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2021-09-13萧植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7期
关键词:优化研究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萧植平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学好物理学科意义相当深远。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主要存在教学方式不新颖和教学过程探究性不足等问题。为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分组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使各层次学生学有所得。

【关键词】课堂教学;优化研究;初中物理

当前背景下物理知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人们对物理教学越来越重视,这无疑给物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带来更高的挑战。因此,接下来笔者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经验谈一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做法。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教育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初中已经全面落实了素质教育,这个过程中教学方式也发生较大的变化,这对教师教学能力方面提出较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迎合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当前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教学方式不新颖

当前阶段仍有不少教师受到应试教育影响,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整个课堂上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地听课,整个课堂上师生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沉闷。本身学生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加之物理学科知识点本身抽象复杂,若课堂趣味性不足,这对学生而言容易导致其对物理学科产生厌学情绪。此外,掌握公式和定义是学习物理学科最基本的,更重要的在于增强学生对物理世界的认识,使学生可以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但传统课堂教学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利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偏低。

(二)教学过程探究性不足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中理论轻实践,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如此一来学生就算掌握了丰富的理论也很难应用。教师要加大力度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分析并获得结论,这与教师单纯给学生传授知识相比学生更容易理解,且印象更深。但是结合教学实践可以了解到教师更侧重于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探究的过程被忽略、加之受到实验器材不足、教学设施不够等影响,学生很难在实验中总结与掌握,无法参与实践中,整体教学效率不高。虽然越来越多的教师更注重知识探究过程,但是局限性较强,无法与生活联系。

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针对当前阶段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可知,教师应总结教学经验,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教师要想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必须加大力度探究学生学习热情,更好地了解物理课程,对物理课程产生较高的积极性,如此一来学生才会主动参与物理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乐意自主探究,从而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教师应于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加大引导学生学习力度,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学科学习热情,使其在学习中深刻体会学习之乐趣,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上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并科学布置学习计划,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索物理知识,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自主学习,这样的学习很显然效果优于被动学习。以教学“阿基米德原理”为例,为实现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兴趣的目标,笔者合理利用故事教学,即结合阿基米德的故事学习:阿基米德从小对学习充满了热爱,他尤其善于思考,更喜欢辩论。国王想要金匠给自己做一个金皇冠,做之前国王已经称了金子的重量,国王听说金匠偷了金子往皇冠加了白银,但皇冠的重量丝毫没有减少,也无法从外表看出,因此也不能给金匠定罪。国王叫来了阿基米德,让他判断皇冠有没有掺了白银,如果掺了,那么掺了多少。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洗澡时还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进入洗澡盆的时候水溢了出来,他望着溢出的水发呆,突然间他就想到了,衣服都没有穿好就跑回去。他拿来皇冠放到装满水的盆里,拿来一块与皇冠重量一樣的金子分别放入水中,水溢了出来。在对比两次溢出来的水中他判断皇冠中确实掺了白银。故事讲到这里,同学们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知识已经产生了较高的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

(二)分组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分组探究的方式让其学习物理学科,这也是有效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深远的影响。但需要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前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并将学生分为四至六人一组,每组学生综合能力相当,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比例为1:2:1。以教学“杠杆”这部分内容为例,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笔者先是让同学们分析什么是杠杆的平衡。在此之后引导学生就这部分内容提出探究的问题,即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有何关系?其次提出猜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最后验证猜想。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学习。整个课堂上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更突出,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因材施教,使各层次学生学有所得

教师应了解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必然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比如男生本身逻辑比女生强。因此,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切不可应用一刀切的方法。以教学“功”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立足教学内容给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并让后进生可以根据实际例子了解功的概念,并意识到做功的关键因素;要求中等生在上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学会用生产和生活实例更好的解释功的含义;要求优秀生在掌握前面两个部分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并学会应用其解决生活问题。如此,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进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长期坚持正确的教学方法,且还要立足学生学习情况优化教学方式,奠定良好的课堂环境,为学生学习物理学科奠定基础,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琢. 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 学周刊, 2017(11):117-118.

[2]吕天顺. 怎样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8(7):39-39.

[3]武利飞.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思考[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14)..

[4]杨雪.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途径[J]. 甘肃教育, 2020(18).

[5]王迎科.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 新课程(中), 2018(10):200-200.

猜你喜欢

优化研究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的会计行为优化研究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练习设计优化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