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分析
2021-09-12
从 2010 年起,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各个行业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微课、慕课(MOOC)、翻转课堂等。从百度指数关键词搜索趋势可以看出,2011到现在,大众一直保持着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密切关注,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在2014、2015两年间开始频繁出现,进入人们的教育视野,在2020年上半年出现高峰,尤其是慕课的日搜索量曾近30000次,远远超过其他词条。除了百度搜索量的增势,人们还在贴吧建立社交群体,针对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重点难点进行交流和切磋。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认知正确,学习意愿强烈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超9成的老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是教师能力的必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教学技术相比,不少老师持现代教育技术效果更好的态度。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老师都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核心价值,超半数的老师认为在未来,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会代替以粉笔黑板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技术,并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学习意愿,愿意一直学习教育技术、新兴软件等用于提升教学。
当下不少学校存在重技术轻效果的问题,片面关注教育技术的应用,认为只要使用信息技术就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教育技术并不等同于信息技术。老师们对此认知较为正确,80%认为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只是起辅助作用,教师个人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和教学過程的反馈等因素也十分重要。
教育技术学科属性明显,
学段属性近半数持不明显态度
超8成的老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与学科属性有必然联系,由于不同学科需求不一样,对教育技术的应用频率和类别也会有所差距。例如数学教学,图形与几何方面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老师常会使用的是几何画板,它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化形象为直观,化静止为运动,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脑海中的立体建构,展开探究性学习。相反,自然科学类老师可能更愿意通过实验的方法直观呈现,让学生动手来加深知识点的记忆。不过,教育方法因人而异,没有绝对性,老师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比于学科属性,教育技术的学段属性不太明显。近半数老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与教学学段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即教育技术应用的多少、强弱并不会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增加或者减少。
教育技术能力发展趋于均衡,
70后、80后成为教学参赛主力
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反映出教师的具体操作能力以及教学设计水平,而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而呈现出差异性。由于各地人口分布不均衡、经济发展不平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平衡、学校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使得我国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应用仍处于不均衡状态。近年来,国家在不断加强教育信息硬件设施投资和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切实提升教师的信息技能实践水平。2019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意见》,着力推动全国中小学教师 (含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研结果显示,城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差距有所减小,超6成参与调研的乡镇教师表示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设备进行教学活动,对QQ、微信、腾讯会议、钉钉等操作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网课教学。
去年,由于疫情,全国各地的学生都经历了一段难忘的网课时光,也在网上涌出了不少关于网课的搞笑日常和吐槽。对于学生来说,这是难忘的,而对于老师来说,这是难教的。不少老师感叹自己“年事已高”,年龄越大,授课难度越大,相比于毫无压力的90后,40%的60后和50%的70后老师在学习新技术授课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吃力。不过,老师们在参与教育技术类比赛活动方面毫不逊色,参与调研的老师中,超8成的70后和超7成的80后参加过比赛活动。根据词条分析,比赛主要有微课大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还有地区性优课评比等。相反,90后老师和80后的部分老师因为教学经验的不足,更喜欢将教育技术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备课时利用网络检索教学需要的相关资源,利用教学相关资源进行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思等方面占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