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路径
2021-09-11黄麟翔
黄麟翔
摘要:翻转课堂是现代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产物,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对于高质量学科课堂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多小学语文教师开始寻求借助翻转课堂实现提质、减负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路径展开探讨,以期为各位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衍生出更多新的教学方法,而且促进了不同学科教学领域在教学模式上的借鉴,比如语文学科教学借鉴物理教学,将翻转课堂引用到教学模式创新工作中,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实践发现,构建翻转课堂的关键在于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小学语文教师要将这种教学模式灵活地运用到日常教学中。
一、利用翻转课堂,促使学生打破权威
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螺旋形上升结构,其中人们对权威质疑所创造的推动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小学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识文断字,更要利用好自身基础学科的内容优势,培养学生对权威的质疑精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学习掌握部分知识点,并提出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课上讨论解决,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质疑、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荷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观察荷花,看一看荷花的姿态是否正如作者所描寫的那般叶子“挤挤挨挨”、像“碧绿的大圆盘”、花朵从荷叶之间“冒”出来。无论学生所观察到的荷花,是否与教材中描写的荷花呈现出相同的姿态,学生都已经开启了质疑和思考的过程。在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荷花,用语言描绘出来或者用照片展示出来。接下来,教师向学生展示作者笔下的荷花,让学生结合图片品读荷花的姿态、感悟作者眼中的“画”之美。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找到文中的关键语句,并进行替换,让学生面对文学大家时多一份“文无第一”的好胜心,激发学生“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
二、“先学后教”,提升课堂质量
(一)与合作教学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课前学习中所产生的问题,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法,通过两种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这种融合型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学习问题上传到在线做作业体统,由教师进行整理和归纳,然后设计讨论议题。
例如:教学《芙蓉楼送辛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将翻转课堂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进行联合使用,引导学生依靠群体的智慧,彻底掌握本节课的内容。首先,课代表辅助教师进行问题总结,形成讨论内容表,将学生在课前学习中所产生的问题数量、内容的整体情况直观地呈现出来,交由教师进行学情分析。这一环节教师要课代表设计工作表,指导其完成统计工作。其次,语文教师结合学情分析结果,设计议题题目,并预先拟定分组方案。为了确保讨论活动的顺利实施,教师要对议题难度进行评估,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学习问题预测,并设计相应的引导方案。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帮助学生解决课前学习中所产生的问题。教学实施过程中,尽量启发学生依靠自身智慧解决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构建生本课堂
相比于被动接受教师总结好的知识网络,学生更加希望参与到教学资源的制作、课文内容的探究过程中来。翻转课堂的构建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先学后教”的内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工作的更多环节,以通过学生参与度的提升,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教学《白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前思考问题,通过网络收集资料,并将学生所搜集到的资料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让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回答课前思考问题的同时,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资料收集。教师在设计课前思考问题要注意问题内容的差异性、不同问题之间的独立性和逻辑性,以方便学生课前学习使用。为了降低学生作业难度,提升作业趣味性,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进行回答。其次,结合学生所收集的资料以及对课前思考问题的回答情况,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挖。这一环节,教师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授课语言以点拨、引导为主。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将更多动手、动脑的任务交给学生完成。在翻转课堂教学实施初期,小学教师要给学生过渡时间,并在之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注意对具体实施方法的变化与创新,从而不断带给学生新鲜的学习体验,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宋燕青.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0(24):146+148.
[2]寇晖.翻转课堂模式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8):26.
[3]冯瑞来.浅析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天津教育,2020(2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