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校园融合社交APP设计研究
2021-09-13肇真
肇真
关键词:用户体验;高校校园融合社交;交互原型;社交心理;APP设计
文章基于用户体验,以大学生的互联网社交心理为出发点,通过新的互联网高校校园社交方式――融合社交,构建高校校园融合社交APP的交互原型和功能框架,并通过实际设计方案验证APP的可用性。
1 用户体验概述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E / UX)是用戶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纯主观感受。即用户在使用一个产品或系统之前、使用期间和使用之后的全部感受,包括情感、喜好、认知印象、心理反应、行为和成就等各个方面[1]。
在进行数字化产品的设计时,应该在用户研究――设计/ 原型――评估这些步骤中循环直到项目完成,通过“5E”可用性测试原则,完成对软件发布前的检查,将可用性和交互设计工作嵌入到设计的所有流程中。“5E”可用性测试原则包括:有效性(Effective)、效率(Efficient)、吸引的(Engaging)、容错(Errortolerant)、易学习(Easy to learn),其中有效性原则等同于可用性,就是这个产品在实际使用中能否真正起到作用;效率是指产品的目的是能提高使用者效率的;易学习是指用户在初次使用时学习成本较低;容错原则是为了防止用户犯错设计的一系列规范,以及解决错误的能力;而吸引的主要是从交互和视觉上能引起用户的兴趣,提升用户好感度[2]。从这五个测试原则对用户满意模型进行量化,并逐步提升用户体验。
2 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校园融合社交APP 设计意义
2.1 满足融合社交需求
校园社交营造出了一个独立的“社交环境”,这种校园社交的环境里所有用户的身份都是学生,或曾是某个高校的学生,而学生身份能够让用户之间快速建立信任感,找到共同的话题点。
高校校园融合社交APP 相比于泛社交类产品增加了一些综合的功能服务,改善了单一的社交模式,满足了用户融合社交的需求,从而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2.2 提升市场竞争力
当前,微信已成为国人社交基础设施,在使用频次和覆盖广度上已经难以超越,校园作为相对容易拓展的垂直市场,高校校园融合社交APP要想从同质化的产品中脱颖而出,只能走垂直化、细分化路线,通过社交与工具相结合的功能形式,增强目标用户的粘性,有效地唤醒用户的使用需求,从而不断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3]。
3 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校园融合社交APP设计流程
3.1 用户体验构成要素分析
高校校园融合社交APP基于Garrett用户体验五要素,从产品定位、用户需求、交互体验、功能框架、信息设计、导航设计、界面视觉等方面进行原型的构建:
1) 在战略层上,主要考虑目标用户选择这个产品想要得到什么[4]。因此,高校校园融合社交APP是定位于高校校园泛社交+工具的功能型产品,和各高校的教务系统以及图书馆借阅系统绑定,为大学生提供社交、生活和学业相关的一系列服务。
2) 在范围层上,进一步规划该产品的功能框架,也就是将调研收集到的用户需求转换为APP中的主要功能,即通过用户需求梳理出APP的内容需求和功能框架。
3) 在结构层上,高校校园融合社交APP 的结构主要分为三个层级,一级页面是社交、工具、发布动态以及个人中心等主要功能;二级页面是深度社交和查询工具等次级功能;三级页面是聊天、内容详情以及设置等基本功能。
4) 在框架层上,高校校园融合社交APP 首页中的导航标签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广场”“探索”“发布”“消息”“我的”,根据确定的导航信息进行APP 界面的交互原型设计。
5) 在表现层上,高校校园融合社交APP 中所有可感知的文字、图片、色彩、按钮、声音等都是该层面主要的设计内容,其中重点就是对内容进行视觉优化,确定整体的设计风格,输出高保真的原型图。
3.2 人物模型建立
在进行产品原型的构建之前,要根据确定的主要功能和内容,对用户的行为、期望和特点进行量化,创建关于用户的描述性模型,这种模型被称为“人物模型”(Persona)[5]。
1) 用户调研和访谈。本次用户调研主要以问卷调研的形式进行,通过“问卷星”这一平台发放和收集问卷,并整理总结调研的数据信息。问卷设置了15个问题,主要包括:用户在互联网的社交行为方式、对于高校校园类社交APP的需求偏好、产品功能优先级的排序、对于高校校园社交的期望、会在什么场景下使用APP等主观方面的问题。通过对收集到的205 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从需求层级、社交偏好、使用场景、产品期望等方面做出需求量表。
2) 构建Persona 人物模型。根据前期定性研究观察到的行为模式,构建出三个重要的人物模型,进一步描述人物模型的特点、需求和行为(见图1)。
3.3 APP功能框架构建以及交互原型输出
高校校园融合社交APP 基于用户体验五要素,以及Persona人物模型,对产品的功能框架、导航信息进行梳理和整合,初步划分主要的信息层级,建立完整的设计规范,从而输出产品的低保真交互原型图。通过前期的用户调研和人物模型,进一步梳理出APP的主要功能框架,即底部导航的五个标签:“广场”“探索”“发布”“消息”“我的”,在此基础上进行二级功能的划分:“广场”功能包括推荐和已关注的人。
基于功能框架和交互流程,在进行界面的视觉设计前输出低保真的原型图,对页面的内容进行布局,用以确认产品的设计框架和可用性。在主页面中,“一天”选择了标签式导航,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底部的标签进行页面切换,易于操作和学习,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6]。
3.4 APP可用性测试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为了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需要在视觉设计前对产品原型进行可用性测试(Usability Test)。本次测试邀请了6名具有代表性的用户,给每位测试者分别设置了不同的任务进行体验,让他们按照指令对APP 的原型进行操作,并在一旁观察记录用户操作时的反应和表现,在体验结束后,对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测试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如表1 :
通过可用性测试发现APP能够基本满足用户需求,用户大部分能够独立完成相应的任务操作,并且对APP原型的满意度也较高,不过根据测试结果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对APP的信息架构和交互原型进行优化改善:其一、为节约用户注册的时间,在注册时可暂不上传学生证照片,但若发布动态或进行评论时,就要验证学生证信息才可继续操作;其二、“广场”的推荐标签增加了热门话题的推荐;其三、将“预约”图标调整到了书籍名称的正下方,方便用户进行在线预约。
4 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校园融合社交APP 设计实践
高校校园融合社交APP结合用户需求和界面设计的原则,在色彩、字体、icon、界面等方面进行设计实践。 基于低保真交互原型图及视觉优化,结合用户体验构成要素设计,以 iOS系统界面为例。在表现层的设计实践部分,整个设计风格基于扁平化,加入了卡片+ 圆角的设计形式,通过加大间距来区分信息层级,尽可能地去除多余的线,并适当地留白。高校校园融合社交APP通过界面的视觉优化和细节的微交互设计来提高用户体验,从而完成对APP设计的开发。
5 结语
文章在设计时依据用户体验五要素,结合了当前的高校校园社交现状,以及大学生的互联网社交需求,对新的高校校园互联网社交方式进行前瞻性思考。结合Persona 人物模型,构建了高校校园融合社交APP的低保真和高保真的原型图,并通过“5E”可用性测试原则验证了APP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和用户体验满意度,从而对APP的界面进行视觉优化,带给用户更好的操作体验,为高校校园数字化产品提供新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