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育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1-09-12娜茜泰翁智齐志远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工科产学研协同

娜茜泰 翁智 齐志远

摘 要:教育部提出的新工科建设中,其人才培养的目的之一是培育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加大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支持力度。本文针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育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初步探索,探讨了当前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产学研联合育人过程中面临的瓶颈,着重给出了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升级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工科;产学研;地方高校;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8.4;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08-0092-04

1 研究背景

“十八大”以来,国家先后发布了一系列重要发展战略,包括“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偏离工程实际需求,教学模式与理念陈旧、工科教师缺乏工程应用经验与背景,限制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问题,并造成脱离产业创新需求的现状,教育部和相关高校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理念。新工科的基本内涵和理念主要是:以立德树人为主要思想引领,以积极主动应对中国时代发展变化、塑造未来为主要发展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建设途径,培养一批面向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1]。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多个行动指南。根据“复旦共识”,新工科的专业建设需满足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下新兴产业的發展需求,需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与新兴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天大行动”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目标、改革理念、学科新结构、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新工科分类发展新体系、学科建设新模式,积极与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的发展融合,并制定了八条行动路线。“北京指南”先后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以及《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通知,全力支持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进程[2]。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深入发展,2021年教育部建设工作计划要点明确指出[3],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开展专业三级认证,推进新工科建设;加大特定学科领域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实施和支持力度,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入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工作;加快国家前沿科学研究中心建设,围绕国家战略攻关急需技术领域新建若干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在新兴交叉学科、薄弱学科和关键急需领域布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加强高校科技基础设施和条件保障类基地建设等等。这一系列计划部署要求新工科建设下,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强调产学研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新工科建设,是对产业经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涌现的积极回应[4]。自新工科建设行动实施以来,中国创新资源投入持续增加,知识创造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创新绩效日益显现,创新环境显著改善。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在2021浦江创新论坛上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0》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世界第14位,科技创新能力快速稳步提升,是唯一一个进入前15位的发展中国家,与英国、芬兰、法国、爱尔兰等排名前列国家之间的创新实力差距进一步缩小。然而这还远远无法支撑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升级转型。因此,提前进行人才布局,培养新经济急需的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跨界整合能力的人才,已成为当前的紧要任务[5]。

新工科建设要求复合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引领未来工程需求的新素养,具有创新前沿意识和全球视野,以及优秀的职业操守和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具备多维度交叉学科的大工程系统观,掌握持续学习以及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引领技术进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新工科背景下,基于产学研融合的联合培养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大工程观与创新研发能力,持续跟进新兴产业的新技术新科技。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联合培养的人才质量,能充分发挥理论教学、实践生产和科研资源等三方面的不同优势。通过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实现共同研发、共享成果,实现高效企业研究机构的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形成从人才培养、生产开发、到科学研究为一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是实现新工科建设教育目标的重要方法,已成为普通本科教学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重要形式[6]。

2 产学研发展现状

作为较早开展产学研合作教学的国家,美国形成了“以高校为核心、以高新技术园为依托”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日本借鉴美国的做法,实施由政府主导、校企深度合作、中介机构参与的“技术创新立国”新战略,包括委托研究模式、共同研究模式、科学城和高新技术园模式等。德国倡导以企业为主导的“双元制”产学研模式,注重开展以企业为核心的市场化、产业化、商品化的研究开发项目合作。英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沃里克模式和教学公司产学研合作模式,并设立向企业界转让科研成果的盈利性专门机构,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源动力[7]。

近年来,随着新工科建设发展,国内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在产学研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深入探索和研究,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新工科”建设的产学研合作实践模式也不尽相同。现有的创新型人才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主要分为:

(1)高水平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包括:“跨专业间”的复合模式;“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复合模式;“学科交叉”复合模式[8]。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许多综合类高校中已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具备学科综合优势和学科交叉优势的综合类高校,可充分发挥传统工科与其他优势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复合型教学模式,实现侧重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

(2)创新型工程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包括:“院际合作”“校际合作”“校企业合作”培养模式;“专业文凭+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培养等多元模式[9]。对于工科优势高校,本身具有宽广的新兴科技、新兴产业、新兴企业相关资源与背景,探索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基于院际合作、基于校际合作、基于校企合作、基于国际合作的工程科学人才培养积极性。

(3)高技能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包括:“校企业合作”培养模式;“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模式;“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具有区域资源优势的地方高校应积极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科研单位合作,着重服务于区域新经济的现实急需,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对接,注重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努力打造地方优势学科和地方特色专业,以培养能够与地方企业零距离接触的应用型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产业人才为主。

