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2021-09-11李林義陈宣霖
李林義 陈宣霖
摘要:国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国家软实力、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国内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输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是自古以来众多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重要的文化财富。随着新时代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生态文化旅游也因此得以迅猛发展。在生态文化旅游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够赋予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更丰富的文化价值,还能够有效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和传承。本文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效借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文化旅游;传统文化
国家“十四五”期间将非遗保护和传承列为重点工作,意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系统性保护工程,推进优质的传统文化被大众所熟知,让更多的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并加深国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与此同时,生态文化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息息相关,将两者之间融合不仅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不断产生内驱力,更能对非遗项目产生更有效地传承和保护作用,并为推进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
一、“民间文学类”非遗生态文化旅游开发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含了诞生于民间社会,并得到传承发展下来的各类文学类作品,是当时人们审美观念和思想感情的表达载体,涵盖神话传说、歌谣谚语等多种形式。开发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融入渗透到生态文化旅游之中,可以有效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加强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传播力度,实现文化输出。
第一,我们可以将这些民间文学类作品进行文本形式的出版印刷,开发民间文化类非遗旅游商品,对于民谣、民歌类的作品,除了出版印刷外,还可以将其刻制成为光碟等形式,便于收藏和收听。将这些刊印出来的书籍、光碟等作为文旅纪念品出售,在带动生态文化旅游经济的同时,能够有效促进这些作品的进一步推广。
第二,可以将文学艺术类的非遗作品与表演艺术结合起来,将神话传说等故事性较强的文化遗产改编成为戏剧或歌舞形式,通过在生态文化旅游场所的歌舞、戏剧演出,吸引游客驻足观看,进而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播。现如今,已经有很多歌舞剧表演与生态文化旅游相互融合,比如西安的“长恨歌”“丽人行”、拉萨的“文成公主”、云南的“云南印象”等,都是现代旅游中非常优秀的组成部分。将非遗以歌舞、戏剧等形式在文化旅游区进行演出,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播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戏剧、歌舞艺术的加持下,文学类的作品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艺术性。
第三,我们还可以在生态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设中融入民间文学类非遗,增强景点文化特色的同时,使景点更富有神秘性,有利于特色景点的打造。比如,“地母文化”是陕西省城固县的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打造南沙湖特色风景区时,就将这一特色文化融入到了景区建设之中,建设了很多特色的文化景点,如“地母庙”等。如今,“地母庙”已经成为南沙湖景区的核心景观,吸引了众多的宗教人士、文旅爱好者以及各旅行团的青睐,推动当地旅游景区的建设发展。
二、“工艺美术类”非遗生态文化旅游开发
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内容较广,比如传统的绘画、刺绣、雕刻、印染等工艺作品,都是包含其中的。将工艺美术类非遗项目与生态文化旅游相融合,实际上就是将工艺美术类“非遗”商品化,并将其与旅游开发相结合。
第一,博物馆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些人类文化物质遗传的实物进行陈列、收藏,通过导游人员的讲述和多媒体手段的展示,加深人们的印象和理解。此种模式不仅能够满足游客的游览需求,更能帮助游客增长知识需求。因此很多景点都采用了博物馆模式,陈列一些代表地方特色的技艺类文化遗产。采用此方式,不仅能够和旅游开发结合,还起到了宣传、保护的双重作用。
第二,旅游商品开发模式。相对于博物馆模式,此方式能更快地和市场结合,提升作品的价值。例如,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提升、旅游行业的发展,代表本地特色的工艺美术类作品往往能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如民间剪纸、木版画、刺绣、编织品等,都成为旅游活动中受到关注的项目。
