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山与下川文化
2021-09-13吕东风
吕东风
说起“历山”,很多人都知道“舜耕历山”的传说故事。可在中国版图上,叫历山的地名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山东、河南、浙江、江苏、湖南、安徽等省份,都有或以历山、或以舜耕山,或与舜有关的地名、风物等。要说历山最多的省份,还是我们山西,例如洪洞的古历山,再如芮城县不但有历山村,还有“双井”、“妫水”、“汭水”、“雷泽”等地、水名,又如把中条山两端的首阳山称为历山的记载。而这里说的舜耕历山,却是我们垣曲和沁水、翼城等县交界处的历山。它是中条山的主峰,亦称“舜王坪”,海拔2358米。坪顶坦荡广阔,气候寒冷。几乎每年的十月份就可见雪飘,翌年的五月,坪上仍见积雪,曾有“四十里寒冰”之说。此今坪顶仍留有传说中的舜王耕地遗迹和舜王庙残迹。风风雨雨几千年,这些遗迹或残迹或许也还有它的一定的可信或参考之处,实在是难以可贵。
尧舜禹三位帝王,都是我国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后期部落联盟的“领军”人物。尧舜的“禅让”,大禹治水的佳话,一直在我国历史上、尤其是在我省的晋南地区被广为传颂。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与舜结为夫妻的浪漫情缘,更是在我县历山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当然,传说就是传说,历史就是历史。虽有的传说已载入“正册”,但其“外传”的精彩,却是不能忘怀的。
“舜耕历山”仅仅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传说故事。但舜并不是历山最早的拓荒者。比他早一万多年,距今两万年左右的“下川文化”的主人,就在这一带劳动、生息、繁衍打拼过。
“下川文化”的下川是沁水县的一个小村落的村名。位居于历山东麓脚下“下川盆地”的中央。盆地狭长,且呈陵状。南北不足五公里,东西宽也不过两公里。上川、下川(东川村人称其为西川)、腰掌、梁山等几个自然村就坐落在盆地的圪梁上。当地人祖祖辈辈以农业、狩猎和采集野果为其经济生活来源。自“中条林局”下川林场的建立和后来“省文管会”的考古发掘,大大地扩宽了下川片区与外界的广泛接触与交流,使得这个寂寞、沉封多年的“伊甸园”,逐渐变成了今天人来车往的旅游圣地。
历山景区舜帝雕像
1977年下川遗址发掘现场
下川文化虽然以下川命名,但它并非仅仅属下川所拥有,而是属于山西,属于中国,乃至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它的发现,与我们垣曲有着密切的关系,1978年《考古学报》第3期《下川文化》报告中写的很清楚:“下川遗址是垣曲县文化馆吕辑书同志发现的。1970年夏,他到历山采集植物标本时,首先在一个名叫大腰的山坡上,捡到了人工打击的燧石片。在返回县城的途中,路过下川时,发现下川石器遗存更为丰富,逐采集了许多石器材料。”陈哲英在其后来撰写的《下川遗址的发现与发掘记事》(1999年)中,又对下川遗址的发现作了一点补充。他说,1972年7月,他与彭元培、丁明安到运城调查了解“文化大革命”期间文物保护、破坏及发现情况时,在运城地区文化局领导杨炎德主持召开的(有运城霍子江、夏县的黄国琦、闻喜的丁喜恒、绛县的赵树峥、永济的肖正荣、芮城的岱瑜,垣曲的吕辑书等各县文物干部)座谈会上,获知吕辑书发现大腰、下川有人工打击的燧石片信息时,会后他和老吕来垣曲观察了当时采集的标本。是年10月,吕辑书陪同省文管会的王向前先生到下川作了一次调查,并确认了人工石片出土的地层层位——灰褐色粘土层。1973年9月,正式开始了对下川遗址的调查和试掘。刚刚走出“牛棚”不久的著名考古学家王健先生参加了这一工作,并很自然地成为了下川工作的带头人。就是在这篇文章中,陈哲英先生还这样评点了吕辑书:“他是一位老文物工作者,个子不高,也不胖,黝黑的脸上常常挂着微笑。走起路来虽说振幅不大,但频率很高,给人一种特精神的印象。”
“下川文化”包括我们垣曲历山区的大腰、柳树腰等细石器地点,阳城固隆山、鳖盖顶、次营的柿树岭与阳城索泉岭的火石坪、小尖山,沁水东川的油坊圪梁、西庄南的砖场,以及下川的水井背、棠梨树圪梁、小白桦圪梁、富益河圪梁、牛路圪梁、黑龙池圪梁等23处地点。由于它们都有着共同特征的石器类型,原料性质也一样,且下川盆地地点最多,文化遗存也最为丰富,也就把三县23个地点统统划为下川文化遗址了。该遗址所出土的石制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承袭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打制方法,以石英岩、砂岩、脉石英为原料打制的粗大石器,如尖状器、锛状器、石锤、研磨盘等;另一类是以燧石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细石器,如锥状石核、楔状石核、细石叶、雕刻器、两面加工的尖状器、圆底和尖底石镞、圆头和石核式刮削器等多种;锤钻、石锯等工具也出现了。这些类型是下川文化的主体,并决定着下川文化的性质。石器内涵已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形成了一个文化类型,故称为“下川文化”。它所代表的时代或阶段,被称为“下川文化期”。而下川文化时代,在考古学石器时代考古文化分期上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
下川文化大腰遗址出土的石器
历山大腰遗址远景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下川文化已经成为考古学家关注的热点课目。就在前些时候,考古学家弄清这里的人类及其文化内涵,又在下川遗址周边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发现三处万年前的火塘、多粒禾类植物种籽和一些石器、石片。发现表明这里很可能是一两万年前人类的一个栖居地。对研究细石器的起源和粟作农业起源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下川遗址出土的器物,代表了旧石器时代石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能够使用火,在人类、人类社会的起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细石器文化遗存地点,在我们历山区发现很多。基本上都是吕辑书同志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如柳树腰、琉璃庙、四十亩古垛、南门头、琉璃庙、三里腰、鸡冠岭等多处细石器地点。除柳树腰地点发现的细石器经中国国家博物馆张素淋老师研究,指出其原料、加工方法和石器类型(接61页)与下川细石器文化的特点相似,可划归下川文化范畴外,其它地点的细石器都没有做进一步的调查、试掘和研究,对其文化性质和时代尚不清楚。倘如当年吕辑书在历山采集中草药标本时,就发现了这么多地点,并且有一定规模的考古发掘,或许发现的就不是下川文化,而很有可能就是“历山文化”了。现在这样说,当然是后话了。
人由动物界分化出来之后不断进化发展,到了距今近300万年终于走上了旧石器时代道路。垣曲县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地点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有百余处,且多发现在县城东南方向的中背岭、官道岭、郭家洼、西岭、谭家、丰村、长直、皋东、王家山、丁家河、诸冯山、许家山一带。如果以县城为基点,南北划一条线,旧石器地点基本上都是在县城东部。但因缺少进一步工作,加之当时发现的石器材料又不多,很难说出它们在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中的分期和所起的作用;只能说是为今后工作提供了一个线索;还可以说,这是我县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遗憾的是,我们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当然更缺少资金。我们欢迎有识之士,来我县做这方面的工作,既能开拓远古文明,又能为我县培养考古人才,何乐而不为呢!
在这里还想说一句:多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我县做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很多很多的成果,为垣曲的文物工作增添了很多彩,笔者作为博物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向您们表示感谢!相信垣曲人民也不会忘记您们。欢迎您们再来、常来、多来。我们耐心而又焦急的期待着您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