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理念下红色经典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1-09-11谭艳莲
谭艳莲
摘要:“思政课程”理念下红色经典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要创设经典音乐的教学背景,通过情境来引入德育内容;要组织红歌演唱的课堂活动,让演唱的行为带动红色经典精神深入学生内心;要实现课堂红歌的有效拓展,通过红色歌曲的拓展来丰富音乐学科的思政教育效果。本文进行了“思政课程”理念分析,总结了“思政课程”理念下红色经典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小学音乐;红色歌曲;思政课程;理念;应用;对策
红色歌曲又被称作“紅色革命歌曲”,把红色经典歌曲融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去,是对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红色精神的传承。在如今“思政课程”理念下我们秉承“课程承载思政”的思想,实现红色经典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提升小学生道德教育水平和音乐审美能力。本文进行了“思政课程”理念分析,总结了“思政课程”理念下红色经典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1. “思政课程”理念分析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坚持思政育人的理念,才能高举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大旗,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我们秉承“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将红色经典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理地应用起来,自然能够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将立德树人贯彻到小学课堂教学全过程。
2.“思政课程”理念下红色经典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2.1创设经典音乐的教学背景
“思政课程”理念下红色经典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要创设经典音乐的教学背景,通过情境来引入德育内容。“思政课程”理念希望能够将思政理论与其他学科教学融合起来,所以教学过程中要让红色经典歌曲成为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要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要创设经典音乐的艺术创作背景,形成文化引导,传递红色思想。例如:人音版五年级下册《卢沟谣》是一首创作于2010年,词作者李明圣家乡就在永定河边卢沟桥旁,他经常去看永定河,去看卢沟桥,去看宛平城,去看暮色中的西山,去看卢沟晓月,去看“七七事变”时宛平城头留下的累累弹孔。所以,这首歌有着卢沟桥事变的背景,教师可以借此介绍“七七事变”的经历。在进行歌曲背景介绍的时候,教师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将其制作成为纪录片的形式,音画同步,配乐合理,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歌曲背景。
2.2组织红歌演唱的课堂活动
“思政课程”理念下红色经典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要组织红歌演唱的课堂活动,让演唱的行为带动红色经典精神深入学生内心。例如:人音版五年级下册《卢沟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演唱训练,因为这首歌重视情感训练,所以教师要特别强调要按照“隐忍、压抑——愤怒——宣泄”的情感变化来安排歌曲情感的表现形式。歌曲会唱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合唱表演,教师范唱,学生找出两个声部之间的关系;然后两个声部配合演唱;最后形成整个的表演集领唱、 两个声部合唱、穿插朗诵等形式完美地表现歌曲的内容,也使得演唱活动变得丰富多彩。总之,在小学校内也应积极开展学唱红歌的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推动小学音乐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共同发展。
2.3实现课堂红歌的有效拓展
“思政课程”理念下红色经典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要实现课堂红歌的有效拓展,通过红色歌曲的拓展来丰富音乐学科的思政教育效果。例如: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有《歌唱二小放牛郞》、《雨花石》两首歌曲,教师可以将这两首歌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结合课前微课预习,节约课堂时间。微课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个是演唱的技巧指导;一个是对两首歌曲的背景进行介绍。通过自学节约的课堂时间上,教师教学了另外几首红歌,例如:《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红星歌》、《映山红》、《情深谊长》等。这样就可以形成几首红歌的合唱、联唱训练,穿插几句朗诵,最后形成较好的演唱效果。而且学生演唱了更多的红歌就能够在演唱之中感受到红歌之中凝聚着革命奋进的力量,可以说红色经典歌曲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教学资源,传扬这种精神是新时代音乐教育工作的责任与使命。
综上所述,“思政课程”理念下红色经典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要求
教师在音乐教育中应当重视红歌的教学,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以音乐课堂教学为主,借助情境教学的形式来让学生真正了解红歌,让让学生在学唱红歌的过程中激扬爱国之情,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的美好情感,落实德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红歌教学策略探究[J]. 周家爱. 文理导航(下旬). 2018(10)
[2]浅议小学开展红色歌曲教学的意义及措施[J]. 王艳果. 黄河之声. 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