第三,展销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让旅游者深入感受工藝类作品的内涵,提升体验感。旅游者可以亲身感受某些民间技艺,了解或参与原材料转化为精美实物的细致的制作过程,促进这类工艺物品的技艺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例如,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龙亭镇的蔡伦纸文化博物馆,其所在位置和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墓祠仅一墙之隔,进入博物馆中,可以看到庄严神圣的古代建筑,馆中的陈列品展示着纸的起源及发展历史,还能看到造纸的过程,甚至可以专门为游客打造了一个造纸体验馆,人们可以亲自参与原料加工,制作出的作品也可以当作纪念品买走珍藏起来,吸引了不少游客。
三、“表演艺术类”非遗生态文化旅游开发
民间说唱、戏剧表演、舞蹈、音乐,甚至是竞技类表演等都属于“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主要由表演者以台词、动作等为载体,将相应的思想、文化充分表达出来。针对于“非遗”项目,除了手工艺作品之外,更能够与文化旅游接轨的就是表演艺术类的项目了。
第一,可以将两者在空间上相结合。所谓空间上的结合就是打造“实景舞台剧”,其特点是以旅游地自身所拥有的天然景观为背景,充分展示所在地区的特色,无论是舞蹈、音乐还是演出者的服饰,都要符合当地的风俗特点。由于其场面设计宏大,效果震撼,往往能够带给游客不一样的体验。例如,在江西省抚州市寻梦牡丹亭景区中,就有实景舞台剧的表演,不仅有舞蹈、戏剧,还加入了武术等,让游客可以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第二,可以将两者在时间上结合。所谓时间上的结合就是将艺术表演的时间和旅游时间进行科学化的对接,不但要满足游客的视觉享受,还要满足旅游开发的需要。比如,一些民族地区将节庆、丰收等歌舞表演和旅游活动进行融合,此举不仅容纳了更大规模的游客,同时对游客的吸引力度也大幅增长。
四、“生活知识与技能类”非遗生态文化旅游开发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与生活实践中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其实就是“生活知识与技能类”非遗项目的重要体现。在不同的地区,人们具备不同的生活知识和技能技艺,旅游开发中若能將这些差异相结合,涉及的范围将会变得更加广泛。
第一,传统服饰制作知识与技能。服饰,不仅具有美观作用,还能体现一个地方的民族文化。其与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制作相同,都可以采用商品的开发模式和博物馆展览的形式,加强对当地服饰文化的传播。
第二,传统饮食制作的知识与技能。饮食类的知识博大精深,可以从其原料的使用、制作等多方面进行开发。现在许多旅游景点都会制作当地的美食,将其当作旅游商品售卖。比如,在四川广元市的剑门关,当地的豆腐颜色雪白、质地细嫩、口感细腻,在景点处,当地居民往往会制作独具特色的豆腐宴,或是制作成豆干进行售卖,很多游客都会专门来品尝豆腐宴,或是打包一些带回去作为赠礼。
第三,传统建筑建造的知识与技能。许多景区打造出了地方特色的民居,如蒙古包、吊脚楼等,成为当地的旅游文化标志。
第四,传统交通工具的制造知识与技能。交通工具的制造相对来说比较稀少,但是在我国甘肃地区,制作技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羊皮筏、牛皮筏等都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且有以此开发的漂流项目受到了众多游客的喜爱。
第五,传统医药知识与技能。近年来,人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医药知识的重要性,包括少数民族也在大力发展药类体系。如在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有一个青海藏医药博物馆,其主要包含藏医史展厅、藏药标本展厅等多个展览点,通过参观游客可以了解到藏族医药历史的发展。另外,在深圳湖光山色康养度假村中,则将传统医药技能和旅行开发有效结合,可以为患有肩周炎等疾病的游客进行调理。
五、“节庆仪式类”非遗生态文化旅游开发
第一,“节庆类”非遗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开展民俗节庆活动,是活跃当地旅游气氛、宣传当地旅游形象的有效途径。例如,绵阳市北川县的羌历年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羌族人们欢聚热闹的日子,其间不但有各类产品的展销,还有喷泉表演、篝火晚会,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
第二,“仪式类”非遗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此类非遗项目的商业化发展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如果加入过多的商业化气息,会降低某些仪式的神圣感,因此常受到争议。例如,云南泸沽湖有走婚风俗,为了吸引游客,当地将其开发为一种旅游活动,虽然实现了文化传播和文化体验,但也受到了一些争议。因此,尊重仪式类“非遗”的内涵是进行“仪式类”非遗项目开发的最好方式。从长远角度看,仪式类“非遗”和生态旅游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影响力和开发价值。
六、结语
几千年来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毫无保留地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极大的观赏性和传承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的处境愈发艰难,难以与当前时代的快节奏相适应并逐渐被时代抛弃是众多非遗项目的痛点。新时代青年们的不关注,导致很多的非遗项目难以得到继承与发展。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生态文化旅游充分融合,不仅能够有效促进非遗的传播与发扬,还能吸引广大青年人对这些优秀文化的关注,进而实现非遗项目的有效传承,这对我国文化的持续发展与输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欣欣,王怡,郭萌.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21,60(08):175-179+184.
[2]李娟.生态文化旅游开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0(0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