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贵州省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

2021-09-11杨李雪先春香黎星池

南方农机 2021年17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贵州省机械化

赵 浪,袁 英,杨李雪,先春香,黎星池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 贵阳550018)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农业经济对整体国民经济具有重大影响。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农业大数据,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确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的功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由于贵州省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发展速度较缓慢,贵州省十分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农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农业产业现代化,而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在整个过程中必不可少[1]。贵州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不高且发展速度较慢,在全国农业发展中排名靠后,贵州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提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准确科学定位,认清当前的发展形势,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国家财政对购置农机的资金补贴越来越多,地方政府也在大力宣传农机化发展的优势,充分调动农户购置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2]。

因此,研究贵州农业机械化,有利于促进贵州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农业规模化和集中化生产。贵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应采用相应的小微型农机,提高农业产出效率,体力劳动不再是唯一的耕作方式,人力成本得到节约,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贵州广大农民提高生活水平,对推动贵州经济发展至关重要[3-4]。

1 贵州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据调查,2011—2018年,贵州省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小幅度增长,但是从事农业的人员比重呈现降低趋势,说明农业劳动力人口红利逐渐消失,需要新的农业生产要素替代劳动,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从农机企业业务收入来看,2018年,农机企业业务总收入为2 612.42亿元,增长1.537%。在我国农机市场大力下行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走势下,其中,由于我国农机市场下行调整,2019年,全国平均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业务总收入为2 465.78亿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38%,出现负增长。

现阶段,大中小型拖拉机是我国农机的主要代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在2011—2015年,小型拖拉机数量逐年下降,而2018年增加至1 819.3万台。相反,大中型拖拉机的数量在2011—2015年逐年增加,且上升幅度远远大于小型拖拉机的下降速度。因此,在2011—2015年,主要农业机械数量依然呈现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2016年,农机的更新换代,使得农业机械出现断崖式下降,随后又接着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受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大中型拖拉机的数量有所增加,而小型拖拉机数量回落。

图1 2011—2018年我国主要农业机械年末拥有量

从2013—2018年的农业机械化总投入情况来看,主要包括一般行政性事业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科研推广、推广培训、农业机械购买支出、其他支出等几方面。据全国统计数据,2013年,农业机械化总投入就已经达1 014万元。其中,贵州农业机械化统计数据中,90%用于购买农业机械,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农业业务已经拓展到农机化服务、农机维修、农机鉴定、农机监理设备等方面,当年培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监理人员、操作人员共计744 069人次,维修农机1 191.21万台,颁发农机鉴定书3 568件,安装监理设备7 138台,最终总收入达5 389亿元,成本与费用3 321亿元,利润总额达2 068亿元。

据调查数据,2019年,贵州省的农机合作社多半分布在遵义市、铜仁市、安顺市、黔西南州,如表1所示,注册农机合作社共计301个,服务农户数共计165 178户,从业人员数10 060人,拥有各类农机具共计10 003台(套),年度总收入17 774.65万元。

表1 遵义市、铜仁市、安顺市、黔西南州合作社情况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合作社的发展在数量、质量、规模、服务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做好农机服务产业化和社会化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建立众多农机专业合作社(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以促进其持续发展和成长,逐步形成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市场化、工业化,促进农机生产和经营的规范化运作[5-6]。

2 贵州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分析——“互联网+5C”模式

现阶段,贵州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主要有“互联网+5C”模式,即互联网+农机服务公司、互联网+农机服务协会、互联网+农机服务合作社、互联网+农机服务联合体、互联网+农机服务专业户,如图2所示。

图2 贵州省农业机械化“互联网+5C”模式

2.1 互联网+农机服务公司

农机服务公司是指各级农机管理部门主办的服务实体,以县乡两级为主,主要由农机部门的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组成;服务的方向以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为主,管理与技术人员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农业生产实行现代化管理,对农业生产实行数据化管理、数据监测,建立生产数据库。现今,贵州在大数据领域已经有了快速的发展,相关农业部门联合大数据的发展,对农业实行数据化管理与监测,做好试点推广,再普及市、县、乡,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2.2 互联网+农机服务协会

农机服务协会是指由政府或者农机管理部门进行组织的中介组织,是具有专业性的农机合作组织。该组织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获取相关信息资源,把分散的农机组织进行整合,为农机经营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农机服务协会所提供的跨区域作业与经营性服务,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其积极作用表现在:提高机械效率,方便农民用机,提高机手的收入。在贵州省的很多乡镇,经常出现农业机械网络信息资源不对称的现象。因此,在贵州各地推行农机服务协会这样的中介组织,有一定的重要性。

