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联动发展的困境与策略探究
2021-09-12尹文婷
尹文婷
家校社协同联动模式是我国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研究。家校社体育协同联动发展主要面临三方问题:(1)家校社联动专项政策缺失,导致协同发展无政可依;(2)家庭学校社区基础差,导致协同发展根基薄弱;(3)家庭-学校-社区交流凝滞,导致协同发展融合艰难。从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家庭与社区及社会关心四方面提出解决策略以求改善家校社协同联动发展的不良现状,为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提供可行路径引导。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至2030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的目标。李小伟在总结当代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理念时表示:“当学生体质下降的时候,不能仅追究学校和家庭的问题,各级政府也应当加以反思,青少年的健康应该由学校、政府、家庭、社会形成一个合力来解决,缺一不可。”2018 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要形成全社会“共担责任,形成合力”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共同责任机制体制。所以,要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应凝聚家庭、学校、社区三方协同共生力量,优化家校社协同联动发展模式提高体质健康达标率,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问题。
1 家校社协同联动发展的现实困境
1.1 家校社协同政策执行困难,落实举步维艰
国家法律政策是强制执行,为解决社会发展中某领域某个区域中的具体问题而制定的具体政策或实质政策。十九大以来,国家相继颁发多个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政策,但家庭、学校、社区各自方面的体育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家校社协同发展难以具体推进。2020年12月12日,《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在华东师范大学正式发布,旨在为全国的学校、家庭、社区以及有关部分提供一套系统完善且兼具操作性的体育健康促进实施策略。但是其配套政策仍有缺失。例如,每年频发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由于没有针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责任划分的法律法规,我国学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仍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依据“过错原则”将责任划分于学校。另外,《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政策制度多次倡导要以政府主导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基础活力,建设一个政府支持、社会积极参加的多元化体育产业模式。但目前国家层面对于体育公共服务的政策仍多数为内嵌于体育综合性政策文本之内,难以全面系统指导地解决体育公共服务工作中的复杂问题。
1.2 家庭学校社区基础差,导致协同发展根基薄弱
第一,家长对体育的支持度和参与度低,家庭体育环境氛围较差。家长在家庭体育中的意识不强、责任感不强和代入感不强。大部分家长对体育参与停留在观念支持层面,缺少实际的行动表率,仅有73.9%的家长可以做到对学生体育的支持和自身表率;第二,社区体育缺少专业的体育指导教练,大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以退休老人居多,一项對170个体育社团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81个体育社团没有专职人员,占比高达47.65%;第三,社区体育志愿者以社会工作者为多,学生志愿者主要为体育院校学生,社区体育志愿者人群呈现出中女性多,中等学历多,中低收入的特点;第四,社区体育场地不规范,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大量学生回归社区后的锻炼,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还处于向学校体育场地、社会盈利性体育场地及其他公共场所“索取”的境况。家庭体育环境差及活跃低、社区指导业余化、场地流失严重导致家校社协同发展根基薄弱。
1.3 家庭-学校-社区交流凝滞,导致协同发展融合艰难
家庭、学校、社区之间交流凝滞,难以达到各因素融合的最大值标准。究其原因,第一,家长对体育教育的偏见以及对身体健康的认知误差阻碍“家-校”交流。家长错误的认为学生的体育教育只是学校教育单方面的责任,无法给予子女心理支援、满足其体育锻炼过程的物质需求;第二,家校之间合作因协同制度的欠缺、多方漠视、协同方式缺乏、主体偏移的等多种原因,学校方面仍缺少家校合作制度、双方工作成效的保障机制;第三,社区体育、家庭体育参与协同治理的积极主动性不强。据调查统计显示:“所在社区与学校经常开展体育联谊活动”的比例仅为 8.7%,而“从未开展体育联谊活动”的比例高达72.2%;第四,学校、社区体育管理体系协同度低,学校体育管理隶属于教育部,而社区体育管理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工作交流时存在领导组织的差异。
2 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推进体育教育的运行机制
