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快递包装的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1-09-13张弘韬赵悦

工业设计 2021年8期
关键词:包装环保智能

张弘韬 赵悦

关键词:共享快递;包装;设计评价;环保;智能

过度包装是快递包装最为突出的问题。生活中经常发现,一个较大的快递箱内塞满了各种的填充物,却只装载着尺寸很小的产品。究其原因,消费者在拿到快递后会非常注重商品是否完好无损,商家或快递公司便倾向于使用大量填充物或多重保护结构来确保产品的运输安全。加上我国快递行业缺乏完善的行业标准,对过度包装的监管力度不够,也就导致了这一问题愈演愈烈。同时,目前常见的快递包装多为瓦楞纸盒、塑料袋、胶带和气泡膜等,这些快递包装多为一次性使用,循环利用率低。此外,快递公司或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多会采用廉价、不环保的包装材料,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这些材料不易降解,不论是采取填埋还是焚烧的方式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也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除此之外,行业缺乏完善的回收体系、消费者缺乏环保意识,也都加剧了我国快递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及消耗。在此背景下,共享快递包装顺应“绿色、环保、智能”的快递物流业发展趋势,已逐渐成为实现快递包装减量化乃至“无废化”的有效途径。但在引入新兴技术、拓展新的包装形式同时,如何评价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有效性,仍是亟待研究的一项重要议题。

1 共享快递包装概述

共享快递包装依托于智能化包装技术和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在较长时限内实现重复循环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以RFlD 技术、NFC 技术、GPS 和GIS 技术、智能传感器作为支撑,共享快递包装能够在流通过程中完成采集数据、传递信息、追踪定位、实时查看、身份验证等功能,进而实现快递物流的可循环、可管控、可适配[1]。目前,我国各大快递企业和电商平台纷纷试水共享快递服务。比如,京东物流推出的可循环快递箱“青流箱”和可循环生鲜保温箱,顺丰推出的“丰·BOX共享循环箱”和“EPP 循环保温箱”,菜鸟“绿仓”使用循环快递箱等。其中,苏宁物流是我国共享快递行业的先行者,苏宁物流和灰度科技联合发布的共享快递盒2.0 版本采用一体化生产制造体系,可以实现100% 回收再循环使用,并且能够有效循环使用60 次以上,成品单次使用价格比传统纸箱至少低30% [2]。

从操作流程来看,回收再利用是快递包装实现“共享”的关键环节(如图1)。首先,用户在电商平台下单后选择使用共享快递包装;其次,电商企业选择合适尺寸的共享快递包装封装商品;接着,快递物流企业对快递进行整合运输和配送;用户签收后可选择将共享快递包装当面交付给快递员或后续自行送还至回收点;随后,快递员完成回收后,将其运输至回收中心;最后,回收中心根据共享快递包装的破损程度进行回炉重造或清洗消毒、清空数据等[3]。

2 共享快递包装的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设计评价是设计创新的先导。共享快递包装的设计评价涉及企业、环境、产品、用户、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因此,笔者从不同利益相关主体的角度出发,结合现有的智能化包装技术和共享快递运作模式,构建了共享快递包装的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如图2)。

2.1 保护指标

保护功能是包装的最基本功能。快递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因自然或人为因素遭到破坏,因此要合理地选择包装材料并设计缓冲结构,这样才能降低快件损毁率,确保产品安全送达。

此外,对于會被循环使用的共享快递包装来说,还需要考虑到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传统快递运单上都详细写明了用户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这些信息的泄露、滥用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对此,共享快递包装可以通过二维码、智能芯片、短信验证码等方式避免个人信息直接暴露于快递外包装上。以数据形式来存储快递运单信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纸质运单的使用消耗[4]。同时,数据加密、指纹识别也是未来极具应用前景的隐私保护技术。

2.2 便利指标

便利指标是指共享快递包装需要注重与人的交互,方便使用操作;共享快递包装的便利指标包含产品适用性、方便开启封合、方便装卸、方便回收储运、方便维修和方便清洗消毒六个指标。

