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改革研究
2021-09-13李扬波安德宇
李扬波 安德宇
摘 要: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主体,也是应用型高等院校专业综合改革中培养人才的目标,文章以河南工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首先分析了专业综合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系统论述了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的专业综合改革方法和成效,以期为新工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专业综合改革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综合改革
0 引言
为了贯彻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精神,河南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作为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就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在规章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教学组织、课程教材建设、教学研究、专业建设、实践教学、条件保障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施成果。
1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急需改进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培养目标已经逐渐明确,主要培养Web网站建设、影视后期处理和交互式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制作方向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自2018年以来,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在全球的发展进入新阶段,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中国制造2025”等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层出不穷,都极大地推动着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和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我院经过对企业岗位的调研分析,又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讨论,决定对数字媒體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新修订。
1.2 课程体系更新较慢
原有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当前社会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传统的“网页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图形图像处理”等课程偏重于书本中的教学,实践操作不足,并且新知识的拓展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当前跨学科、跨专业的顶尖科技虚拟现实技术的课程还没有全面开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还需要重组升级。
1.3 教师队伍仍需增强
目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经过不断发展,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专任教师13人,兼职教师6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是整体质量还需增强,博士以上教师只有 2人,省级教学名师只有1人,在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国家级教师荣誉方面还需不断努力。
1.4 实践教学模式还需改进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教学、顶岗实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3个环节。在传统的培养模式下,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环节不足,并且偏重于形式,对实践教学重视度不够,导致有些实践环节没有达到真正的预期目标。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参加了专业对口企业的岗位实习,造成实习并没有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在实践环节上考核制度不完善,缺乏跟踪考核,部分学生的顶岗实习流于形式,学生没能完成实习的全部环节。
2 专业综合改革的措施和成效
2.1 调整专业发展目标和定位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总体目标定位,基于产出导向(OBE)人才培养理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为载体,以规范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能力为抓手,凝心聚力,务实重效,扎实办好本科教育,培养数字媒体技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制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发展目标为:在今后的3年时间内,引进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5~6人,完成省级以上教学研究改革项目立项4项以上,主编出版省级以上规划教材8部,围绕“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建成4~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年内完成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合格评估,申报数字媒体技术一流本科专业,在5~8年时间内,把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打造成省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新工科”特色专业。
2.2 构建“新工科”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
制定了翔实、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以OBE为教学理念,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融入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循环设计,结合“物、云、大、智”背景构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紧跟行业发展前沿,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形成了“三线交叉螺旋递升的课程体系”,开展游戏开发、虚拟现实、新媒体设计、UI设计4种工程师能力的专业课程建设,确立了“四种能力并举、平衡发展”的专业知识结构,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机结合[3],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对专业课做好课程育人教学设计,结合实际,改造课程教学内容,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修订“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生创新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案,开展启发性、探究性、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爱国主义情怀、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教育元素巧妙融入本科专业教育[4-5]。通过建设和改进,全力打造“通识教育精心设计、核心课程追求卓越、课程数量总量适当、辅修专业全面实施”的课程体系,既满足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满足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专业素养的要求,理论和实践两手抓,达到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2.3 规范规章制度,保障教师队伍建设
2017年我校印发了《河南工学院关于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实施办法》(校〔2017〕1号),为进一步落实“校 〔2017〕1号”文件的精神和实施细则,确保专业建设发展新阶段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教师团队的教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先后修订完善和补充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目前专任教师13人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4人,博士2人,45岁以上教师3人,35—45岁教师5人,35岁以下教师5人,包括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1人,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 1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下一步在保证基本专业课教学的情况下,着力培养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积极与协作院校联系,做好年轻教师进修学习访问学者工作。与校人事处结合,创造条件引进高层次人才,支持现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给现有副高职称的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鼓励他们进行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使之尽快成为本专业的学术带头人。
2.4 注重实验实训内涵建设
加大校内外实验实训室建设力度,进一步充实、完善、提高校内实验室的内涵,使之较好地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大力进行专业实践课程及其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创新,力争在实践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拥有国家级教育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该基地是由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并支持的国家级教育实训基地,作为河南省唯一的一个计算机类实训基地项目首批获得360万元的中央财政基地建设经费。此外,构建了具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与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先后建设数字媒体制作与展示中心、VR虚拟现实實验室等校内专业实训室14个,实验设备先进、仪器种类齐全,拥有广播级摄像机15台、VR虚拟现实头盔套装20套,集群渲染服务器4台、刀片式服务器16台、云计算管理服务器18台、云桌面客户端104台,提供40TB存储容量,能够满足实验实践课程开展的要求,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习实训全过程监督管理,实验实训开出质量高、效果好。专业实验实训课程开课率100%,学生全覆盖。2019年获批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下一步将推进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立项,加快建设数字产品开发实训平台,VR/AR交互开发实训平台,全媒体虚拟演播实训室。
3 结语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综合改革有利于学生应用型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目前试点改革工作仍属于探索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尚需进一步完善,离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依然具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后续的深化改革过程中,需要保持大胆尝试,进一步完善符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色的改革试点方案。
[参考文献]
[1]曾明.基于素质教育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3):73-75.
[2]吴雁,郑刚,刘光明,等.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基于“认证—企业实习—预就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J].大学教育,2018(6):149-151.
[3]杜昱阳,王川伟,樊红卫.虚拟现实技术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的结合应用[J].才智,2020(2):195.
[4]陶玉芳.融合 问题 思考—“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专业课实践教学如何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52):50-51.
[5]孔剑锋.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5):142-144,160.
(编辑 王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