家校社协同促进中小学体质健康的发展模式以学校体育为主导、社区体育为依托、家庭体育为基础。学校为青少年的体育教学、训练和体育赛事提供优质的资源保障,家庭为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提供亲情支持、社区体育指导以及场地设施,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绝不是任何一方就可以单独达到最优的。终身体育的形成是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在体育空间上的有机联系,共同作用于个人,影响着个人,通过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体育,促进人们身心和谐发展。
2.1 以学校为主导,充分动员家庭教育力量
第一,学校方面可成立体育指导小组、学生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组织,在学生家庭方面成立家长体育委员会、家长体育学校、家长体育志愿小组等组织服务学生、家长;第二,学校通过布置适量时间和强度的“体育作业”形式,要求学生家长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相互鼓励,共同提高;第三,学校开展互帮互助活动,深入到家庭帮助体育锻炼有困难的家庭,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第四,学校和家庭方面形成长期、深入、全面的信息共享平台,学校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成绩,尝试构建体育动态追踪平台,家长可以向学校反映学生校外体育锻炼情况与效果,具体可以包括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体育锻炼兴趣等信息;第五,学校定期和家长开展体育知识宣传文化周,体育知识竞赛、家校结合的体育运动会等活动,让家长切身参与到学校体育活动中;第六,建立线上锻炼平台、线上辅导组织、线上体质监测与反馈平台等系统,利用微信、QQ、钉钉、腾讯会议等通信软件形成线上和线下相互结合的模式。
2.2 以学校为主体,优化社区体育参与路径
第一,社区方面可成立街道体育小组、社区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指导小组等组织促进群众体育活动次数,吸引学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第二,学校可以利用场地的便捷,合理的规划场地的使用。学生入校前和下学后,学校场地可作为周边群众晨练和晚上活动的场所,主要以学生、家长为服务对象,做好活动安全保障与时间监管;第三,在周末、节假日等相对较长的场地空闲时间,学校和社区可通过学校社区沟通小组,相互协调,共同组织体育活动,主要以社区成员的选择意愿为主,举办体育运动会、体育器材参观学习、体育文化宣传、体育名人交流等活动;第四,社区可成立校园体育观摩团,作为交流生参加报名学习学校体育课堂学习者,跟随学校体育课堂学习技能;第五,有高水平群众可以申请和学校体育老师共同完成体育课的教学,相互学习促进。
2.3 家庭、社区智慧融合,协同助力体育参与
第一,社区做好体育宣传工作,建设体育文化角。定期更新板报、发放体育类报纸、推送体育公众号营造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文化氛围,让居民深刻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好处;第二,鼓励社区成员参加体育活动,大力开展体育竞赛活动,设计以家庭为单位的体育项目,促进家庭团结,营造家庭体育锻炼环境;第三,开设体育指导培训班,让体育基础薄弱的家庭成员有地方学习,有人指导,让社区的学生在家门口就有专业的指导老师;第四,开设社区体育课堂,鼓励家庭成员参加,比如运动训练、运动损伤与康复等高实用性课程,可向参于学习并达到学习要求的人颁发证书,聘请优秀结业者作为社区体育服务的工作人员;第五,成立社区体育关爱组织,对运动特别困难的人群给予“多对一”的精准帮助,特别是严重肥胖、残疾、孤寡老人类人群;第六,帮助家庭购买体育类期刊、体育健身器材、体育比赛门票等;第七,組织观摩体育场馆、体育科技创新、体育表演、体育舞蹈活动。
3 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体育教育的良好环境
体育不仅是一种运动,一种教育,更是一种精神、习惯和生活方式,一个国家体育的发展是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参与的。首先,在国家层面,相关政府机构制定正式的文件法律,以国家力量推动体育改革与发展。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联和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我国关于家校社协同联动发展的集体实施政策却寥寥无几,希望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相关政府机构可以尽快的完善该方面政策,形成体系化指导。其次,政府应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动员更多的科研人员加入到体育领域的研究,促进体育新时代创新发展。最后,提高社会公民体育意识,增强体质健康锻炼。据2021年4月23日《新闻1+1》:学生体质健康,关于“未来”报告结果显示:2016-2020 年小中大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不及格率依次提升,大学生不及格率约30%。社会健康问题迫在眉睫,全社会应高度重视体质健康,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以社会力量共同支持体育,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国民体质健康水平。
4 结论
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应充分发挥家校社三方各自的优势,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为目的,通过制定家校社协同合作政策、树立家校社合作平等观念、完善家庭—学校—社区三者之间的组织、强化家校社合作的主体地位、增强家校社合作的协同创新能力等方法解决目前家校社联动政策执行落实困难、家庭学校社区基础差、家庭-学校-社区交流凝滞等问题,营造社会广泛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体育文化氛围,实现建设体育强国目标。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