3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育人面临的瓶颈与挑战

当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改革中,未充分考虑普通地方高校的校情、地域特点等实际情况,并未从可行性、前瞻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思量,未提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的,具有专业和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存在的问题如下:

3.1 学科专业建设与新技术新产业的适配度

“天大行动”中指出,到2020年直接面向新经济的新工科专业比例要达到50%以上。新工科建设的提出,引导学科专业的变革与调整。同时新兴企业的逐步崛起、传统企业的发展转型,企业内发展战略规划需求对高校学科专业改革也产生了促进作用。此外,研究机构服务于解决全球化的共性问题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利益的重大科技攻关和研发,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工科专业建设中学科变革与调整的方向。因此,把握学科专业建设方向,提高学科专业改革建设与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的适配度是产学研融合发展必须要积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3.2 高校、企业与研究机构的融合度

过去的产学研融合一般以高校为主体,企业或科研机构为附属的的模式来进行联合育人。由于企业或研究机构处于附属地位,同时缺乏配套的利益保障机制,导致企业或研究机构在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营上积极性差,往往采取简单的、低效的实地参观形式应付了事。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参与意愿和参与融合度直接影响产学研协同的人才培养质量,被动的参与造成联合育人效果甚微。因此,产学研中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一定的提升,必须强调企业和研究机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真正参与到联合人才培养过程中,从课程建设到工程實践,再到学生成绩评定的各个环节中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融合。

3.3 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和监管度

产学研融合中有三方主体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因此,三方主体的运作离不开地方政府的调控和监管。地方政府作为推进产学研融合的最大保障,应积极推进相关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10],提高三方的积极性,为联合人才培养铺平道路。此外,地方政府应监督和指导三方在联合育人过程中的规范行为,同时对于联合人才培养成果的评定标准也需适应当地经济需求,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产学研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4 产学研合作动机刺激机制的建设度

一方面,新兴产业内产学研协同育人的门槛高,前期投入大回报小,若没有相应激励机制,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参与意愿较低。另一方面,很多高校的绩效评定仍以纵向项目和高水平论文为主,忽略与企业和研究所横向项目,影响了教师发挥创新能力的积极性。而且一部分在校教师缺少与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接触与合作的有效途径,缺乏锻炼创新能力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机会。因此,产学研合作中从高校的刺激机制到企业研究机构的相应刺激机制的建设度也是制约协同育人成果的因素之一。

4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改进研究

4.1 构建科学合理的地方特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首先,进一步优化“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创新教育”的四级课程体系[11]。注重分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中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否与地方龙头企业、地方特色新兴企业的需求相吻合,不能“随波逐流”。同时重点分析学科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过程中,传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环节中的应用技能的互补和衔接程度,避免产生“纸上谈兵”。此外,关注创新教育课程的建设,培养学生基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新工科建设下创新思维的培养必然涉及到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要培养学生勇于主动探索新技术新方向的意识。另外,从通识教育到创新教育整个课程体系中,始终贯穿工程素质培养,从接触专业开始便感受到强烈的工程教育氛围,注重“大工程观”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融合。

4.2 构建不同专业校企研究机构协同育人培养体系

如今,对于西部地方高校来说,学生趋向于往沿海和一线城市进行学术深造。对于地方企业,人才流失的现象也十分突出,新兴工程人才需求强。同时,一般应届生进入企业或研究机构后,需要很长的适应与学习时间才能胜任工作岗位,一定时间内无法实现企业的绩效目标或无法跟上研究所的科研计划。因此,针对企业和研究机构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通过产学研协同培养,企业和研究机构要更加彰显主体作用,并深度参与育人活动可以开设复合地方新兴产业特色的课程,同时工科学生可以从大一专业认知实习,到大三专业课程实习,大四毕业设计都可以在地方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协同培养,使学生对地方新兴企业和研究机构具备一定的了解,增加协同培养广度与深度,同时也优化了企业和研究机构获取人才的途径[12]。具体培养方法可以采取:

