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绘本教学研究
2021-09-13张玉珊
张玉珊
【摘要】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绘本教学,让绘本阅读进入到语文学科当中,能帮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与天性的发挥中学好语文。本文主要从“统编语文教材与绘本教学结合的意义”“立足教材,把握教材内在联系”及“结合教材,活用绘本促进学习”三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绘本阅读;语文教材;人文主题;语言策略
绘本阅读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然而它与语文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绘本教学,实际上,就是以语文统编教材为核心,实现语文与绘本阅读的统整。随着新教材—统编教材的到来,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的排版、插图对比旧教材更加精美了。每一篇课文的插图都与课文的内容同步呈现,俨然一个微型的绘本,学生徜徉在图文的世界里,更能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一、语文教材与绘本教学结合的意义
习作是众多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最为头疼的话题,可要是把习作定为基于绘本阅读的故事创编,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因为传统习作一般分为两类,基于现实的和基于想象的,而前者所占的比重远远超过后者。对现实的描写,不能不受到事实、定律、逻辑等限制,考察的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力、再现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儿童最为发达的是超越现实逻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绘本故事创编正是打破了传统习作的各种禁锢,为儿童提供了无比开阔的创造空间。绘本阅读为儿童施展想象提供了“附着点”,从而成为儿童故事创编的内容入口,它解决了学生“写什么”这个最头疼的问题,从而让他们可以将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上去、集中到故事的表达上去。而且,基于绘本阅读的故事创编,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学习写作技法,掌握一定的创作策略。
因此,让绘本阅读进入到语文学科当中,能帮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与天性的发挥中学好语文。
二、立足教材,把握教材內在联系
立足教材,就是要分析教材、了解教材,以教材为主,从教材出发,来选择合适的绘本。此处以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为例。
教材按人文主题以及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同一单元的课文大体围绕同一个人文主题进行编排,单元内的课文围绕同一个语文要素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当然,单元和单元之间,册次与册次之间,是个形成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而接下来,我结合单元内和单篇课文来谈绘本的活用。
三、结合教材,活用绘本促进学习
第一,结合单元人文主题,选择绘本拓展阅读。这里以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改变”,课文《大象的耳朵》里头写了大象关于自己的耳朵的想法的改变;《蜘蛛开店》讲了蜘蛛遇上不同的客人后,对自己的招牌做出的改变;《青蛙卖泥塘》写了青蛙汲取别人的建议对泥塘的做出的改变;《小毛虫》讲了小毛虫的成长经历了的变化。立足“改变”这一人文主题,我们可以选取同样主题的绘本来拓展阅读,如《小猪变形记》《搬过来,搬过去》《不要随便改变自己》等,这些绘本里都包含着“改变”,学生通过阅读,进一步感悟“改变”。
第二,结合单元语言要素,巧用绘本巩固训练。继续以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第七单元的语言要素为:借助提示讲故事。我们可以留意《大象的耳朵》的课后练习,里头让学生找出大象说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本文的主线是大象的想法的变化,找到大象的话,根据大象的话来说大象的想法的改变,那这个故事的内容也能随之而大致呈现了。而《蜘蛛开店》的课后则出示了个网状示意图,要求根据示意图来讲这个故事。《青蛙卖泥塘》则要求说说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通过梳理青蛙做出的改变来讲故事。再则,分角色来演故事也可以通过角色的扮演来讲故事。课文《小毛虫》就要求找出“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的相关词句,借助图文提示来讲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从这几篇课文的要求看出这个单元的课文都在围绕“借助提示讲故事”这个语文要素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因此,我们选择的绘本是要能帮助学生围绕这个语文要素进行巩固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能在绘本中提取出能作为提示的“附着点”来让学生借助它讲出这个故事。
第三,结合课文语言策略,善用绘本精炼提升。课文《蜘蛛开店》和《青蛙卖泥塘》里头的情节是反复的,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关于策略,我们不宜多讲,但可以把相关部分提炼出来,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甚至仿照这种语言格式来展开想象,练习说话、写话。我们可以抓住这个策略来给学生推荐相关的绘本。绘本中,“反复”这一策略还是用得比较多的,比如《爷爷一定有办法》《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不要再笑了,裘裘》《逃家小兔》等等。以《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为例,绘本中反复出现:“有一回,猫是xx的猫,猫讨厌什么xx。有一天……”我们可以提炼出类似于这样的语言格式,让学生展开想象来说话、写话。经过这样的语言训练,相信学生在言语的表达上会达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最后,我想说:“绘本是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好一点的。”让我们把绘本这粒充满神奇魔力的种子撒到语文这一片土地上,用爱与耐心去浇灌滋养,我相信,一定会结出美好的果子。
参考文献:
[1]闫学.“绘本课程这样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