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淋巴结核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探讨

2021-09-10沈利洁姚云行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

沈利洁 姚云行

【摘要】目的:对淋巴结核病人施予健康教育强化护理,进而评估运用效果及有关指标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因淋巴系统患有结核病而进入本院接受诊疗的59例病人,经搜集和评估各项病学资料,将入选病人划分成对比组、实验组,对比组28例在住院期内予以一般性护理,实验组31例在住院期内予以一般性护理+健康教育强化护理,探查两组病例护理后病情归转状况,对比两种护理操作方法的医疗成效。结果:经探究比较,实验组31例总体医疗效果、经护理后对医疗操作的配合程度情况都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淋巴结核医护操作中增强健康宣教护理,能增强病人对医疗操作的总体配合度,有助提高医疗成效。

【关键词】健康教育;淋巴结核;强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1-098-02

淋巴系统属人体系统中较复杂的构成部分,若该系统出现结核病,则会累及病人颈部、腹股沟及腋窝等多处部位病变,以颈部病征最为典型[1]。本文以2015年2月-2016年2月因淋巴系统患有结核病而进入本院接受诊疗的病人59例为对象,经记录、评估各项病学资料,将入选病人划分成对比组、实验组,对比组在住院期内予以一般性护理,实验组在住院期内予以一般性护理+健康教育强化护理,探查两组病例护理后病情归转状况,对比两种护理操作方法的医疗成效,现将调研内容作如下陈述:

1.对象及方法

1.1探究对象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因淋巴系统患有结核病而进入本院接受诊疗的病人59例,入院后两组病人在接受系统化检查的前提下,由医师依循淋巴结核的权威诊疗规范标准实施病症判定,并已确诊。进而将其划分成对比组、实验组,对比组28例:17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间于16-57岁,平均是(31±10.94)岁,包含12例左侧患病者、11例右侧患病者、5例双侧患病者。实验组31例:18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间于15-58岁,平均是(30±11.51)岁,包含15例左侧患病者、10例右侧患病者、6例双侧患病者。对两组病人各项一般性资料展开比较,未见突出差异(P>0.05),可进行同期对照研讨。

1.2方法

1.2.1对比组

向病人展开一般性的常规护理操作,期间注意强调医疗工作重要性,逐步增强病人自身医护意识。操作项目涉及:监查病人实时指标、密切注意病/体征改变状况、引导正确参与定向检查、叮嘱病人按量按时用药等。

1.2.2实验组

在住院期内予以一般性护理+健康教育强化护理,一般性的常规护理操作同于对比组,健康教育强化护理的操作主要为:(1)从心理层面入手,消除不良干扰因素。多数淋巴结核的诊疗期都较长,部分病人会对医疗项目及具体操作形成抗拒感。医护人员除一般护理服务外,着眼于心理疏导角度,对病人展开实时安抚和宽慰,以尽量消解其诸多不良情绪,增强病人配合程度,提升整体干预疗效。(2)从病人病情着眼,提升用药引导效率。病人于医疗诊治期间,需规律化使用相应的多种药物,各岗护士听从医师嘱咐,引导病人规范化给药。另外,适当讲解一些用药常识,例如,服药后不良反应、给药注意事宜及应急处理方式等,以降低给药风险性,并提升病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及自主护理技能。(3)从日常膳食考虑,强化饮食健康宣教。结核病蔓延发展时,会消耗掉病人机体的较多营养成分,使消化系统原有功能渐渐退化,诱发食欲消退现象。护士注重讲授日常膳食的关键事项,病人以进食口味清淡、营养元素多样、消化较快的食物为主,待食欲有所归转后,适量增强营养补给力度,并坚持科学化的膳食供给行为,辅助提升机体抗病、修复方面的功能。

1.3数据处理研究

运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对本次所有相关的调查数据予以整合处理,当中,( ±s)表示计量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运用 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通过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表示为P<0.05。

2.结果

2.1两组病人总体医疗效果比对

经探究比较,实验组31例共计29例总有效(10例治愈、19例有效),占比93.55%;无效2例,占比6.45%。对比组28例共计20例总有效(7例治愈、13例有效),占比71.43%;无效8例,占比28.57%。实验组总体医疗效果优于对比组,差异较大(P<0.05)。

2.2两组病人经护理后对医疗操作的配合程度比对

实验组共计30例总配合病例(19例配合、11例较配合),占96.77%(30/31);不配合1例,占3.23%(1/31)。对比组共计22例总配合病例(10例配合、12例较配合),占78.57%(22/28);不配合6例,占21.43%(6/28)。比對可知,实验组病人经护理后对医疗操作的配合程度情况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由于受到结合病症的较大影响,淋巴结核病人在住院接受医治及护理期间,常伴有体能、营养过量消耗及抗病力退化等现象[2]。为此,医护人员尽力辅助病人增强营养补给强度,以阻碍结核杆菌过速增加。本次研究期内,各岗护士注重强化心理干预、膳食引导、给药宣教等方面的相应护理,将健康宣教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的护理操作当中,以降低结核疾病对病人机体的损坏度,进而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成效[3]。

此调研活动所得结果为:实验组共计29例总有效,占93.55%;对比组共计20例总有效,占比71.43%。实验组总体医疗效果优于对比组,差异较大(P<0.05)。实验组共计30例总配合病例,占96.77%;对比组共计22例总配合病例,占78.57%。比对可知,实验组病人经护理后对医疗操作的配合程度情况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

综合所述,对淋巴结核病人施行健康宣教方面的强化性护理,将具备针对性、科学性的宣教措施落实到位,能增强病人对医疗操作的总体配合度,有助提高医疗辅助成效。

【参考文献】

[1]陈敬芳,戴文艺,李藕,等.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在脓肿型淋巴结核切开引流术后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6):1919-1921.

[2]魏兰,李玉琢,贾新转,等.结核丸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核的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5,(1):16-20.

[3]殷学利,黄素群.利福霉素联合封闭负压引流对溃疡型淋巴结核创面愈合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4,(2):150-151.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314500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