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职建筑教学融入德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1-09-11叶艳平
叶艳平
摘要:当前,社会各界对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并对中职院校建筑学教学提出了更深刻的要求。中职院校建筑教师不仅要做好建筑学基本技能的教育,更要坚持“文道合一”的理念,做好对院校德育工作的渗透,进一步丰富建筑教学的内涵和形式,以丰富建筑学科的内涵和形式,为学生培养和道德素质培养提供依据。有鉴于此,本文对中职教育渗透道德教育的实践作了详细论述,仅供广大教师同仁参考。
关键词:中职院校;建筑专业;渗透实践;策略途径
建筑学教学是中职院校实施“立德树人”战略的重要场景和举措,同时也是中职院校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中职院校建设纲要》提出,中职建筑教师要做到文道统一,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对本学科人文性育人优势的发掘,积极做好德育教育的渗透工作,使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针对这一点,中职建筑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立德树人”基本任务要求,积极探索协同办学的发展路径,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价值观、优良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提供有力保障。
一、深刻挖掘教材的内涵,渗透辩证唯物论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作为马哲的思想承载,自然科学其本身所具有的唯物辩证性是马哲的重要支撑、理论框架和思想抓手。建筑学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因此,教师在进行建筑学教学时,应注重教材内容的挖掘,发掘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并把它渗透于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它。实际操作中,教师应从基本概念出发,深入挖掘建筑知识点中的德育因素,然后形成一整套知识体系,通过创设情景来影响学生。
比如,在讲解《建筑平面图绘制》这一章时,教师可以先布置绘图任务,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基础等实际情况,组建几个组合组,指导各组员共同协作,共同完成所学内容。第教师可以引导每一个小组轮流演示绘画作品,并对其操作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能把重点放在要点上,从而架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桥梁,促进学生专业理论认识的深化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把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之争联系起来,归纳出实践和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可见,在我国的建筑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道德教育因素,教师若能仔细观察、分析,就能很好地运用于教学之中,对于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借助媒介视频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心理層面上,榜样对中职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把道德教育理念渗透到中职院校教学中,运用传媒影像,分享一些著名建筑师的趣闻,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感染学生。透过名建名筑,让学生感受到建筑中蕴藏在其中的精神,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他们树立伟大理想。另外,利用媒体录像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课堂建设的压力,优化建筑教学气氛,让道德教育的思想在学生的心中渗透。举例来说,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沉浸入课堂,这样还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向。透过情境的引入,学生的思维也有一定的发展,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举一个例子,以建筑测量的基本原理、过程和要求为根本内容,介绍几个启发式的问题,例如,怎样确定地面点?衡量的重点是什么?在测量前要做些什么准备?度量应遵循什么原则?测量员的素质是怎样的呢?就拿水平仪测量这个内容来说,我设定了一个问题:水平仪测量的原则是什么?有哪些常用度量方法?在哪种情况下,高差方法和仪高方法适用?特定的计量要求?在思考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了学习重点,掌握各种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技巧。
三、立足学生实际,以人为本
若要真正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从实际出发,从现实出发,深化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强化德育教育效果。但是目前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造成道德教育的开展形式单一、固定化,许多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常常流于形式,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导致德育教育对学生的作用不大。一段时间后,学生也容易产生排斥德育的心理。由此可以看出,在德育教育中,教师要遵循人本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设计,以保证德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而使德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另外,教师也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道德教育观念、观念、教育方法,要注意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引导、行为意识的引领,使社会主义德育思政理论知识入脑、入心,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院校建筑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根据“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以及有关教学大纲的指示,切实做好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课外活动中的德育渗透工作,并根据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构建一个德育和建筑教学协同化的发展路径,从而丰富建筑教学的内涵,使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参考文献:
[1]范玉洁.中职建筑材料教学融入德育元素的探索与实践[J].砖瓦,2021(07):211-212.
[2]秦博峰.对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思考[J].发展,2015(0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