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宪法教学,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新模式

2021-09-12王谨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2期
关键词:宪法爱国主义制度

王谨

[摘           要]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也因此备受关注。高等职业院校宪法课程是站在国家根本法的高度,全面系统地阐释我国基本制度与运行机制的课程,探讨宪法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与基本路径,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关    键   词]  宪法教学;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制度认同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206-02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十分关注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而大学生是将来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加强这个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实施纲要》同时提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要区分层次、区别对象,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1]

因此,当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从实质上讲是一种国家认同教育,需要建立在公民对国家历史、基本国情和制度的了解和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国家认同的核心则是对国家制度的理性认识与认同,从这一角度出发,本文认为,培育国家制度认同与自信是最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宪法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宪法课程堪当爱国主义教育重任

首先,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各类课程中,只有宪法课程能够全面系统地阐释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及其运行机制,“更重要的是,宪法不仅是一部最高法,更是一个创立国家和社会秩序、规定政治整合的综合性蓝图,是一国国家价值的宣示”[2]。因此,培育大学生对国家制度的认同,只有宪法课程最适合担此重任。

其次,宪法课程对促进大学生对国家制度的认同,具有天然的说服力和权威性。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推进,法治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宪法教学从法律角度出发,站在了国家根本法的高度,从而避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理论抽象性、官方语言性的缺憾,这是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能够更好地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最后,宪法教学更符合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和认知规律。无论是中小学阶段还是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均是主要通过“两课”或其他爱国主义教育等形式完成的,其思政教学内容都存在理论性强、重复性强、政治色彩浓厚的特点,很难满足学生的期待和需求,而且缺乏对国家基本制度的整体性、系统性的教育。在依宪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如果尝试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宪法课程,则既能够呼应国家发展的整体需要,又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良好的接收效果和教学效果。

(二)当代大学生国家制度认同状况分析

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制度的认同态度,一方面能够反映现实社会的制度认同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于国家制度缺乏认同的主要表现为:对我国的政治制度的规范性和优越性缺乏认同和自信。众所周知,我国的政治制度与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存在著极大的区别,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比“资本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比“议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对比“多党制”或“两党制”等。近代有一段时间,由于我国制度、经济技术的落后,很多人会天然地认为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优越于我国,尤其是在面对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大学生通常会进行感性判断,一部分大学生最终会将问题矛头指向党、指向政府、指向国家的政治制度,而不是冷静、理性地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这样的思维定式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他们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是缺乏认同和自信的。

从影响大学生国家制度认同的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则有以下几个原因。

1.当代大学生相较于“70后”“80后”的大学生是比较特殊的,他们出生时,我国已经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国家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他们对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条件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改善没有深刻的感受,因此,对于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也缺乏客观、理性认识。

2.以英美国家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依靠他们在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地位,到处兜售“西式民主”,如美国的“民主制度输出”。这些思想和负面信息均对大学生的思想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使大学生难以形成坚定的制度认同意识。

3.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尤其是民主法治建设方面还不甚完善,存在很多需要改进与健全的地方,一些西方反华势力则借机制造谣言抹黑中国,这些负面信息对大学生思想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出于对所谓“完美政治制度”的期望,大学生极易对我国的政治制度乃至社会制度产生失望情绪,从而降低我国政治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3]此外,由于大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缺乏充分了解和客观把握,致使他们不能正确理解政治制度的各个发展阶段的艰难性与曲折性,容易拿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与我国进行简单类比,认为我国的制度和发展道路不如西方发达国家,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猜你喜欢

宪法爱国主义制度
道县:学校宪法宣传教育全覆盖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2018年3月26日 《光明日报》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宪法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四部宪法
某些单位的制度
宪法解释机制专题研究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