产品适用性指共享快递包装应根据不同产品的形态、尺寸、重量、储运要求等进行标准化、通用化的设计,能针对不同物流对象的特殊属性进行弹性化的调节改变,实现“一箱多用”。而除了满足广泛的物流工具适用性、仓储环境适用性以及便于搬运等要求,共享快递包装设计还应该特别注重能方便开启、可重复封合。从目前来看,传统快递包装大多以瓦楞纸、塑料薄膜为主材,在运输分拣过程中极易遭到损坏。如果共享快递包装能利用封箱扣、数字锁、电子锁等方式打开和封合,不仅能够多次使用,同时还能提高物流的安全性,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感。另外,共享快递包装还应采用可折叠、可抽拉、可嵌套式的结构设计,允许通过缩小体积、压缩占用空间的方式来方便逆向物流过程中的人工操作,降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5]。最后,共享快递包装设计还应尽可能便于消毒清洗,结构设计也应该尽量实现模块化、可拆卸化,以便于对受损部件进行维护修理。

2.3 环境指标

环境指标是衡量共享快递包装环境友好度的重要指标,指共享快递包装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物流运输、消费使用直至回收再利用所消耗、占用的环境成本。从整体来看,共享快递包装的环境指标主要体现在回收率、周转次数和生产环保性三个方面。

首先,共享快递包装在生产制造环节要注意选择绿色环保、坚固耐用、易于降解的绿色材料;其次,应通过轻量化设计、减量化设计、标准化设计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降低三废排放;最后,共享快递包装与传统快递包装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具有重复利用性,结合RFID、NFC 等智能包装技术,共享快递的逆向物流系统能够记录包装回收轨迹和相关数据,统计其回收率和生命周期内的周转次数。从理论上说,回收率越高、周转次数越多也就意味着环保性越强。

2.4 技术指标

智能化包装元件的加入使得共享快递具有循环共用的特性,依托物联网、大数据、GPS 等技术,共享快递能在生命周期内实现多次循环流通。对此,设计评价应设置技术指标,对物流追溯的准确性、技术的可靠性、易用性以及技术的平台兼容性展开综合分析。

首先,共享快递包装设计应确保物流追溯的准确性,应保证用户、快递公司能实时掌握物流状态,避免包裹丢失、被盗、包装不能完成回收等情况。其次,应注重智能元件的可靠性和易用性。可靠性是指智能元件在规定的条件下和时间内完成规定工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智能元件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兼具故障率低、耐用性好的特点;易用性则是指共享快递包装自身及相关平台的操作应简洁易懂,便于用户操作,能通过良好的人机交互改善使用体验[6]。最后,智能化包装元件的技术规格、参数、指标应具有平台兼容性,应便于各大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建立联合回收模式,拓宽回收渠道,提升共享快递包装的普及率和回收率。同时,技术层面的兼容也能加强电商企业和快递公司的数据互联共享,以此提升服务效率,优化服务能力。

2.5 成本指标

成本指标主要包括共享快递包装的制造成本和回收成本。如前所述,传统快递包装通常是一次性消耗品,只涉及“生产制造—封装商品—物流运输—用户接收”这一正向物流过程。共享快递则不同,其回收再利用属于典型的逆向物流。因此,对其成本指标展开评价,就不能仅考虑包装的生产制造成本,还应将回收成本纳入考察范围,综合评价逆向物流所消耗的人力物力。

3 结语

共享快递包装是顺应物流行业发展趋势的产物,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共享快递包装的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设计师改进设计方案提供依据,推进共享快递包装设计的全方位发展。当然,该评价体系的构建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本研究仅是在结合现有技术和行业实践的基础上做出了初步探索,后续研究还需紧跟行业发展动态,不断调整改善评价指标,在实践中构建可信度更高、可操作性更强的共享快递包装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猜你喜欢

包装环保智能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信息时代包装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与设计
浅析传统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公路绿色环保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