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部溃疡型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观察

2017-06-08王玉青

医学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淋巴结核糖尿病

王玉青

摘要:目的探讨颈部溃疡型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观察。方法 本文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颈部溃疡型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3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1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基于常规护理再辅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控制优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颈部溃疡型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患者体内胰岛素可得到有效改善,血糖控制合理有效,患者人生观正确积极,患者糖尿病病情亦可有效稳定,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颈部溃疡;淋巴结核;糖尿病

淋巴结核病情极易反复,根治难度大,是一种难以根治的顽疾,特别是溃疡型淋巴结核患者,结核内的脓水连续不断,更是久治不愈,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带给患者心理、生理上的巨大痛苦;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弱,其合并肺结核的几率极高,且以每年24.75%的速度快速增加;病情并发时会相互影响,患者病情则变得极为复杂[1]。本文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颈部溃疡型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3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1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基于常规护理再辅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结果,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颈部溃疡型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3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18例患者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7.21±3.09)岁。观察组中,男13例,女5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48.05±3.58)岁;36例患者发病位置均于颈部,有结核病史,有颈淋巴结核临床症状,患者结核菌素试验为强阳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①给予36例患者降糖药及抗结核病治疗,让患者口服降糖药,并以胰岛素控制患者血糖;再以患者血糖监测结果确定药物用量及用法;抗结核治疗要尽早、联合、适量、全程;②再采用0.5%碘伏为患者溃疡及周围皮肤消毒,并以2%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待麻醉生效后以刮匙清理患者病变组织,完成后再采用生理盐水清洗患者创伤面,等到患者创伤面干了之后,将无菌纱布盖住伤口。

1.2.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①心理护理:通常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均是长期用药控制的,且症状会反复发作,这时患者就极易焦虑和恐惧,或者是心理上极度自卑,再是淋巴结溃疡外露并有着连续不断的脓水,患者会因此而对治疗没有信心。护理人员要耐心热情的为患者解释,并根据患者的性格与患者交流,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提高患者抵抗病魔的信心;②饮食护理: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并且饮食控制务必是长时间坚持。淋巴结核则是慢性消耗类疾病,通常患者要以高热量、高蛋白与高维生素食物为主;这则是颈部溃疡型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饮食护理的关键,这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订合适的饮食计划,尽量别让患者食太多的糖类与油腻食物,严格控制患者如血糖,而这亦有助患者淋巴结核转归。通常抗结核药物会对患者的胃肠道带来较大的刺激,要为患者及时调节饮食类型,注重患者食欲增加,以患者血糖控制结果调节饮食计划;③用药监测:护理人员要全程指导患者用药,降糖药物要和抗结核药物分开服用,要定期为患者测量血糖。患者的胰岛素注射位置要及时更换,同时还要让患者按时定量饮食,要严密观察患者对相关药物的反应。通常抗结核类药物疗程太长,患者亦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出现问题时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2];④运动指导: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做适宜的运动,并控制运动时间,以合适的运动促使患者机体肌肉及组织对糖的充分应用,确保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合理降低,这对血糖控制亦十分有效,可有效提高患者身体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合理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这时便可有效预防患者出现代谢综合征[3];⑤换药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换药时要特别注意,若患者的溃疡面积过大,暴露太多且瘘道浅,患者溃疡坏死物清理亦容易,确保溃疡快速愈合;若患者溃疡面积不大,暴露少,同时瘘道深,溃疡坏死物清理难度大,这时要采用特制的镊子处理。换药时要特别注意,应将患者溃疡瘘道中的坏死物全部清除,渗出血时则可停止,护理人员一定要动作轻,尽量避免增加患者的疼痛感,患者感染创面务必无菌换药,务必确保患者瘘道内引流顺畅无阻[4]。

1.3疗效判定 显效表示患者经护理后临床症状得以显著控制;有效表示患者经护理后临床症状均稍微控制;无效表示患者经护理后临床症状均无改善。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t检验,?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控制优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见表1。

3讨论

颈部溃疡型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经治疗后,应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监测、运动指导、换药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适的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将患者病情有效控制[5]。

本文选择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颈部溃疡型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3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1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基于常规护理再辅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控制优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颈部溃疡型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患者体内胰岛素可得到有效改善,血糖控制合理有效,患者人生观正确积极,患者糖尿病病情亦可有效稳定,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參考文献:

[1]汤阿毛,朱捍君,宋秋香,等.5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19(03):296-298.

[2]李岚,张菊英,杜巧盈.颈淋巴结核合并窦道局部治疗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2010,36(16):169-171.

[3]沈林英,吴梅,张惠峰,等.颈部溃疡型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2,41(21):424-426.

[4]刘莉,鄢秀英.新型敷料用于颈部淋巴结核溃疡型伤口的疗效观察[J].华西医学,2013,28(10):1614-1615.

[5]史慧敏.利福平粉针剂在淋巴结核局部治疗中的应用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01):132-134.编辑/高章利

猜你喜欢

淋巴结核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消淋巴结核的外用有情方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淋巴结核怎么回事?如何治疗
康复新液治疗淋巴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淋巴结核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以及血浆IFN-γ和IL-1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