①学校企业研究机构的联合课程建设、联合项目实习、联合毕业实习模式,开设针对地方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特色专业选修课程等措施。比如结合新工科建设,尽早确立“双导师制”或“三导师制”,学校配合学生从企业或研究机构完成毕业选题工作。或者通过联合项目实习,尽早加入到导师的相关横向课题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②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整合优质资源,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工程实践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例如校内学生学术活动平台、校外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平台、企业实践项目平台和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等。国外有很多由高校创办科技公司,企业和研究机构入股并提供资金支持的例子,可以大大地促进成果落地和成果商品化,以此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配套的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另外可以由大学教授和科研人员担任地方企业技术顾问,产学研三方进行联合技术攻关,同时主导学生到企业研究单位进行实习、参与技术开发的过程中,实现产学研三方之间人才的交流互动。明确各方主体的角色和功能,制定各方主体分工与合作内容,不断丰富产学研合作中的企业生产、学生学习、教师实践、科研创新等合作和创新项目,全力拓展高校师生共同进企业实习和实践创新的产学研合作途径,为实现某种技术突破或产品研发,产学研三方联合进行开发并解决问题的联合攻关模式。

③地方高校要积极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紧跟新工科建设,主动申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引导高等工程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方向,密切高等工程教育和工业界的关系,促进各院校和专业进一步办出结合地方特色的优势学科,建设符合并服务于地方新兴产业和经济转型的工程示范和实践中心,改善高等工程教育对新技术新产业的适应性。

4.3 完善产学研协同育人质量监督保障体系

首先,在地方政府、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四者关系上,完善并加强地方政府对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宏观调控作用,制定配套政策,引导并支持高校和、企业和研究机构协同人才培养的发展,对三方培养过程进行协调和监管。

另外,建立并改革联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于联合育人模式,不能再采取以往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能再单单追求校内课程知识的考察,还必须注重在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的社会实践、生产研发、科研设计等实习教学内容纳入到考核体系中。其中应该包括内部评价体系和外部评价体系,从校内理论知识层面到校外创新工程实践能力来评定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联合评价体系里,可适当增加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评价权重,充分发挥新工科建设下企业和研究机构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带来的作用,提升企业和研究机构在联合育人中的主体地位,带动产学研协同育人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向新兴领域工程科技人才方向发展。

4.4 加强产学研协同育人激励机制

强化产教研融合三方主体的利益保障机制,制定相应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是产学研协同培养有效、稳定、持久运行的重要保证。可以通过政策和经费两方面为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合作均給予支持和保障。政策方面,地方政府在制定导向机制和相应政策时,可以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和转型的方向给予一定倾斜,可以组织产学研协同培养示范工程,让协同培养参与主体均获利,才能充分提高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参与积极性,达到深度联合育人。对小型新兴企业,自身研发能力有限和资金紧缺,可以借助高校的科研能力和人才优势,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以教促研,解决企业碰到的工程技术问题。经费方面,可以设立协同人才培养合金,或对联合培养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等形式。还可以在企业研究机构内设立协同培养考核指标,制定协同培养的内部政策,设立专项奖励金和研究课题,用以鼓励企业人员积极参与协同培养,调动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协同培养的积极性,为校企研究机构的协同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5 结语

在新工科背景下,本文对地方高校联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探讨,分析了当前产学研联合育人在专业和新产业的适配度、育人三方主体的融合度、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和监管度和刺激机制的建设度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地方高校要从构建地方特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出发,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校企研协同育人培养理论与工程实践体系。同时完善产学研协同育人质量监管体系,加强联合育人的刺激机制,为培养新工科背景下地方特色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1(03):1-6.

〔2〕罗忠涛,张刚.面向新工科建设的青年教师培养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7,55(13):414-4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1 -02/04/content_5584796.htm,2021-02-04.

〔4〕孙凯,王淑娟.新工科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教育探索,2018,39(04):109-111.

〔5〕袁素真,王艳,赖春红,等.新工科背景下工科类专业教师培养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9,19(06):114-118.

〔6〕张秋昭,张书毕,高井祥,等.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培养特色行业人才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30(11):178-179.

〔7〕陈小兰,罗文,刘升学,等.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合作提质升级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21(06):7-8.

〔8〕魏连锁,陈齐齐,郭媛,等.构建IT类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24(06):12-14+22.

〔9〕张海生.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分类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8,6(01):41-55.

〔10〕赵聪慧.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的机遇与挑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417(23):11-12+14.

〔11〕孙世政.新工科视域下基于多维驱动的“人工智能+机械类”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研究,2021,4(01):43-44.

〔12〕熊伟,陈国华,张文,等.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15(11):24-25.

猜你喜欢

工科产学研协同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京津冀协同发展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区域分布和地理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