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低碳经济的银行金融研究

2021-09-13李城宇

中国民商 2021年9期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策略

李城宇

摘 要:银行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在新时期社会转型背景下,银行也应该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以低碳经济为目标,对银行金融体系予以创新,优化整体金融环境。本文将对基于低碳经济的银行金融发展意义进行分析,明确实践工作中的问题,并探索其发展策略。

关键词:低碳经济;银行金融;发展策略

由于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了全球性的温室效应,对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威胁人类生存生活环境。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提出了“低碳经济”理念,对于未来经济建设活动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有利于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质量。在此背景下,银行金融业需要转变传统思维理念,认识到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促进经营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为自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能够适应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在提供金融服务时做到与时俱进,增强银行的整体竞争活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然而,在当前工作中仍旧面临巨大的挑战,导致银行金融发展风险增大。因此,需要结合银行内外部环境构建切实可行的金融发展模式,落实低碳经济发展要求。

一、基于低碳经济的银行金融发展意义

以低碳經济为核心促进银行金融的快速发展,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途径。在现代化建设中,加强对能耗的控制,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清洁能源结构的建设。不同国家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如图1所示,已经成为限制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应该认识到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加快银行金融的改革,从而应对新时期经济发展中的危机和挑战。碳交易的实现,为资金融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使能源消费更加合理。此外,践行低碳经济理念也是促进银行应力能力提升的关键途径。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碳金融业务,激活了整个碳排放交易市场,很多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给银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出现。

二、基于低碳经济的银行金融的问题

首先,对于低碳经济的认知程度较低。部分银行对于低碳经济的内涵和社会价值了解不足,未能与金融业务实现密切衔接,会对银行的改革发展形成限制。尤其是在理论研究方面的力度不足,导致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低碳经济模式的运营存在形式化问题。其次,银行金融发展与低碳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银行在金融业务中始终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是在低碳经济模式下需要较大的成本支出,导致其自身利益受到损失。风险补偿机制缺失,银行在发展中面临的风险逐渐增大。最后,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当前低碳经济发展仍旧处于初期阶段,在银行金融业务当中未能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情绪,同时监管措施不足,市场及行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增大。

三、基于低碳经济的银行金融发展的策略

(一)强化思想认知

在开展银行金融业务时,应该促进工作人员思想认知的提升,明确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在各项工作当中以先进理念作为指导,消除传统工作模式的局限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积极融入低碳经济理念,促进银行金融业务的高效化开展,认识到给银行带来的长远效益。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低碳经济发展中仍旧具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应该注重先进理念的引入和融合应用,从其基本概念、表现形式和价值等方面入手,强化工作人员的理解与认知。明确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之间的关系,避免局限于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了银行的长期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依托优化金融业务流程,为未来市场拓展创造条件。

(二)优化信贷模式

在强化思想认知的基础上,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从而为银行创造实际性效益。根据银行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金融业务发展规划,以低碳经济理念作为理论指导,实现与实践工作的密切融合。银行应该积极拓展低碳项目,加大对新项目的支持力度。增进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深入分析政策优惠政策,在政策支持下提高发展活力,增强各部门在低碳经济建设中的参与热情。其中,绿色信贷业务是当前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主要信贷形式,能够加快清洁能源和减排项目等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为行业的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应该明确低碳行业的发展趋势,在绿色信贷业务中不断优化细节,逐步增大信贷投放力度。绿色信贷的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

(三)加强风险管控

由于缺乏先进的发展经验,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开展银行金融业务也面临一定的风险,只有在做好风险管控的基础上,才能保障低碳项目的顺利实施,防止银行由于较高风险而面临发展困境,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部分低碳项目的盈利性较低,也会受到成本控制和技术手段等限制,其吸引力逐渐下降,这也是引发经营风险的主要原因。为此,应该对各类风险进行快速识别与评估,明确风险等级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后果,从而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促进项目利润的提升。注重对项目的筛选,确保具有较高的经济强度,对其担保情况进行评估。此外,为了降低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应该采取银团贷款和分期资金投入等措施。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对各方主体行为作出有效约束和规范,从而保障投资程序的合法性及合理性。风险补偿制度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低碳经济风险保障基金的设置,以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实施价值评估。银行也可以通过投保的方式控制风险,由专业人员管理贷款风险,降低对银行发展的威胁。

(四)培养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是保障银行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应该提高人才的创新意识和低碳意识,构建专业素质过硬的工作队伍。针对银行金融结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使其在掌握丰富金融专业知识的同时,针对我国低碳经济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了解不同低碳项目中的投资风险,通过科学计量和评估及时采取有效管控措施。注重对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促进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加快低碳项目的落实。为了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构建绩效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及时发现金融工作中的问题并予以针对性整改。

(五)创新支持手段

低碳经济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该对当前支持手段进行创新,适应客户的基本需求。大型商业银行应该明确自身在大型低碳项目建设中的责任,通过贷款支持来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在后期发展中发挥商业银行的作用,防止造成资金短缺的情况。在强辐射低碳核心企业发展中,为了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应该提供贸易融资和产业融资支持。在新技术企业发展中,银行可以为其提供担保,以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包括了质押未来货权和质押知识产权等。

(六)提升监管力度

低碳经济模式下,银行金融发展的风险在所难免,应该加强对实践工作的全面监管,以降低风险的负面影响。对当前金融操作规范和准则加以细化,实现对金融业务的科学指导,注重国外先进经验的引入及融合,构建完善的低碳交易体系。在确立监管制度时,应该考虑到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要求,保障制度的可行性。低碳客户信息监测制度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应该增进与相关客户的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对低碳项目的想法和意见,通过反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来提供相应的指导建议。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低碳经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具特色性的服务。对于监管环节的强化,可以消除银行金融发展中的不规范行为,有助于低碳金融体系的构建。

四、结语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促进银行金融的快速发展,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途径,有助于社会产业的转型升级。但是,由于认知程度不足、发展理念冲突和法律风险等问题的存在,也使得银行金融业务改革发展受到限制。为此,应该通过强化思想认知、优化信贷模式、加强风险管控、培养专业人才、创新支持手段和提升监管力度等措施,逐步构建符合低碳经济模式的金融业务拓展体系,从而增强银行的整体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启明.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商业银行的视角[J].甘肃金融,2018(04):21-23.

[2]刘莉.基于低碳经济的绿色金融发展思考[J].管理观察,2017(28):134-135.

[3]张国清.低碳经济条件下的银行金融发展走向初探[J].时代金融,2017(26):115+119.

[4]潘霞冰.低碳經济下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思考[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7,11(02):23-26.

[5].论商业银行支持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J].中国商论,2017(04):29-30.

[6]黄金丝.低碳经济条件下的银行金融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01):34.

猜你喜欢

低碳经济发展策略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浅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新能源技术发展
为湖南低碳经济发展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