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英合作培养国际会计人才的探索

2021-09-12王新哲胡晓弦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9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王新哲 胡晓弦

[摘 要] 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成为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会计专业中,采取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能够使培养的会计人才更具国际视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聚焦广西民族大学会计学中英合作办学项目,对国际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探讨,从专业培养目标入手,提出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并从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保障措施进行探索与改革,以期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就业率,为国内外输送所需的高质量国际化会计人才。

[关键词] 会计专业;中英合作办学;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重点课题“基于OBE理念的边疆民族院校经管本科类专业国际合作育人模式的改革与探索”(2020JGZ113)

[作者简介] 王新哲(1964—),男,河北任丘人,博士,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与国际合作研究;胡晓弦(1997—),女,河北邯郸人,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19级国际商务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合作与企业国际化运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9-0017-04      [收稿日期] 2021-03-10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准则、能够参与国家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由此可见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中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专业作为国内外人才需求较大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是否成功就显得尤为重要。广西民族大学的会计学中英合作办学项目一直走在改革的前沿,学校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高校中具有先创性与代表性。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深入推进与实施和广西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笔者所在院校会计本科人才国际合作育人模式的改革与拓展也势在必行。

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文聚焦于广西民族大学会计专业中英合作办学教育项目,从中发现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所在,经深入分析研究,为其发展壮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进一步完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深化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改革,为丰富和拓展我国高质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支持[1]。(2)实践意义。本文站在会计专业的角度,对人才需求加以分析,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从实践上看,这项研究一方面对广西高校中外合作辦学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管理、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有利于对培养的人才在国际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也是服务广西新发展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经济与管理人才的需要,而且对地处边疆的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亦可为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举办者提供发展策略选择,培养出国家所需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都对国际化复合型会计人才提出了更广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张仲元,王开田,2020)。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国际化会计本科人才是当前会计本科教育的工作重点(田园,王沁文,2019)。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通过中外合作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整合中外教育资源,发挥中外教育优势,从而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顾香,2020)。而且,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将会是中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中国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实现方式之一,其中合作办学尤其是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将会有力地提高中国大学自身水平和国际竞争力(Gerard A. Postiglione,2009)。但传统的会计教育课程内容过于局限,并忽视了职业能力尤其是通用能力训练(Albrecht,Sack,2010)。并且我国高校原有的教育体制与国外教育模式存在差距,以及新旧教育观念的相互撞击(于源,2020),随着会计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深入发展在如何优化国际化会计课程体系、协调中外会计教师的专业教学、提升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周昀,2013)。

综上,国内外对中外合作培养国际会计人才的研究不断增多,这些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分析视角。但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的理论研究和现状陈述,对培养国际会计人才实践的模式探索介绍较少,本文将在此方面加以补充。

二、中英两校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路径的实践

(一)项目背景与教育学制学位新模式

广西民族大学和英国斯泰福厦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从2012年开始招生,是广西高等教育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发展与欧美国家教育合作与交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之一[2]。该项目目前已成为广西中外合作办学教育面向欧洲的一个重要窗口,强化了与英国高校的合作,促进了中英两国的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结合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和本专业实际,本专业执行4+0培养模式,即四年均在广西民族大学学习,学生达到中英双方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将分别获得广西民族大学颁发的会计学本科毕业证书、管理学学士学位证书和英国斯泰福厦大学颁发的会计与金融学士学位证书。

(二)课程体系的国际化特色

采用英国斯泰福厦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和教材,2/3以上的专业核心课程由英国斯泰福厦大学任课的教师授课,全英语教学。突出强化双语教学和直接学习国外会计专业课程的特色,科学严密地编排教学计划。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英文水平,尤其是提高了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且根据入学学生英语能力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培养方案,体现了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基于会计专业群改革实践教学的探讨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