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文部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
2021-09-13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5期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专业支撑和科学管理,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通知》明确,要加强源头管理,全方位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高校要面向本专科生开设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原则上设置2个学分(32-36学时),中小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同时注重安排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
《通知》要求,要加强过程管理,提升及早发现能力和日常咨询辅导水平。高校每年在新生入校后适时开展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测评,注重对测评结果的科学分析和合理应用,县级教育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区域内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每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强化日常预警防控,高校要健全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个人”四级预警网络。加强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定期提供业务指导、技能培训。要加强结果管理,提高心理危机事件干预处置能力。
《通知》强调,要加强保障管理,加大综合支撑力度。配齐建强骨干队伍,高校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比例配備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且每校至少配备2名,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力度,对所有辅导员每3年至少开展1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支持辅导员攻读心理学相关专业第二专业硕士学位,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县级教研机构要配备心理教研员。
(摘自“广州教育”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