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德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2021-09-13王嘉玲
王嘉玲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德育的融入非常重要,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近几年来,我国教育高度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德育品质,为未来的祖国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打基础。如何有效的渗透德育,值得目前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去思考。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希望能够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德育;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小学这个学习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形成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非常重要,语文作为一门重要课程,把德育融入进去,不但符合现代化的教育要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他们全面健康成长。然而传统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光注重语文相关知识的讲解与学习,忽略了最关键的德育渗透,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缺乏乐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处于低下状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非常迫切,需要每个小学语文教师引起高度重视。
一、转变教师的德育教学理念
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得到全面的改革与进展,但是很多教师在思想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还是比较注重成绩,他们片面地认为成绩才是评价学生优秀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摒弃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注重成绩的基础上加强德育的渗透,争取一些培训机会,不断提升自身的观念意识和道德素养。同时,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要把评价重点放在德育方面,以此来激励教师重视德育,从而有针对性的去开展教学,培养德育性人才。
二、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
情境创设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用到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对提高教学效率非常有帮助,在德育渗透过程中也同样适用。在实际德育渗透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加课堂乐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具体教学《长城》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导游介绍长城的景观情境,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办演导游的角色去为其他学生介绍长城。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利用多媒体软件展示一些有关长城的视频和图片,让他们在脑海里对长城先有一个具体的印象,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以小組的方式上台扮演导游,小组内一位学生扮演导游,其他学生可以做补充,在介绍的过程中也可以参杂一些课外知识,台下的学生可以向导游提出问题,积极互动。通过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课堂氛围马上就会被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激发出来。在激烈的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很快就会掌握长城的一些有关知识,了解到长城是由中国人民辛勤的付出而建成的,凝结了很多勤劳的汗水和心血,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奇迹。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了深深的感染,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道德意识。
再如,在具体教学《孔融让梨》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角色扮演,在课文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引导每个小组的学生上台以朗读的形式来扮演角色。在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很快就会融入情境当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由于孔融让梨这篇课文本身是一篇德育性很强的文章,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就会被孔融的行为所感染,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就提升了他们的德育素养,非常具有教学意义。
三、欣赏文学作品,渗透德育
语文这门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文学特点,存在很多文质兼美的作品,具有浓厚的艺术美感和德育因素。如果教师能够在实际文学欣赏教学中,深入挖掘德育因素,对提升教学效率非常有益,同时也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
例如,在具体教学《巨人的花园》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文章内容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文章主要讲述的是本尔德的童话故事。本尔德为了不让孩子们在花园中玩耍,便在花园周围建起了围墙,这样就制止了孩子们在花园中玩耍行为。从此以后,花园里十分荒凉,再也听不到鸟儿的叫声,园里的花草树木也不再生长。当孩子们从墙洞里爬进花园的时候,园内立刻恢复了原样,变得生机盎然。当巨人再次把孩子们赶出花园的时候,花园立刻被冰雪覆盖,变成一片凄凉。后来巨人明白了,立马把花园的围墙拆掉,花园里又重新成为孩子们的玩耍场地,伴随着孩子们的玩耍声,巨人的心情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像这样,作者通过对比的写作手法,让学生明白快乐是需要分享的,只有把快乐分享出去自己才能快乐,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渗透德育
德育的渗透,光靠课内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凭借课外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满足德育的实际要求。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学生才能得到亲身经历和体验,才能受到熏陶,深化自身的道德素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或是日常生活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接受优秀的文化,从而加深道德体验,培养德育品质。
例如,学习完《只有一个地球》这一篇课文以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扮演环卫工人的角色,走进社区清理卫生,在具体实践体验中,他们就会提升环保意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干一些其他事务,陪老人聊聊天等。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还让他们能够懂得孝敬老人。再如,在学习完《中彩那天》这一篇课文以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并且引导学生以此为话题,出一个黑板报。通过演讲比赛,让学生明白做人要诚信,真诚的对待身边每一个人,我们要有真诚交往的良好品质。此外,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去参加一些摄影和画展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让学生渐渐提升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热爱环境、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如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这样课外实践的机会,学生通过长期的体验和实践,他们的德育素养很快就会得到提升,德育渗透的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在现代化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更加重要,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更需要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在小学这个打基础的阶段渗透德育极其关键,再加上语文这门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学特质,这样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观念意识,跟紧新时代的教育步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措施,加强德育的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祖国建设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段宇.浅谈将德育教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3):11-12.
[2]刘浩,卢军.将德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20(21):14-16.
[3]陈延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中融入德育教学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6):46.
[4]周维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