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听障生专业课程教学研究

2021-09-12严爱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2期
关键词:产教专业课程院校

严爱芳

[摘           要]  新时代背景下,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高质量、高水平人才的培养进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下的深度融合,这正成为推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深入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简单阐述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侧重以高职院校听障生专业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听障生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以期可以为听障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升听障生的生活质量,使其平等地享受应有的教育权利。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听障生;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154-02

残疾人教育作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党、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1]。在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高职院校积极推进残疾人教育工作,努力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就业质量,以期使其获得与其他人相同的教育权利,平等地参与到社会当中,获得生存和发展能力,参与到社会发展和祖国建设中去[2]。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积极推进听障生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为听障生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机会,助力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

产教融合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專业优势与企业的产业资源优势建立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3]。对高职院校而言,产教融合的重要意义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产教融合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激发创造良好的条件;(2)通过产教融合可以有效地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团队的水平,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建立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3)通过产教融合可以在促进教育改革深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供给优秀人才;(4)通过产教融合可以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4]。总之,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企业都应抓住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利好政策和大趋势,实现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层面的深度协同。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听障生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建议

在阐述产教融合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听障生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育人成才的职业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在开展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更要关注学生个体人格的塑造以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在促进听障生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育人成才的职业教育理念。具体而言,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听障生在心理层面和生理层面,相比其他学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忽视了听障生群体在心理和生理层面的缺陷,偏离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此,高职院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听障群体而言,其缺陷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要想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重视培养他们的个性,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特殊学校的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将听障生培养成个性全面发展的人,而不仅仅是“残而不废”。听障职业教育可以根据听障人群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制订“挖潜补偿,育残成才”的策略和目标,尝试通过挖掘听障生的潜在优势补偿听力上的不足;在教学方面,教师除了要向他们传授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应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生存能力以及道德素质等,让他们逐渐成长为乐于合作、善于交际,具有创新精神,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全新人才,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方向。

2.关注听障生的创新能力培育,塑造听障生的完整人格。传统以技术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听障群体身体上、心理上的缺陷和障碍,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也是导致听障生毕业之后难以适应岗位需求,就业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5]。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教育的目的之一。其中,培育创新能力既是个人能力的一种表现,又是人格特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反映,只有个性得到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能称之为“全新的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然要做到存异,促进学生发展个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人格才是健全的。

(二)注重学生领悟与实践探索的紧密结合,构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高职院校听障生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实现主观意识和个体活动的有机统一,个体情感与认知活动的有机统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而最大限度地弥补自身缺陷。为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当构建起主观能动与客观引导相结合,适应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而言:

1.注重专业课程中学生的领悟。其中,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领悟。领悟是学生展开后续探究创造活动的基础。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观摩教师操作、认真观看视频等方法学习重点知识和技术要领,而这些知识要领恰好又能够为学生后续的操作提供理论支撑,让学生的思想和认知在不断领悟新知、实践验证、提升自我的过程中得到升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猜你喜欢

产教专业课程院校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