心,同时为该类家属的患儿做出一定的安抚,稳定其情绪,减少不良情况产生。在进行分诊问答期间,需充分考虑患儿及家属的文化程度,以简短的语句为家属进行阐述,沟通期间着重讲解病症治疗的内容、方法以及预后效果,同时可采用案例分析方式进行讲解,对于各类临床用药,需详细讲解药物的具体使用剂量、次数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⑥就诊期间做好临床表现护理,存在休克、高热、惊厥、抽搐的患儿需立即告知医师并进行急诊处理,另外视情况给予体温、脉搏等护理,同时了解其就诊情况[7]。⑦提供休息区和饮水区,同时提供母婴室方便母亲哺乳,取药后为其讲解药物的使用规范以及剂量,提高用药安全性,部分急诊患儿,家属均表现为急躁、不安等病症表现,护理人员需进行及时理解,对于患儿及家属提出的各类问题,需予以充分的解答,同时对病症患儿进行安抚,提高患儿自身的接受度,意识清醒的患儿需予以鼓励,提高患儿的自信心,舒缓其负面闹情绪,患儿当前的病症情况需如实告知家属,同时对家属执行心理护理,确保家属的配合度。⑧发放宣传手册进行健康教育,同时包含母乳喂养、防寒保暖、卫生习惯、用药规范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家长对儿童健康护理的重视程度[8]。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组间为患者的就诊时间。以患儿及其家属从挂号排队开始进行统计,统计患儿进入儿科门诊预检分诊后的时间。统计对比组间患者在满意度方面的差异,以满意、一般和不满意进行区分,根据患儿及家属对等待时间、等待中提供的环境质量、问题咨询情况、护理人员的处理方式以及门诊预检分诊的结果表述方面进行统计,由护理人员对患儿家属进行询问,统计是否存在环节遗漏。并统计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就诊时间对比

组间患者就诊时间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见表1。

2.2 組间患者满意度对比

组间患者满意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见表2。

3 讨论

门诊护理的作用往往直接影响了患者对整个医院护理质量的评估,同时作为接触患者的第一部门,其护理水平对降低纠纷、提高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预检分诊可采用科学的方式对患儿进行病症归类,通过识别患儿的病症程度,促使其能够迅速改善病症,降低病症患儿的致死率[9]。目前预检分诊成为急诊工作的中的重要环节,受各大医院重点关注。由于儿童年龄小、表达能力有限,同时家属对就诊的环境以及服务具有较高的需求,保证门诊分诊护理的规范性可使家属和患儿得到安全感以及依从性,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技能对患儿的心理状态、救治效果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其中以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影响最为明显。

以人性化护理服务,可针对家属对医生的选择、环境的清洁、流程的规范、就诊情况的了解、意外情况的治疗以及规范用药等方面进行明确的指导,护理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护理干预,进而为患儿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保证其质量,可大大节省患儿及家属的就诊时间,提高家属对病症就诊流程的了解,进而提高效率和依从性[10]。

本文以200例患儿进行调查分析有结果:观察组的就诊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分析指出以人性化护理用于儿科门诊预检分诊工作,可缩短患儿的就诊时间,提示病症患儿及家属可在预检分诊期间取得更快的等待时间,以此可保证患儿的及时救治,为患儿的病症治疗及生命安全奠定了前提条件;另外人性化护理对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具有前提作用,保证了患儿的安全性和依从性对确保医院整体护理的专业性,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减少医患纠纷率具有重要影响,整体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使用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以人性化护理干预作用于儿科门诊预检分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在常规护理下的等待时间,并提高满意度、保证患儿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柯丽芳,颜绵.儿科门诊预检分诊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6):884-885.

[2] 吴立锦,王雪林.人性化护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1(6):14-16.

[3] 奚敏,沈琳,陈嫣嫣.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8(19):100-102.

[4] 王海燕,田俊华,蔡晓玲.人性化护理在门诊患儿预检分诊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0):48-50.

[5] 何东萍.儿科急诊预检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216-217.

[6] 许丹.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424(17):98-100.

[7] 杨春飞.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215(9):227-228.

[8] 吴立锦,王雪林.人性化护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558(6):14-16.

[9] 谢华,孙翠苹,肖敬.门诊护理中开展人性化护理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0.822(24):170-171.

[10] 徐晓宏.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6):238-239.

猜你喜欢

人性化护理儿科
儿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探讨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我国儿科医生数量缺口近9万
人性化护理工作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肿瘤内科中应用及护理效果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