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实验师培养策略探析
2021-09-11朱群峰
朱群峰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实验师培养模式应得到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应明确实验师定位,增强实验师的学术知识水平,提升其自我发展意识、规划意识,重视培养实验师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从根本上提升高职院校实验师培养水平,增强育人效果。本文将针对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实验师培养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院校;实验师;培养策略
一、汽车实验师概述
所谓汽车实验师,通常是指从事汽车实验室建设、管理,以及相应实验室教学工作的技术人员。他们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能独立解决汽车实验工作中的各类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汽车实践操作,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能进行基本的汽车实验室管理,对汽车维修设备进行维护。能对汽车实验室进行一定规划,优化现阶段的汽车实验设计与流程。
二、汽车实验师队伍现状分析
其一,责任心不足。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的汽车实验师在指导学生开展汽车实验时形式化严重。一些汽车实验师在校外有第二职业,这在无形中分散了他们的精力,使其不能安于本职工作,不利于提升汽车专业实验教育水平。
其二,专业指导能力不足。当前,部分汽车实验师在专业指导能力方面有所欠缺,他们大多将精力花费在了实验室管理上,对学生实验操作缺乏指导、讲解,不利于学生更为便捷地掌握相应汽车专业知识。
其三,实践能力不足。部分高职院校的汽车实验师理论较为扎实,在实践能力上略有不足,在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难以展示出过硬的技术,不利于汽车实验教学工作顺利开展。部分院校的汽车实验师甚至是从行政部门调人担任,其专业水平、实践能力更为低下。
三、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实验师培养策略
(一)明确实验师定位
为提升实验师培养水平,高职院校首先要做的是明确实验师定位。实验师是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坚力量,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育人职责。在实验教学中,实验室也需要兼任其他学校工作,并积极参与到汽车实验方面的学术交流中。汽车实验师除了要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还需对实验室内的设备、网络、人员等进行管理,并对相应的汽车实验教材进行分析判断,保证实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在日常事务方面,汽车实验师要进行汽车专业实验资料的准备、处理、回收等。在信息化背景下,为帮助汽车实验师明确自身定位,高职院校可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款汽车实验师职责表格,并将其下发给汽车实验师,使其能够以此为基础,实时对标自己的工作内容,以此帮助实验师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责,提升育人效果。
(二)开展专业学术培训
随着时代发展,汽车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这对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实验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培养汽车实验师时,高职院校应结合学生、社会需求,定期开展一些专业性的学术培训,帮助实验师增强自身汽车实验学术储备,使其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帮助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在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可以设计一些汽车实验微课。一般情况下,汽车实验师的时间安排较为紧张,他们很少有较长时间进行系统性学习。通过微课,汽车实验师能够更为高效地利用课余、空间时间,对一些关键的汽车实验知识进行针对性突破。此外,在假期中,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一些汽车行业专家、教育学者,利用线上教学的方式对汽车实验师进行系统性培训,帮助他们理清实验教学思路,提升汽车实验师培训质量。
(三)增强汽车实验师规划发展意识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汽车实验师通常只是完成了基本教学工作,在实验室的未来规划方面研究不足。引入,在培养汽车实验师时,高职院校应重视培养汽车实验师的规划发展意识,使其能够结合现有知识、资源,对汽车实验室的目标、实验流程、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优化思考。在此期间,汽车实验师要具备较强的主动性、进取心,积极投身到关键知识学习中,全面提升自身的汽车实验动手能力、教育能力,从而实现全方位发展。
(四)提升汽车实验师职业素養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技术过硬、职业水平高的综合人才。因此,汽车实验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这样方可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汽车实验,帮助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汽车实验育人的优势凸显出来。汽车实验师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了解社会汽车行业的岗位职责、职业要求,并以此为根据进行针对性学习,不断提升个人职业素养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若想提升汽车实验师培养水平,可以从明确实验师定位、开展专业学术培训、增强规划发展意识、提升职业素养等方面入手,这样可在无形中促使汽车实验师培养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刘婷婷,曹萍.高校实验师队伍合理构建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04):436-438.
[2]万里平.师范院校实验师的素质与技能探讨[J].四川三峡学院报,2000,4(01):86-87.
[3]杨静,Yang,Jing,等.推进高职院校实验室资源管理的策略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0(v.34;No.254):24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