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易门县摆依村人居环境的活化路径研究

2021-09-13范太朝杨春锁

工业设计 2021年8期
关键词:人居环境乡村振兴

范太朝 杨春锁

关键词: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摆依村;活化路径

从人类聚居角度来看,不论是城市、集镇还是乡村都是人类活动与居住的场所[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围绕2018年1月印发的中央一号文件“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2]。云南省易门县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充分利用山水田村天然禀赋,整合优势资源,激发内生动力,走特色化乡村休闲旅游之路,以期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1 摆依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1 摆依村现状

摆依村整体地形为西南高北侧低,四面环山,最高点位于摆衣村南侧的脊背山,高程约为1970米;最低点位于村庄北侧的十街河,高程为1495米。摆衣村及周边梯田、果园坡度主要在0°~ 25°之间,形成了层次丰富的田园景观。脊背山和贾姑山坡度较大,均在25°以上,形成了优美的山林景观。摆依村用地以村庄用地、农田、山体、道路、河流水体为主。村庄保留了自然的肌理和空间尺度,民居建筑高低错落、曲径通幽。根据现状地势,南北两侧为大面积的山体,中间区域以村庄、农田和河流为主,区域内道路大部分为3—6 米的水泥路,交通状况良好(如图1图2)。目前,对外交通联系主要依靠从村庄东侧经过的易峨高二级水泥公路,交通状况总体良好。村庄背靠脊背山,面朝十街河,中间纵横交错的梯田沿坡而布,村庄西侧的两个小型水库镶嵌于山谷之中,形成摆依村独具特色的“田园相伴、古寨相嵌”格局,2017 年已授牌国家民族特色村寨[3]。

1.2 摆依村的存在问题分析

走进摆衣村,可以观田园风光,品彝族文化,赏山寨美景。这里因其最生活化的方式而吸引着爱生活的人。但摆依村现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1) 村庄理念或发展导向不明晰,如没有资源循环利用、聚集效应、商贸物流、智慧管理、文化提升、产村融合、休闲养生、精致田园、乡愁记忆、慢生活等明晰的理念;(2) 围绕既定的目标来布局、统筹,谋划不够;(3) 基础设施不完善;(4)产业布局和产业链有待延伸;(5) 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鲜明,但缺乏特色挖掘等。

2 摆依村得天独厚的资源分析

2.1 山脉

摆依村境内有贾姑山、脊背山、南山和丰富的生态林地等资源。村庄背靠脊背山,西侧为贾姑山,北可远眺南山,三山环村,植被丰富,环境宜人。村口尚积泉旁有几颗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喜树,婷婷玉立,面带微笑的迎接着远方到来的客人(如图3)。“情醉环山,品林趣禅幽”三面环山的地形地貌,造就了独特的立体气候,特别适合瓜果和冬早蔬菜的种植,在给村民带来丰厚经济收入的同时,也提供了天然氧吧和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

2.2 水脉

从卫星图和无人机拍摄的图片中可以看到村庄向北可俯瞰十街河,西侧有黑龙一和黑龙二水库,蓄水量约57 万平方米,村庄内有多条小溪流过,河流(三乡河)从摆依村前经过,村庄及周边水环境良好。水是财禄和生机的象征,伴水而居的村庄布局使村庄充满了生机,也无形中增添了村庄的神秘感,吸引着研究者和游客的踏足。碧水灵修,浩浩荡荡的水是摆依村璀璨历史的源起之处,奠定了其独特的水景观、水文化和水韵味。

2.3 田脈

摆依村北部和东部皆为大面积的梯田,梯田层层叠叠,沿坡而布,具有极佳的视觉景观效果[4]。水乡之畔,得天独厚的广袤田园与其紧密相连,一方田园养育了世世代代摆依人,另一方面梯田阡陌,是摆依村发展的宝贵财富,是摆依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这片肥沃的土地滋养了摆依村的祖祖辈辈,给在这里生活过的人留住抹不去的记忆场所[5]。“拾趣田园,享花果醇香”,摆依村坐拥这片丰饶的土地,具备开发体验田园农耕野趣的先天禀赋。

