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防治方法对松毛虫防控效果研究

2021-09-12于耀峰

防护林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松毛虫生物防治

于耀峰

摘 要 采用5%溴氰菊酯乳油、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粉、白僵菌粉剂等几种药剂开展了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防治试验,比较了各药剂的防治效果、林间其他生物的安全性及防控效果的持续性等,结果表明:5%溴氰菊酯乳油可以快速发挥出灭杀松毛虫的效果,而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粉、白僵菌粉剂2种生物药剂的防治效果具有一定的迟效性,施药后24 h防控效果不明显,3周后生物药剂杀灭松毛虫的效果高于化学药剂;生物药剂防治处理的林间生物没有大量死亡现象,而化学药剂处理林间大量昆虫死亡;生物药剂防控的持续性明显,施药后若干年还可发挥较好的防控效果,有利于形成有虫不成灾的良性生态系统。

关键词 化学药剂;生物防治;松毛虫;防控效果

中图分类号:S763.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21.02.013

Abstract Control experiments against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was conducted with 5% deltamethrin EC,Bacillus thuringiensis biological insecticide powder,Beauveria bassiana powder,etc..The control effects of each agent,the safety and control of other organisms in the forest were compared. Result shows that 5% deltamethrin EC can quickly kill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while the control effect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iological insecticide powder and Beauveria bassiana powder has a certain delay.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 is not obvious within 24 hours after application. After three weeks,the effect of biological agents in killing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hemical agents;there is no large number of deaths in forest organisms treated with biological agents,while a large number of forests treated with chemical agents lead to insects death;the persistence of biopharmaceutical control is obvious,and it can also exert a better control effect several years after application,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a benign ecosystem with insects and no damage.

Key words chemical agents;biological control;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control effect

辽西地区气候干旱,土壤沙化趋势明显,几十年来,当地一直积极发展抗旱能力强、水土保持效果好的林木类型,深根性、抗逆能力强的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得到了大面积的栽植。由于20世纪末期当地栽植的多是人工林,林分过于单一,导致了近些年油松林中松毛虫的暴发,目前已成为为害油松林的主要害虫,给辽西林業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1]。为了有效控制松毛虫的危害,辽西地区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的防治,以前主要选择化学药剂防治的方法,所用的药剂类型主要为一些触杀性的农药,如溴氰菊酯乳油、氯氰菊酯乳油等,虽然可对松毛虫的危害起到了暂时的控制效果,但也对林间的天敌生物产生了杀伤作用,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长期的化学农药防治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且害虫的抗药性也逐渐增强,一旦用药不及时可能导致松毛虫的猖獗发生,造成更大的损失[1]。生物防治在有效控制虫害发生的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伤害天敌,且不会对人畜产生为害,在松毛虫等林间害虫的防治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2]。为了进一步对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防治效果、生物安全性、持效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特于2017—2018年开展了此类研究,为辽西地区油松松毛虫的防治提供更加具体的理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在建平县1987年营造的油松人工纯林内进行(树龄30 a)。林间坡度6~20°,郁闭度0.8,平均树高8.3 m,胸径16.2 cm,林分的主要虫害为松毛虫;立地条件较差,土壤贫瘠,林下植被种类少,覆盖度为30%。开展防治试验之前经过调查,松毛虫发生严重,有虫株率超过98%,平均虫口密度在150条  株-1。

1.2 试验材料

试验药剂为5%溴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活芽孢数100亿U  g-1的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粉25倍液、活孢数35亿U  g-1的白僵菌粉剂。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5%溴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药液用量为18 kg  hm-2;活芽孢数100亿U  g-1的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粉25倍液,药液用量为7.5 kg  hm-2;活孢数35亿U  g-1的白僵菌粉剂,药液用量为7.5 kg  hm-2;以喷施清水7.5 kg  hm-2作为对照。每个处理设置油松标准木20株作为样株,3次重复,每个小区之间距离控制在1 000 m以上[2,3]。

1.4 试验方法

2017年在油松纯林内选择林相相对整齐的地块作为试验样地,要求与林缘距离保持在20 m以上、林间无大的深沟[4,5]。对照样地要求与各施药的处理区距离超过100 m。5%溴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100亿U  g-1的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粉及对照3个处理的施药时间均选择2017年8月中旬晴朗无风的天气于8:00—12:00进行;35亿U  g-1的白僵菌粉剂处理在2017年2—4月用3层纱布将菌粉包裹好系在竹竿上轻轻抖动,将粉剂均匀地洒落在试验树上[6]。

1.5 调查内容及方法

在施药处理后的24 h、3周时分别对样株上的松毛虫活虫数进行统计,计算出各处理的防治效果;此外,施药后24 h在各处理3个重复小区内随机选择2个样方(3 m×3 m)进行生物安全性调查,观察地面、树上、空中等位置上的其他昆虫的种类、数量,比较各药剂处理对林间生物的影响。2018年不进行喷药处理,于8月继续对各处理林间松毛虫的数量进行统计,比较各处理药效的持续性[7]。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防治药剂对松毛虫防治效果的影响