2.3 互联网+农机服务合作社

农机服务合作社是指村集体或农机户个人用其资产入股到合作社,按股分红的合作组织。以合作社为基础,集体出资购买无人机,将无人机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如农药喷洒、土壤性质监测、山地丘陵监测等。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的佳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就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实施土壤、地形等监测,实现精准化的生产与管理。

2.4 互联网+农机服务联合体

农机服务联合体是指由农机经营主体通过协议或者契约形式所组成的服务组织,该组织具有一定临时性,其经营方式是:在大型项目或者农忙时,通过联合的方式,充分发挥所有机械设备的作用,以节约成本,达到盈利最大;农闲时各自为战,灵活经营。农机服务联合体是处理闲置农机的重要机构,通过已有数据库的信息,掌握每个地区闲散的农机,在农忙时达到充分使用与合理分配管理。

2.5 互联网+农机服务专业户

农机服务专业户的主体是农机手,这些农机手是一批集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农机手,大多靠开拖拉机起家,通过多年的经营积累形成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农机服务经营体。农机手们一开始是在村或镇农机服务组织中当一名机手,经过几年的实践,掌握了一定技术。应充分利用农机专业户,开展网络培训,推广新的农业信息科技,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贵州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建议

现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越来越重要。贵州省农村农业的发展,需要更多大型农机的投入使用,以此带动农村建设,提高贵州省农业的综合生产力。

3.1 土地“宜机化”整治

贵州省地形大多为丘陵山地,耕地以山地、坡地为主,严重制约了农机的发展,实行土地“宜机化”改造,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帮助农户们由传统耕作模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以重庆市为例,自2014年以来,通过将农机结合到农业生产中,逐步开始实行土地“宜机化”整治,以农村地区为试点,逐渐推广到各个地区。实践证明,土地“宜机化”整治是解决山区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根本方案,这将有助于振兴农村产业,弥补农业基础薄弱的不足;有助于优化农业机械和改进设备结构,提高所有农业因素(如劳动力、材料和设备)的效率。因此,贵州省可借鉴重庆市的实践经验,改善农机作业条件环境,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

3.2 促进土地流转,扩大规模,提高标准化程度

大型农业机械的投入使用,使分散的农业家庭户联系起来,有助于实现大型农业机械制造与家庭承包经营之间的结合,有助于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大型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的应用,完成了人力无法完成的任务,打破了最初对生产效率的限制,并形成了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这种模式改变了农业生产的条件,使贵州省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随着贵州各地区不断投入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贵州的传统农业已逐渐转变为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大规模生产具有节水、省肥、省人工的优点,大大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成本,也有效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同时,贵州省的农民逐渐开始发展非农业产业,这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综上,通过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促进了贵州省规模化和规范化农业生产的进程。

3.3 结合互联网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

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对现代农机化设备使用情况和使用状况的实时监控,提高农机运行的验收质量和效率。同时,通过实时监控农机的运行过程,获取准确的运行数据统计信息,为基础农机部门准确检查农机工作区域和运行质量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路径。同时,应加强对“互联网+”农机维修发展模式的研究,并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快速有效地解决农机维修特别是现代农机设备维修中的问题。农机的售后维修服务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多数农业机械用户的难题,因为在农业机械运行过程中,对机械维修质量和维修速度的要求很高。有些售后维修问题,如果仅仅依靠制造商的销售人员解决,不仅会影响农业生产,而且还会损害农机用户的经济利益。因此,应积极鼓励农机制造商与流通公司客户服务团队、农机基层维修团队、农机推广商等联合搭建售后维修平台,为农户们提供便捷的维修服务,推行农机故障的远程诊断和专家在线咨询。例如,可通过网络视频和图像,帮助维修操作员及时纠正故障。售后维修平台还应为农户提供快速维护、上门维修、故障评估等服务。

3.4 加强对农机人才的培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机械化生产中,机械的作业能力远超于人和动物的作业能力。通过引进现代化智能科学技术,使用大量先进的农机设备,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智能化。在机械使用过程中,不断培训农民的技术能力,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科学技术意识,从根本上提高他们在农业技术方面的素质。这些高新技术和机械的引入和使用,使农民成为了具有高技能的工人,能够操作和管理生产机械,并且能够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站在最前沿。

4 总结

国家实现现代化首先需要农业实现现代化。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的使用,将大大地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一条漫长且重要的道路,需要巩固在农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促进农业产品产业化,以此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发展;也需要用新的理念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贵州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并为贵州省乡村振兴注入无尽的动力。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贵州省机械化
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及安全管理对策
2021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贵州省博物馆大悬挑超限结构设计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2020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