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体女上装基型构建与应用
2021-09-11石晶玉郭冰洁
石晶玉,郭冰洁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消费者对服装个性化、时尚化需求的提升,使得企业大批量生产的成衣已经无法很好地满足其穿着需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针对个体体型和喜好特征的定制服装。目前的服装定制有几种模式,一是通过设计师或工艺师人工测量,依据经验进行设计制作的传统私人定制,二是由服装企业研发和应用的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 使消费者参与服装设计过程进而为其生产服装的模式。传统的服装定制以纯手工为主,工序复杂、生产周期长、价格昂贵,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而由消费者参与的大规模定制则主要集中于图案及配色,未涉及服装版型的合体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三维空间测量等技术发展,服装定制行业也着力开发了包含自动人体测量系统、面料数据库系统、样版数据库系统、虚拟试衣系统、数据信息合成系统、自动下单传输系统等子系统的服装智能定制系统[1]。本文针对样版数据库的建立与扩充,采用平面构成与立体裁剪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一种一次量体-建立基型-重复使用的思路,在满足消费者个体需求的基础上,减少反复量体与设计制作的成本,提高企业效率。
1 服装结构构成方法
1.1 构成方法的种类及特点
服装构成方法分为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平面构成亦称平面裁剪,具有简洁、方便、绘图精确的优点,但由于服装和纸样之间缺乏形象、具体的立体对应关系,影响了三维设计→二维设计→三维成衣转换关系的准确性。服装结构立体构成,亦称立体裁剪,由于整体操作是在人台或人体上进行,三维设计效果→二维布样→三维成衣的转换很具体,布样的直观效果好,便于设计思想的充分发挥和修正。立体构成还能解决平面构成难以解决的不对称性、多褶皱等复杂造型,但其操作条件(需标准人台,材料耗用大)要求高,同时因动作的随机性大,对操作者的技术素质和艺术修养要求高。因此,鉴于两种构成方法各具所长,实际操作时往往将两种方法交替使用。
1.2 服装原型与服装基型
服装原型是以人体的生长结构及复合曲面的凸凹变化为依据,以人体净尺寸为主要技术参数,运用平面制图的方法,基于原型结构设计的数学模型,建立各细部与控制部位的关系,最终建立的原型模型。服装原型按性别可分为男装原型、女装原型、童装原型,按部位可分为上衣原型、裙子原型等,按国别可分为日本文化式原型、美国原型、英国原型,还有我国东华大学研制的东华原型[2]。
服装基型法是服装企业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它是依据大量生产实践,运用比例法或定寸法总结出的基本版型[3]。基型是所要设计的服装品种中最接近该款式造型的服装纸样,对基型进行局部造型调整,就能得到最终所需的服装款式纸样。基型制版法简单易学且适用性较广,能够使服装设计师实现在已有的基型基础上对成衣进行快速制作;主要缺点则在于实践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修改,以使最终的模型达到要求[4]。
2 半合体女上装基型构建与修正
研究选用标准女性中间体山木人台,人台尺寸为:胸围84 cm,腰围68 cm。
2.1 立体裁剪构建基型
基本步骤:
(1)为选定人台粘贴标记带(前后中线、胸围线、腰围线、领窝弧线、袖窿弧线),并对人台进行手工测量,核对数据;
(2)采用两块64 cm×45 cm的胚布,在布面上画出前后中线与胸围、腰围线;
(3)将胚布分别覆于人台上,对准前中心线与后中线,抚平胚布,留出合体松量,使布面不紧绷,收省并进行修剪(见图1);
图1 立体裁剪基型构建
(4)用笔将所需线条(包括前后中线、胸围线、腰围线、领窝弧线、袖窿弧线、省道位置与大小)描出,拿下胚布;
(5)将胚布样板拓在纸上并进行检验修正(其中包括袖窿弧线修正、领窝弧线修正、侧缝线修正),初步得到基型纸样(如图2所示)。
图2 立体裁剪得到的基型
2.2 缝制样衣并验证
对已经得到的基型进行假缝,在人体上试穿后,样衣肩部基本合体,各部位线条基本平衡。但试穿者表示腋下部位有不适感,由于基型只有前后衣片,排除袖山因素,初步判断原因可能是袖窿弧线曲率或袖窿深度不够,导致袖肥过小,袖子过窄。
2.3 基型调整
根据平面构成的原理和经验,对立体裁剪得到的基型进行小幅度调整修正,将袖窿深下降3 cm到达胸围线,得到最终基型(如图3所示)。
图3 调整修正后的基型
3 基于基型的款式变化应用
3.1 变化款式纸样生成
变化款式的生成原理是在基型的基础之上,进行尺寸和造型线上的转换,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半合体女外套基型,构建不同款式的同品类服装。
实验所选择服装款式为胸部合体箱形短款驳领外套,与基型相比较,胸部较为合体,腰部较为宽松,衣长较短;衣袖为合体偏宽松袖,前衣片与衣袖有分割(如图4所示)。
图4 目标服装款式图
由于人体具有复杂的形态,不同品类服装对测量位有不同的要求,根据此次实验所选服装款式,选择所需部位进行测量,得到表1数据。
表1 测量部位及测量数据
根据对所选服装款式的分析及模特与人台体型的差异,进行纸样构建。由于模特胸围尺寸比人台大4 cm,所选款式又稍显宽松,故在胸围线上前后衣片各放出2 cm;人台与模特腰围尺寸一致,根据款式要求,将前后衣片腰省展开即可。
款式造型方面,根据款式图,将衣长定为52 cm,基型门襟向外10 cm,前后衣片下摆侧缝各放出1.5 cm,得到所需纸样(如图5所示),其中黑色线条为基型,红色线条为变化款式。
图5 变化款式纸样
运用比例法和定寸法绘制驳领:横开领沿肩线向下2 cm,直开领向下8.5 cm处定翻折点,连接两点并向上顺延后领窝长度(11 cm),直角向下2 cm,连接横开领处,修顺弧线,得到领部纸样(如图6所示)。
图6 衣领结构制图
衣袖制图采用传统平面制图方法,运用比例法和定寸法绘制(如图7所示)。袖长58 cm,袖山高为臂长/3+3=16 cm,袖口为28 cm。
图7 衣袖结构制图
3.2 成衣制作及评估
如图8所示为成衣图片,通过对成衣观察发现,在基型基础之上构建的变化款式基本合体,各部位基本达到平衡,但因面料柔软,且人台尺寸与模特存在些许差异,导致衣身存在折皱。
图8 成衣图片
4 结语
基型在不同的应用设计中,可表现不同的创新特征。通过实验能清楚发现,应用基型进行服装设计,可使得设计步骤减少,提高效率的同时拓宽了设计思路。基型另一个重要创新点是,服装无论长短,按衣长尺寸截取后,其下摆处省缝大小和围度尺寸会自然形成,且属于最优化设计。此外,由于条件限制,模特体型变化与款式变化在同一阶段进行,并未构建针对模特体型的基型。无论哪种制版方法,其目的一致,那就是使服装满足人的着装需要。这种一致性使各种方法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使得制版方式更加多样化,因此可积极探索各种不同的制版方法,以追求最大化的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