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熟悉的陌生人

2021-09-12青丝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美颜陌生人总会

青丝

挪威最近立法,禁止网红和广告公司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照骗”。凡經过滤镜或PS软件加工的照片,必须用水印标注出来,让观众知道经过技术编辑。

不少苦“照骗”已久的人大喊,天亮了!但我觉得,现实效果未必如想象的那么乐观。深受“流量美学”影响的网民中流行一句话: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可以打开美颜欺骗生活。智能手机普及以后,人们凡是发自拍,使用美颜滤镜是一种道德义务,若有人违反这一“社会规范”,就相当于早上起床不洗脸不梳头就上街到处走,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放纵。

修图其实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我年少时,看到流行歌星推出的磁带或唱片封面,主角的影像总是比平常看起来要英俊靓丽得多,心头奇怪这要拍摄多少照片、耗费多少胶卷,才能精选出这么高光一刻?后来才知道有一门技术叫做后期修图,能使图片更具艺术性。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后来看到有人大呼小叫地揭露网红的颜值与现实严重不符,总会以一种过来人的姿态,觉得都是被玩旧了的。

但现实总会用最特殊的方式,提醒你时代在进步。不久前网上有一张图,五个年轻男子坐在餐桌前合影,照片被用软件P成五个女性聚会,头发、衣着、姿态、神情都很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如果不是原图与P图拼在一起供人对照,不知原委的人肯定无法识破。遥想互联网初兴之际,《纽约客》曾经刊登过一幅漫画:电脑前,一只狗跟同伴说:“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到今天,即使通过相机和摄像头,也没人能确认对方是不是一只狗。

说起来,在一个看手机比照镜子更频繁的时代,“照骗”的最大弊端不是怎样骗人,而是唤醒了人们内心的负面情绪。美国心理学家经过数十年研究,发现超过70%的人有过自我能力否定倾向——对自己的外表、才学、智力和成就产生过否定。凡“照”必“骗”,会导致人们的自我认同感降低,把一些自身的不完美视为弱点。所以有人说,只有两种产业可以把顾客称为“用户”,一是毒品,二是软件——两者具有的精神控制属性都是一样的。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变形记》里讲述了一个希腊神话故事: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雕刻技艺精湛,他用象牙为材料,根据心目中的理想形象,创作出一个完美的女性塑像,并爱上了自己的作品——现实中很多P图上瘾的人,就是爱上了自己“照骗”中的样子,把陌生人的点赞视为对自己“惊世美颜”的最大肯定。

“照骗”就像安迪·沃霍尔所说的那个“你避无可避的东西”,即使立法禁止,可能也只会让众多的PS爱好者对加缪的名言感受至深:“在隆冬,我终于知道了,我身上有着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猜你喜欢

美颜陌生人总会
春天总会来
人工“美颜”
颜值即正义:是谁在用美颜相机?
要照片不要“照骗”
陈埭镇同乡总会
画与话
美颜与反美颜
恶搞时总会有乐事发生
谨防陌生人
谨防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