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脱贫背景下高校“以资助促育人”工作理念研究

2021-09-12侯睿贺剑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1期
关键词:立德资助精准

侯睿 贺剑

[摘           要]  在国家实现全面脱贫背景下,把习近平总书记“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运用到高校资助育人实践中,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在“‘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巩固好扶贫成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思想指引下,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脱贫”的实践要义,指导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意义深远。

[关    键   词]  精准脱贫;高校;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1-0030-02

一、在國家全面脱贫背景下,高校实施资助育人的现实意义

(一)实施资助育人,是国家扶贫战略赋予教育工作的新任务

国家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学生资助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之中,这为高校资助育人提供了政策保障。高校发挥自身作用,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有机结合,建立国家、学校、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资助工作体系,形成了帮扶—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实现了由资助育人向“立德树人”的新跨越。

(二)实施资助育人,是维护社会和谐、促进教育公平的新要求

资助育人对维护社会和谐、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已经被社会所证实,也被人民群众所公认。作为承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好社会稳定,促进教育公平。家庭经济贫困学生不仅面临经济困难,还因国家教育基础不均衡,造成了知识“欠账”。这些经济和知识“双困难”学生,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困惑、自卑、焦虑、封闭等心理。如果不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不仅会面临辍学,造成新的贫困群体,还会因此诱发事故和案件,甚至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生活秩序,给校园安全和社会稳定埋下祸根,还会干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只有构建科学、系统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教育公平政策落地落实。

(三)实施资助育人,是高校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新内容

随着世界格局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影响力加剧,运用新举措,应对新变化是深化经济体制、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要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就要适应社会发展新需求,就要把“立德树人”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有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这艘超级巨轮定航把舵,还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去完成。高校作为人才高地、科技圣地、文化聚集地,只有把每一名学生都培养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者,才能践行党对高校的政治要求,才能建成世界一流的中国大学。

(四)实施资助育人,是确保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的新路径

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数来自经济落后、文化教育基础薄弱的地区。用知识改变命运,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是他们的渴望。党和政府把改变经济贫穷落后地区面貌,作为党执政的第一要务。这样资助力度、广度、覆盖度,是任何经济发达、科技进步的资本主义国家无法比拟的。资助育人不但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带来新希望,而且给中华民族振兴增添新活力!

二、国家全面脱贫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应树立的工作理念

(一)坚持把精准资助作为育人内容

精准资助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实践及运用。把“立德树人”思想贯穿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是对育人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解决资助理念与育人理念不同步,资助工作不均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方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不让每一名因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失学是党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面对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实现全面脱贫的大好形势,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与时俱进、超前谋划、精心施工。用“精准”指导资助工作全过程,用“精准”检验资助育人新成果。

(二)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要求

学生资助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高校的延伸和深化。构建以人本为主线,以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为目标的育人模式,就要坚持经济资助与人本教育相结合、物质抚慰与精神疏导相结合、勤工助学与自强自立相结合、诚信教育与感恩教育相结合、社会实践与能力提升相结合、育人环境与成长环境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本育人网络。把资助工作做成让学生充满人文情怀、充满关爱感恩的暖心育恩工程。

(三)坚持把法治思维作为育人保障

首先要转变学生资助传统模式,建立以法律责任为导向的资助育人新机制,用法治对育人工作进行保障。其次要提升资助人员法治素养。承担与资助工作相关的人员要认真学习并自觉遵守法律,服从法律权威,格守法律底线,规范权力运行,运用法治理念解决资助中的问题。再次要重塑公平、公正、效率。通过多种方式保障学生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要探索阻断“贫困文化”代际传递的对策,确保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大化。最后要鼎力精诚合作,确保资助工作可持续。针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调研,提出与学生资助育人相契合的对策建议,以法治形式保证学生资助工作有序实施。

(四)坚持把教育为本作为育人理念

学生资助育人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在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把大爱教育融入教育工作全过程。要发挥校园文化资助育人的主体功能。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自强、自立、自信,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事业成就人生。引导学生增强集体主义观念,让学生学会团结、共处、忍让、进步,学会认识自己,学会融入社会。负责学生资助工作人员,要把关心、关爱、关注受助学生作为职业道德,尊重他们内心的感受和隐私,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营造平等、和谐的资助氛围,让受助学生从内心激发诚信、感恩意识。

猜你喜欢

立德资助精准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