2.4 文脉

作为彝族聚居的村落,摆依村有丰富的彝族文化可供挖掘,其中以民间习俗、节庆活动、饮食文化等尤为突出。生活方式彝韵十足,世代承传的唢呐、花鼓舞、烟盒舞、左脚舞、跳三弦、祭龙、跳乐等民族文化特色鲜明、韵味十足。

摆依村是彝家文化的天然博物馆,彝家人热情好客,以歌舞传情,以酒会友,他们的热情好客着实让人流连忘返。摆依村人文历史景观资源丰富,如茶马古道、尚积泉、传统古建筑等数不胜数(如图4)。

3 乡村振兴背景下易门县摆依村人居环境的活化路径

3.1 改变功能结构布局

结合摆依村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村庄肌理格局、特色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产业现状等因素,应科学合理组织功能结构,规划以彝寨游览区、滨水景观区、集散活动区、梯田观光区、山体休闲区对摆依村进行功能分区。

结合水潭及水稻梯田形状,对河流水体走向适当进行梳理,采用自然缓坡的驳岸形式,提高水岸的亲水性,形成具有层次、色彩丰富的景观效果。彝寨游览区应尽量保护村落整体风貌及自然肌理,保留现状宅基地,保护能引发村民集体记忆的意象要素,如古树、广场、寨门、磨盘和传统老物件等[6]。在保护现状梯田格局和自然肌理的基础上,延续梯田风光自南向北景观的贯通和连续[7]。此外,对梯田农作物种植进行引导控制,划分季节、成规模地选择兼具观赏价值的主要农作物,使其形成层次丰富、具有韵律感的田园景观。村庄南部山体自然优美、植被茂密,是村寨的自然大背景,适宜建立森林公园,通过恢复茶马古道遗址,与新规划林中游路连成整体,为游人游憩、康体、运动、避暑等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3.2 合理布局道路及绿化景观

合理优化摆依村车行系统、步行系统、停车场和广场。改善摆依村现有的车行道路,对局部道路进行拓宽,在村寨西侧和北侧外围可考虑增加部分车行道,与现状道路共同组成村庄外围车行交通环线,有效串联村庄的交通联系。全村步行道有石板路、石板缓坡、汀步和木栈道等几种宽度不等的形式。改造现状步行游路,并在农田观光区、滨水区等区域根据游览需要增加步行游道,顺应地形,采用自由、流畅的形式。结合入村主要道路,建设生态停车场,在停车间隔带种植冠大荫浓的树种为车辆庇荫。并结合村庄内部空地,合理设置休闲小广场,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休憩空间,同时增强村庄内部的空间序列感。

合理设置绿化景观系统和植物配置。将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景观体系。在保留现状果园、梯田格局的基础上,通过丰富重点区域植物配置,突出轴线的绿化景观结构,加强对内部及周边区域现绿化的管理。

3.3 调整产业规划布局

摆衣村立足农业,农旅结合,以良好的自然生态基地为最大优势,以地域文化为最大特色,通过农业的现代化升级,产业链延伸,推动产业联动与融合,发展高端农业。从现有产业以及蕴含的各种资源发展可行的产业形式,选择不破坏生态环境、并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乡村旅游发展、经济前景好、可持续收益的产业,同时应杜绝高污染、高能耗、低环保的产业进入。

4 结论

乡村人居环境活化提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加快农业经济的转型发展,优化城乡功能布局和增强乡土文化自信。因此,应立足乡村发展实际,从多方面着手,不断探索和创新人居环境活化思路与模式,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逐步实现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兴的目标。

猜你喜欢

人居环境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旧城河涌改造的历史文脉延续
基于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人居环境优化探析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浅谈园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