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开展棒球运动的实现路径研究
2021-09-12严荣荣杨宝雷
严荣荣 杨宝雷
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列举、逻辑分析法对棒垒球运动在校园开展实现的路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其实现路径可通过“体教融合”教育模式、大教育观视域下的促进及体育赛事助校园棒垒球运动的开展,服务全民终身教育的后续延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教育主要发展目标中指出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形成学前、中小学、高校、社会等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其中主要发展战略中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中指出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且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中指出强化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服务功能;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基于此,校园棒垒球因其具有服务全民的终身体育学习体系,能够通过软式垒球、慢投垒球在不同年龄段、学习阶段培养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交流沟通的能力和尊重他人的品质,而受到中小学、高校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成为了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育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而相对于竞技棒垒球,由其衍生出的软式棒垒球和慢投垒球从安全、普及、趣味的角度来讲更适合在校园开展。
当前,挖掘和实现校园棒垒球的服务价值,既是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内在要求。校园棒垒球通过对球场内、外所蕴含的种种伦理导向与规范的阐明,揭示其作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育教育体系新平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我国校园棒垒球运动开展的基本现状
校园棒垒球自在校园内展开系列活动起,就一直受到政府、媒体及社会的广泛重视和关注。
软式垒球于2007年加入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将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地作为试点相继开展了此项目,并多次举办比赛。正式登陆中国,并命名为“软式垒球”。从2006年起为了发展棒垒球正式将软式垒球引进中国,走进了我国部分地区中小学的体育课堂。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多个省市地区中小学将软式垒球发展成为校本课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社团、省市级、全国级比赛;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带动了各地区棒垒球俱乐部的发展。
慢投垒球自21世纪初在我国广泛推广以来,日益得到高等院校及社会大众的普遍欢迎,逐渐成为一项崭新的全民健身运动项目。既成为了高校教学的主要力量,又遵循了高等教育及体育教育的双重规律,构建了实践性教学体系,又为学生及社会人士提供了实践平台。
校园开展软式垒球、慢投垒球促进了棒垒球在我国的发展,能够使棒垒球在不同年龄层得到认识,逐渐将软式垒球、慢投垒球引进成为发展棒垒球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够通过棒垒球的自身特点实现服务全民终身体育学习体系。
2 服务全民终身体育教育理念下校园开展棒垒球运动的路径
2.1 “体教融合”教育模式促进校园开展棒垒球运动
“体教融合”必须改变现有的教育和服务体系、重建学校系统、重组资源、改善教学策略以适应青少年运动员的学习需要和价值倾向。目前我国棒垒球人群达到4100多万,活跃人群近2100万,其中参与者主要分布在运动队、中小学、高校、俱乐部等。体教融合教育模式下,软式垒球在中小学校园中逐渐发展为校本课程。南京工业大学女子垒球队是体教融合“省队校办”模式的典型代表,该队伍多次获得全运会冠军,竞技水平达到顶峰,使体育与教育系统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校园棒垒球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充满阳光和活力,其接受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因此,以棒垒球为媒介,融入校本课程、大学选修课的理念,开展以棒垒球的系列校园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以多种形式,不断进行创新优化,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开展手段。
2.2 大教育观视域下促进校园开展棒垒球运动
现代大教育观有助于我们改变某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对于当前的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高校體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担负着与社会体育衔接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培养体育意识、树立体育观念、养成终身体育习惯、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大教育观视域下开展校园棒垒球,能够促进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阶段;能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新需求;能够解决快速提升高等教育的转变引发大众化进程的新问题。相关部门和组织应组织专家学者根据我国大教育观视域下高校棒球运动的现状制定出短期战略任务及长期任务、总体布局,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校棒球训练体制和竞赛制度。高校棒垒球运动向着全国普及的方向发展,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江苏等地的运动基础较好,随着知名度的提升,各高校陆续开展。
现代大教育观采取全方位、系统论的观点,以哲学等多角度,综合地考察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以分支学科作为基础,逐渐发展为一个整体。它不限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包括家庭、社会等多层次、多侧面的教育观点。很显然,棒垒球中软式垒球、慢投垒球的功能在校园、家庭、社会等多层次的发展,能够真正建立多层次、多侧面的教育方式方法。采取现代化教育手段,并且既从现实又从未来的要求发展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育教育工作。
2.3 体育赛事助校园棒垒球的后续延展
体育赛事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并逐渐参与到体育运动及竞赛中来。要进一步推进校园棒垒球价值的实现,棒垒球的赛事也是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2020年中国棒球协会官网公布年度竞赛计划为22项,除专业棒垒球赛事以外,中小学软式垒球、高校慢投垒球、企业俱乐部联赛也在其中。软式垒球、慢投垒球在校园中逐渐形成了社团(俱乐部)、公益课堂、各级各类比赛等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校园内每年会组织校级联赛、嘉年华等特色主题活动。对此,棒垒球打破了校园常规的比赛形式及比赛场地选择,即能在校园这一环境中进行,又能应切实让学生在离校后,进入企业或其它组织中能参与形式多样的棒垒球赛事中。
慢投垒球的参与者年龄阶段划分较为广泛,它独特的运动特点能够使16-70岁健康人群进行运动,能够在不同年龄阶段发挥它的作用。其发展,不只是校内一方的事情,更是多元主体共同努力的事业,除学校以外,家庭、工作单位、社会也都参与其中,是棒垒球在校园外的延续。目前我国俱乐部联赛组别分为软式垒球、慢投垒球、快投垒球和棒球,因有较多的组织机构组织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比赛,促使参与者有平台施展才华,检验技术水平,从而有更多的人主动参与。
3 结语
校园棒垒球的教育价值,是核心所在。只有坚持其本质,才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学生才能真正从中受益。总的来说,全国棒垒球呈现赛事数量、参赛队伍以及人口越来越多的局面,足以证明我国棒垒球正处于极其频繁和蓬勃发展之中。棒垒球在我国中小学、高校、社会群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了校园教育和体育的相互融合,改变和实现了教学观念、制度、管理、训练科学化、学训矛盾等有效的发展,从而促进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育体系的全面发展。
基金项目:省职成教学会规划课题(azcg56)阶段性成果;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体育赛事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促进研究-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编号:YJY-2020-1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