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校建筑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实践与探索

2021-09-12汤恩斌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2期
关键词:职校专业课程课程标准

汤恩斌

[摘           要]  针对中职校建筑专业课程中实施思想教育进行问题分析,探索与实践以建筑CAD课程为例的建筑专业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路径与方法。实践证明,通过对建筑CAD课程的教学背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全过程融入思政教育,才能加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建筑人才的培养,才能把建筑安全问题控制在最小化,进而保证建筑行业朝着更理想的方向发展。

[关    键   词]  建筑专业课程;思政课程;建筑CAD;融合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070-02

中职校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习技能本领的主渠道,是学校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阵地。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育人的阵地并不只是在思政课程上。要强化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教师的作用,促进專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教学的融合实践与探索,切实增强育人实效。

一、建筑专业课程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建筑专业课程教师对思政课程的意识不强

建筑专业课程教师作为课程融合的关键因素,他们的思政理论水平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大多数建筑专业课程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及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政治立场,但是缺乏对思政理论知识的研究,缺乏思政理论的教学经验,从而对专业课程实施思政理念的理解不充分,对两种课程融合的融合存在困惑。因此,为了更好地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建筑专业课程教师应加强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的提升。

(二)中职校建筑专业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不强

中职校教育的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到校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习技能,便于走上社会后有一技之长,故在教育过程中重技轻德的现象普遍存在,这部分学生对“灌输式”思政课程教学不感兴趣,而大多数思政课程教师课堂缺乏新意,教学形式单一,没有和专业课程相结合进行育人。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说,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要,使得学生感觉思政教育假、大、空,内容枯燥乏味。因此,他们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很多学生反馈只是单纯为了应付考试,故无法达到思政育人的预期效果。

(三)学校对两课融合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下,中职校不论是中职生还是高职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以培养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强调职业技能的重要性,以凸显与高校复合型人才的竞争优势。正是在这种“功利心”的趋势下,出现了轻思政的现象,专业课程只讲解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忽视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教育,导致学生对自己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认识不足。

二、建筑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的必要性

在立德树人背景之下,建筑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融合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授课,教会学生的不仅要会算、会测、会绘等专业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诸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筑不同于加工机械零件,加工机械零件时做错一步,可以重新加工一次,代价很小;建筑工地哪怕是一个材料不合格,将会造成整个工程停滞乃至成为“豆腐渣”工程,代价相当大。所以更应在专业课程中结合相关知识加强对学生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建筑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实践与探索——以建筑CAD为例

建筑CAD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实践与探索需要加强教师对思政能力的培养,更需从课程融合的教学背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进行深入实践与探索。

(一)课程融合实践的关键因素——教师

建筑CAD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既要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还需融合思政课程内容,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的成就,提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让学生了解我国建筑由古到今的特点,提高文化自信。从识图的角度让学生明白建筑CAD课程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位置,通过多种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爱国、爱社会主义、爱校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课程融合实践的教学背景研究

课程融合实践与探索的教学背景研究应从对建筑CAD课程标准进行研读、解读并处理建筑CAD教材,还应对学生进行分析。

1.研读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建筑专业中,高职课程标准近些年在不断更新修订,制订授课计划前,任课教师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不单单要研读建筑CAD课程标准,也需要研读与之相关的专业课课程标准,因为它们同属一个专业类别,彼此之间有相互联系的地方。对于课程标准而言,可以理解为教师在授课中应教授给学生专业知识的最低要求,而作为任课教师,应在每学期根据最新的课程标准修订建筑CAD授课计划,调整育人目标。

2.解读处理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体现着课标的理念和相关要求。在授课前,教师需要阅读并处理教材,更确切地说需要对教材进行解读,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时下,建筑CAD教材采用项目式,对知识体系的建构比较完善,从软件的使用到建筑平面图、立面图以及节点详图的绘制,无不体现各种技能知识的建构。作为建筑CAD专业课教师应展现“教师核心素养”,那就是重构教材案例,加入思政教育,使教育更具“温度”。

猜你喜欢

职校专业课程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