在施药后的24 h、3周时对松毛虫活虫数进行调查,计算其死亡率,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施药后的第2天,5%溴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处理的防效即可达到94.5%;而2个生物药剂(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粉25倍液、白僵菌粉剂)处理的松毛虫死亡率仅为6.5%和8.6%,经过观察,多数松毛虫虽然仍然存活,但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行动迟缓,或者躯体蜷曲,食量也大大降低的现象,第3天死亡的松毛虫大量增加,很多松毛虫的症状为吐绿水,10 d后多数松毛虫陆续死亡;喷施清水的对照处理虫口数未变,松毛虫死亡率为0。施药后3周观察,5%溴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的处理松毛虫死亡率为98.20%;而2个生物药剂防治的处理死亡率分别为99.3%和99.7%,防治效果达到且高于化学农药的效果;而喷施清水的对照处理松毛虫死亡率为0.27%,表明自然情况下对松毛虫的防控能力弱。由此可知,化学药剂防治可以快速发挥灭杀效果,生物药剂在施药后第2天防治效果不明显,3周后灭杀效果超过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表明生物药剂的控制效果表现出一定的迟效性,最终可达到甚至超过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

2.2 不同防治方法对油松林间其他生物的影响

通过对各处理林间其他生物的调查,结果表明,5%溴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的化学药剂处理林间随处可见到被农药杀死的昆虫尸体,包括瓢虫、蚂蚁、蚂蚱、螳螂等,极少见到存活的昆虫,仅能看到少量从别的林间飞来的蝴蝶、蜻蜓等;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粉25倍液、白僵菌粉剂2个生物药剂处理林间的其他昆虫生物活动正常,与喷清水的对照处理一样,未发现死亡现象。

2.3 不同防治药剂对松毛虫控制效果持续性的影响

施药防治后的第2年,通过对各处理的调查,5%溴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的化学药剂处理林间松毛虫虫口密度平均为176头  株-1,有虫株率平均为98%;而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粉25倍液、白僵菌粉剂2个生物药剂处理的林间松毛虫平均虫口密度分别为15和8头  株-1,有虫株率分别为10.2%和8.6%,均明显低于化学药剂的处理。由此可知,生物药剂防治后可在施药后的若干年仍然对松毛虫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林间松毛虫危害程度轻。

3 结论

为了比较化学药剂与生物药剂对松毛虫的防治效果,开展了对比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的24 h调查,5%溴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可达到较好的防控效果,杀虫率为94.5%;而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粉25倍液、白僵菌粉剂2个生物防治处理的松毛虫死亡率仅为6.5%、8.6%。施药后3周观察,5%溴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的处理松毛虫死亡率为98.20%;而2个生物药剂防治的处理死亡率为99.3%~99.7%。5%溴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的化学药剂处理林间瓢虫、蚂蚁、蚂蚱、螳螂等生物被大量杀死;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粉25倍液、白僵菌粉剂2个生物药剂处理林间的昆虫生物活动正常,未发现生物大量死亡现象。施药第2年经过调查,5%溴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的化学药剂处理林间虫口密度平均为176头  株-1,有虫株率平均为98%;而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粉25倍液、白僵菌粉剂2个生物药剂处理的林间松毛虫平均虫口密度分别为15和8头  株-1,有虫株率分别在10.2%和8.6%,均明显低于化学药剂的处理。

参考文献:

[1] 朱少木,洪宜聪,张华庭,等.应用轻型飞机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试验Ⅰ:喷施四种药剂防治的效果[J].环境昆虫学报, 2007,29(1):21-25

[2] 柯沛强,古锦汉,熊昌勇,等.高效白僵菌悬浮剂超低容量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J].北京农业,2008(21):39-42

[3] 沈金清.4种无公害药剂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15(1):103-106,114

[4] 纪昌艳.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D].武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07

[5] 张享能.4种农药在飞机防治马尾松毛虫上的应用[J].广东林业科技,2006,22(2):54-58

[6] 林华峰,李增智.皖南松林使用白僵菌“带菌越冬”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研究[J].安徽農业大学学报,1996,23(3):411-417

[7] 蔡福水.白僵菌Bbfj菌株和苏云金杆菌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应用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8,35(3):169-173

猜你喜欢

松毛虫生物防治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抑病型土壤文献计量分析
是谁吃了松毛虫
松毛虫防治理论研究综述与防治对策
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松毛虫防治中的作用
蚂蚁大战松毛虫
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辽西地区控制松毛虫大发生的有效途径
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在北京举行
枯草芽孢杆菌BS—8D防治玉米纹枯病的田间试验效果及作用机理
园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分析与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