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波莉:三届奥运终圆梦

2021-09-13陈乔麦延

羽毛球 2021年9期
关键词:拉哈训练量奖牌

陈乔 麦延

11岁年龄差造就传奇组合

1987年出生的老将波莉早在2004年就开始打国际比赛,先后换过4个女双搭档,巅峰时期当属2014年和马赫斯瓦里夺得亚运会女双金牌。里约奥运会后,搭档马赫斯瓦里因伤接受手术,逐渐淡出主力层,波莉也心生去意。“2017年,虽然我还在国家队,但我觉得队伍已经不需要我了,我已经准备退役。是教练让我再等等,再坚持一下,帮助我们的年轻队员成长。”波莉说。

结果,年轻的拉哈尤仿佛专为延续波莉职业生涯一样涌现出来。波莉说:“我对拉哈尤的印象还是她在青少年时,不知怎么的,我有那么点感觉,她未来会是我的队友。我等了她很久,她的出现让我有一种感觉:我的天,我要再坚持四年了!”

11岁的巨大年龄差,这在双打组合里是很罕见的,在奥运金牌史上更是绝无仅有。她们的技术和年龄特点也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组合特色:波莉以经验掌握节奏,拉哈尤以永动机般的体能全场覆盖。她们的起步颇为顺利,参加的第一站泰国黄金大奖赛便勇夺冠军,正是这个领奖台的最高位置让波莉明白:我需要再坚持一个周期。

苦尽甘来的金牌献给哥哥

在东京,波莉/ 拉哈尤在小组赛中击败了此前连输8次的福岛由纪/ 广田彩花;1/4决赛,她们和杜玥/ 李茵晖苦战100分钟才胜出,波莉的腿还抽筋了,她直言那是整届奥运会最难的时刻;半决赛击败李绍希/ 申昇瓒后,波莉/ 拉哈尤已经为印尼摘得历史上第一枚奥运会女双奖牌;决赛胜出后,以羽毛球为国球的印尼终于完成了全部五个单项都夺得过奥运金牌的成就。

夺冠后,跪在地上痛哭的波莉情绪早已失控,这个冠军对于她来说太不容易。从伦敦到东京,波莉在三届奥运会拥有三位不同的搭档,这是一条漫长且艰辛的路。从伦敦的消极比赛被取消成绩,到里约以小组第一身份出线却无缘四强,再到东京延期一年给予这位老将更多的身体负担,她经历了许多。

波莉在2岁的时候父亲就撒手人寰,比自己大18岁的哥哥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父亲的角色,正是哥哥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波莉能够继续在羽毛球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为了能够让病重的哥哥看到自己穿上婚纱成为漂亮新娘,去年12月,波莉和丈夫完成婚姻大事。就在婚礼的第二天,哥哥永远地离开了,甚至没能看到自己的妹妹挂上东京奥运会的金牌。

“我知道他(哥哥)正在天上看我的比赛。”波莉在奥运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波莉的哥哥看到了,他一定会为妹妹驕傲。笑容和泪水,短暂地停留在波莉的脸上,也永恒地写进奥运会的历史长河中。

波莉夺冠Q&A

Q:你和拉哈尤相差11岁,平时相处是否像姐姐带着妹妹一样?

A:是的!在场上我能带领她前进,但在场外我是她的姐姐。我们搭档初期,拉哈尤很害羞,很害怕跟我说话,我成为处理尴尬的破冰者。熟络之后,我们彼此就没有因为年龄差而有高低之分了。

Q:你和拉哈尤的训练计划和训练量是否有很大区别?

A:这是肯定的。我已经不年轻了,主要是保持状态;拉哈尤还年轻,她需要很大量的力量、速度、耐力的训练。

Q:你们搭档的分工是怎样的?拉哈尤的覆盖性跑动是否是一种战术?

A:让拉哈尤大范围跑动不是刻意的策略,而是她的风格本就如此。她拥有超强的覆盖能力,作为她的领路人,我要让她打得舒服,从而调整我的打法(根据搭档调整自己打法是我认为双打成才的关键)。当然,这也的确为我节省了体力!

Q:奥运延期这一年你保持着怎样的训练量?最难的是什么?

A:我花了一段时间休养和调整, 但我们从未停止训练,只是频率和强度都没有以前大。直到奥运会开始前,我们才慢慢增加训练量,以此适应比赛节奏。在奥运会推迟的这一年,最难的是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前进的动力。

Q:你如何看待自己战胜了中、日、韩三家的强势女双夺冠?

A:这三国的六对组合都是我们的主要对手,但我们也是她们的强劲对手。我们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我们都打败过她们,唯一的不同大概是印尼女双从来没有拿过奥运会奖牌,这使我们的夺冠出乎大家意料。

Q:这是印尼女双夺得的第一枚奥运奖牌,而且是金牌,意义有多重大?

A:夺得奥运会女双金牌不只是我的梦想,也印尼羽毛球的梦想,因为印尼女双从未在奥运会上夺得过奖牌,这也是我在13岁时选择女双的原因。当时的中国女双太强大了,大家都说我的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Q:金牌让付出都变成回报,接下来是否还有动力继续下去?

A:一切都值得了,我已经非常满足了,东京奥运会将会是我的最后一届奥运会。

Q:很遗憾哥哥没能见证你的成功,这是否也在无形中给了你更多的力量?

A:2019年,哥哥让我和拉哈尤学习心理学,以此作为备战奥运会的一环。他说自己不能在羽毛球的技术或体能上给我帮助,但可以带我去最好的心理学学校学习。现在,我可以骄傲地说,心态是我们这届奥运会上最大的成功因素。

Q:家庭给了你怎样的帮助?奥运会后,你是不是会把重心放在家庭?跟你同一批的队员很多已经当妈妈了,你是不是也有此计划呢?

A:家庭给了我时间和信念,让我能专注备战。丈夫在任何方面都很支持我,特别是照顾我的情绪,这非常重要。我也有打算当妈妈,但我会先完成羽毛球任务再考虑。

Q:希望家庭中的下一代能够走上羽毛球道路吗?

A:我不会强迫孩子,我支持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

猜你喜欢

拉哈训练量奖牌
首枚奖牌!
抓(“欻chuǎ”)嘎拉哈
那枚来之不易的奖牌
"神州一歘"
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要点分析
关于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相关探析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于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及训练强度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